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构建应急演练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小组讨论初步建立应急演练设计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拟的指标进行筛选,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最终确立了应急演练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结论应急演练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评定标准,为贵州省各级医院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长托宁是一种新型具有选择性的抗胆碱能药,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推广应用的药物.近两年来,我科采用长托宁替代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ESC2005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必要时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18例,给予乌司他丁+常规治疗。采用床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治疗后24 h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 h血清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LVEF和CO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均呈升高趋势。治疗24 h后两组CD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内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4 h和48 h观察组CD4+/CD8+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CD8+在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K细胞呈下降趋势,在治疗后12 h时变化较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以CD4+、CD4+/CD8+下降为主,并有NK细胞的增多。使用乌司他丁后能提高CD4+、CD4+/CD8+的水平,降低NK细胞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CO和LVEF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5.
周厚荣  张谦  刘海健  杨秀林 《中国药房》2009,(33):2564-2566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窒息模型大鼠复苏后心功能、心肌细胞钙离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复制缺氧致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A-CPR)大鼠模型,实验分为4组,即假手术、模型及血必净注射液高、低剂量(4、2mL.kg-1)组;观察复苏前、复苏成功后6h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dp/dt max)、心肌细胞钙离子荧光强度平均值及病理的变化。结果:复苏成功后6h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高剂量组MAP显著升高(P<0.01);血必净注射液高、低剂量组大鼠±LVdp/dt max均显著降低(P<0.01),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荧光强度平均值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血必净注射液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损害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抑制心肌细胞钙超载,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治疗急性重度苯二氮艹卓 类药物 (BZDs)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急性重度BZDs中毒患者 4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氟马西尼组 2 0例 ,常规治疗组 2 0例。疗效评判采用Glasgow~Pittsburgh昏迷深度评定方法和观察者对患者机敏力 /镇静程度评判量表 (OAA/S)指标。结果治疗组经氟马西尼治疗后昏迷深度显著改善 (除 5分钟P <0 0 5外 ,其余P <0 0 1)。以OAA/S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差异亦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氟马西尼可作为治疗急性重度BZDs中毒的特效解毒药 ,且疗效稳定 ,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为减少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临床误诊。方法 回顾总线我院1989 ̄1995年间13例误诊病例。结果 我院甲减误诊率高达40.63%。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认识,必要时尽快作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8.
心功能不全是心肺复苏(CRP)自主循环恢复后常见临床并发症。有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最终死于心功能不全。得该并发症的发生与心脏骤停后心肌缺血及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CRP期间心脏冠状动脉血流仅为平时血流的20%,这种相对较低的血流量不仅不能逆转心肌缺血,反而会触发多种致病机制即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连用14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全血黏度、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SB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DB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Chol、TG、LDL较治疗前有所下降,HDL则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T和F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MA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及尿毒症期患者BUN、Cr均有下降,与同期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Cr均略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降低血黏度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改良鼻咽食管导管法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6日对36例经药物、针灸、按摩、穴位注射、膈肌起搏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呃逆患行改良鼻咽食管法治疗,取得较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