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血液透析回血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常规血液透析机器65台,维持性透析患者约360例,年总透析量约43000例次,透析结束时,回血方法采用密闭式回血法。笔者工作中发现密闭式回血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密闭式回血时动脉侧管近心侧的血液回输有阻力且耗时长;较常规回血方法多50ml生理盐水;如果患者动脉端压力高(假性动脉瘤),不宜采用密闭式回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给予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患肢制动、平置、禁止热敷和按摩等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0例,明显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后经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性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3.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易造成脱水效率低下及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率失常,导致内瘘闭塞及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不足.如何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使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内瘘的闭塞与透析中血压下降时补液的方法及压迫止血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我中心从2008年起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观察,并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内瘘的闭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PHD)后继续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其对肝移植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HD治疗6 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CVVH治疗24 h。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DB、IB)、总胆汁酸(TBA)、血氨(BA)及细胞因子TNF-a,IL-6和IL-8的水平。结果PHD治疗6 h后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和总胆汁酸(TBA)分别下降(24.38±4.89)%(、26.23±2.67)%(、25.02±0.01)%、(27.38±8.59)%(P〈0.05);PHD后继续行CVVH治疗24 h,总胆红素(TB)仍有所下降(10.61±0.32)%;CVVH在清除血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方面比PHD更有效(P〈0.05);PHD及CVVH治疗后TNF-aI、L 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PHD联合CVVH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鉴定常见假丝酵母菌种类的基因检测技术。方法:提取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第一步PCR用通用引物扩增ITS基因;第二步三重PCR用种特异性引物扩增RPS0基因;分别对已知及未知样本检测、验证。结果:ITS基因扩增,光滑假丝酵母菌(Cg)和克柔假丝酵母菌(Ck)分别得到与预期结果吻合的881bp和419bp的PCR产物;白假丝酵母菌(Ca)、热带假丝酵母菌(Ct)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p)的ITS扩增片段均略大于500bp;RPS0三重PCR对Ca、Ct和Cp DNA扩增,分别得到约310bp、147bp及110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30株已知假丝酵母菌两步PCR检测结果,种类符合率为100%;43株未知样本两步PCR鉴定结果,经RPS0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符合率亦为100%。结论:建立了ITS通用基因结合RPS0种特异基因鉴定5种常见假丝酵母菌种类的两步PCR技术,该技术简单、快速、准确及廉价;对双重感染患者更有鉴别优势,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脏EAML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肾脏EAML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肾EAML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1)CT平扫呈稍低或等高密度,无脂肪成分,边界光整,圆形或类圆形,直径为2~5 cm;(2)病灶可以累及肾髓质部分或向外生长,但实验室检查无血尿;(3)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或较明显均匀强化,少数可不均匀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内有增粗迂曲的血管;(4)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结论 CT特征表现对正确诊断肾脏EAML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7.
创伤性关节脂血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创伤性关节脂血症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对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00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创伤性关节脂血症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并分析影像学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3种检查方法印证均存在关节内骨折。X线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与肌肉近似,经特殊体位投照部分可显示脂液平征象。CT全部清晰显示关节囊内有脂液平征.其中单液-液平征72例,双液-液平征25例,气体脂肪血液单或双液-液平征3例。MRI有明确脂液平征89例,位于膝、髋等大关节。脂液平征不明确者11例,位于踝、腕等小而复杂的关节。构成关节囊内单液-液平征的上下2层液体和双液-液平征的上、中、下3层液体有明显不同的CT值和MRI信号强度,其中最上层CT为脂肪密度、MRI为脂肪信号。结论:CT示脂血症清晰而准确,对大部分囊内骨折能明确诊断。MRI对小关节脂血症的诊断不如CT,但对关节囊内骨折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片及CT。创伤性关节脂血症可作为关节内骨折可靠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Lee心衰积分,并依据Lee心衰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01),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提升明显(P< 0.01);2组患者Nt-proBNP和Lee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有效率47.22%,治疗组有效率75.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诊断心肌缺血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0例心肌缺血患者及20例正常人相对应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采集其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二维图像,测量6个节段的收缩期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并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在6个节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缺血组患者的乳头肌水平6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缺血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提供一种科学、客观、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并采用间歇成像探讨交叉因素对血管内皮依赖性与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高血压病患者(1组)、1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组)与17例健康人(3组),测量静息时、反应性充血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计算比较3组的内径变化率。结果静息状态下,3组间肱动脉内径差异无显著意义;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内径变化百分率为2组(7.58±1.34)%<1组(9.70±1.33)%<3组(12.58±1.47)%(P<0.05);1组、2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1组与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含服硝酸甘油后,3组间肱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时已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伤,合并糖尿病后损伤更为严重。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足够的内皮细胞功能受限的有力证据,可准确评价肱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