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8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我们采用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并将其与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43份标本采自从1997—2000年在本院接受拉米夫定长期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5例开始剂量为 150 mg/d(共6个月),后改为 100 mg/d,总疗程 1.5年。余 38例剂量为 100 mg/d,疗程 1年。其中男性37例(86%),女性6例(19%),年龄19—56岁,排除重叠感染HIV、HAV、HCV、HDV、妊娠、…  相似文献   
322.
结核分枝杆菌IFN-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技术,初步评价其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以早期分泌抗原靶6kDa蛋白(ESAT-6)抗原为主的重组蛋白库、多肽库为抗原,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简称Elispot);应用该技术对32例肺结核病患者、205例健康对照者和18例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的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核病人和部分健康对照同时采用全血干扰素试剂(Quantiferon-TB-Gold,QFT-G)进行平行检测。结果采用Elispot检测,结核患者的阳性率最高(75.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7.3%)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1.1%),结核患者反应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采用QFT-G在结核病人中的IFN-γ应答阳性率为78.1%,与Elispot检测结果进行配对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1.6,P>0.05)。 结论建立了结核菌特异性IFN-γ Elispot检测技术,该技术在诊断结核菌感染的初步应用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观察。  相似文献   
323.
目的 采用携带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细胞毒性T细胞(CIL)表位MHC单链三聚体,为增强HBV特异性免疫提供新方法.方法 构建小鼠MHC Ⅰ类分子(H-2Ld)限制的HBsAg优势CTL表位肽与MHCⅠ类分子重链(Ld)和β2M链(β2-microglobulin,β2微球蛋白)的单链三聚体(HBsAg-SCT).并将HBsAg-SCT亚克隆到GFP标记腺病毒载体,以HBsAg和OVA-SCT作为对照,转染293A细胞,包装产生携带HBsAs-SCT,HBsAg和OVA-SCT的重组腺病毒.结果 经双酶切和克隆测序鉴定,HBsAg-SCT能成功克隆到编码GFP标记的腺病毒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染的293A细胞含有绿色荧光素蛋白.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HBsAg-SCT能与抗-腿抗体发生反应.结论 编码HBsAg-SCT的荧光蛋白腺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并能在293A细胞中完整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324.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流行TTV病毒的主要基因型、基因变异状况。方法:采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及非甲-非庚但血清ALT升高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提取病毒DNA后,巢式PCR扩增TTV ORF1部分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及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对21例TTV ORF1部分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基因同源性为60.3%~98.5%。21例TTV分离株中,G1型17例,其中,G1a亚型16例,G1b亚型  相似文献   
325.
目的 明确深圳市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疾病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无形费用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方法,对符合条件的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待患者出院后,收集住院费用及其相关信息.总费用包括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各种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乙肝所致相关疾病患者年均总费用为81 590.23元,其中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分别为30 914.79元(37.9%)、15 258.01元(18.7%)和35 417.43元(占43.4%).原发性肝癌的总费用最高,为194 858.40元,其次为重型乙肝144 549.20元、失代偿期肝硬化120 333.60元、代偿期肝硬化79 528.81元、慢性乙肝66 282.46元、急性乙肝为39 286.81元.直接与间接费用之比为2.0∶1,其中原发性肝癌为0.7∶1、慢性乙肝2.2∶1、肝硬化2.5∶1、重型乙肝2.8∶1和急性乙肝3.3∶1;直接医疗费用大于直接非医疗费用(16∶1).乙肝相关疾病每例年均总费用占患者年均收入的比例为285.3%,占家庭年均收入的比例为75.4%;其中直接费用占患者和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8.1%和28.6%.各类乙肝相关疾病患者间接费用合计为8123.38元,陪护间接费用为7134.63元,相应的误工天数分别为55.74 d和19.83 d.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各种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乙肝相关疾病患者和家庭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病情加重费用趋于增高;直接费用大于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大于直接非医疗费用,患者误工费大于陪护误工费.  相似文献   
326.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深圳地区 4 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 =1.3∶ 1,平均30 .5岁。儿童发病率较低 ,且一般不转为重症 ;>4 5岁的中老年人易转为重症。具有传染性强 ,易家庭聚发及单位群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易重症化 (4 7.2 6 % ) ,病死率为 4 .3% ,易发生I型呼衰 (15 .2 %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热程平均 (9.0 7± 4 .2 3)d ,多为弛张热。重症患者热程长于普通患者。大多数患者均有呼吸道症状。胸片示肺部炎症改变出现时间多为发热后 3~ 4d ,持续时间平均 (16 .7± 10 .3)d。重症患者肺部炎症持续时间长于普通患者 (P <0 .0 5 ) ,易发生肺纤维化 (34.78% )。易发生肝功能损害。重症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 (P <0 .0 0 5 ) ,且损害程度较重。CD4 /CD8 细胞计数入院时平均为 (17.9± 5 .6 ) % / (2 4 .2± 6 .5 ) % ,明显下降。重症患者CD4 /CD8 细胞计数为 (12 .6± 4 .5 ) % / (19.6± 9.5 ) % ,下降更明显。结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年龄、热程、肺部炎症持续时间、肝功能损害明显、CD4 /CD8 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等可作为早期判断SARS患者重症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27.
328.
许多研究表明,健康人群常规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92~99%产生对 HBsAg 的抗体反应。为了使接种后抗体反应发生率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有人建议对无反应或反应低下者进行重复接种,但尚无明确方案。本文报道常规接种3次乙型疫苗无反应或反应低下者,加种3次疫苗后的效果。831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抗-HBs均阴性的健康医院工作人员,常规接种乙型血源疫苗,每次剂量20μg,经三角肌或股四头肌肌注,共3次  相似文献   
329.
新生牛肝再生刺激物质对D-氨基半乳糖致大鼠急性肝坏死的影响戴炜,周伯平,粱登,江福生,彭康从出生后24小时内的小牛肝脏中提取出分子量低于1万的多肽物质,在体外研究中发现该成分能使原代大鼠肝细胞DNA合成增加约5倍。为观察该组分在动物体内的作用,48只...  相似文献   
33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中较常见。往往对其认识不足而延误诊治。近年来,由于诱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增多,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就近十年来收治的25例病人的诊治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隐脑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