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9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59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53篇 |
内科学 | 166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67篇 |
综合类 | 480篇 |
预防医学 | 674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16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246篇 |
肿瘤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30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接受清创术、一期翻修术、二期翻修术及旷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3年6月至2008年6月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接受手术治疗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34~80岁,平均55.8岁.术前诊断感染的方法包括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窦道分泌物及关节穿刺液培养.行保留假体的清创术7例,一期翻修术14例,二期翻修术21例,旷置术4例.术后观察伤口外观,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行实验室检查确定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46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29例培养结果 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占感染病原体的首位(37.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2%).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9个月,平均61.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2~99分,平均76.5分.清创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控制率为16.7%,一期翻修术为54.5%,二期翻修术为93.3%,旷置术为100%.二期翻修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13.3%,术后脱位率13.3%.11例感染复发,复发时间为感染治疗术后2~127个月,平均39.5个月.其中10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1例、二期翻修术8例、旷置术1例.结论 清创术与一期翻修术的选择应严格把握适应证.二期翻修术感染控制率高,但有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和脱位的风险.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足关节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靶向活检与前列腺超声造影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收入我院的120例前列腺癌疑似患者进行诊断研究,收集患者资料,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差异。结果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64.71%、准确性为68.33%、特异性为71.01%、阳性预测值为62.26%、阴性预测值为73.13%。病理恶性组的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transrectal realtime tissu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TRTE)总评分显著高于病理良性组(P0.01),TRTE弹性评分法诊断的敏感性为81.95%,特异性为81.25%,准确性为74.44%,阳性预测值为79.07%,阴性预测值为82.98%。经直肠前列腺内微血管情况的超声造影显像(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ic imaging of microvessels in the prostate,TR-CEUS)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7.50%、准确性为73.33%、特异性为57.14%、阳性预测值为70.00%、阴性预测值为80.00%。对TRUS、TRTE弹性评分以及TR-CEUS三种检测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三者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种活检方式进行比较,TRTE+CEUS活检的检出率高于TRTE靶向活检,TRTE靶向活检检出率高于系统活检(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进行靶向活检效果优于系统活检以及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活检,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PCNA、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PCNA、Caspase-3的表达。结果:20例翼状胬肉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55%(11/20),正常结膜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90%(9/10)。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19/20),正常结膜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60%(6/10)。Caspase-3、PCNA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高表达和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低表达,提示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7.
真菌性角膜溃疡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溃疡(fungal cornea ulcer,FCU)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和诊断不及时的原因,常造成角膜毁灭性破坏,甚至眼球丧失,FCU的治疗目前仍是眼科临床上的一个较为棘手难题.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小肠间质瘤的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螺旋CT扫描初诊检出肿瘤21例,术前定位准确21例(100%),定性准确19例(90.5%),15例准确判断良恶性(75%)。小肠间质瘤在螺旋CT中主要表现为小肠腔内、外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内常伴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有明显强化。结论螺旋CT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9.
在根尖周炎的治疗中,根管充填和塑化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根管充填操作复杂,塑化治疗术后疼痛率较高且远期疗效不稳定,笔者在治疗老年磨牙根尖周炎时,将根管充填和塑化联合应用,并与根管充填与塑化的疗效对比, 相似文献
40.
FⅧ-RAg VEGF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FⅧ-RAg和VEGF的表达,并检测MVD.结果 20例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0%.VEGF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Ⅷ-RA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30%,FⅧ-RAg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中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45.85±11.06、23.64±6.8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EGF、FⅧ-RAg在翼状胬肉中的高表达,MVD升高,提示有新生血管化的发生,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和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