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24篇 |
免费 | 507篇 |
国内免费 | 2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1篇 |
儿科学 | 65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298篇 |
口腔科学 | 76篇 |
临床医学 | 1166篇 |
内科学 | 583篇 |
皮肤病学 | 40篇 |
神经病学 | 126篇 |
特种医学 | 2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99篇 |
综合类 | 1904篇 |
预防医学 | 1355篇 |
眼科学 | 92篇 |
药学 | 828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887篇 |
肿瘤学 | 1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305篇 |
2022年 | 335篇 |
2021年 | 377篇 |
2020年 | 297篇 |
2019年 | 262篇 |
2018年 | 258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99篇 |
2015年 | 200篇 |
2014年 | 397篇 |
2013年 | 409篇 |
2012年 | 453篇 |
2011年 | 413篇 |
2010年 | 382篇 |
2009年 | 363篇 |
2008年 | 324篇 |
2007年 | 383篇 |
2006年 | 308篇 |
2005年 | 319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265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155篇 |
2000年 | 148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10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2年 | 4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居家康复训练后膝关节屈伸肌力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0例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均接受3个月居家康复训练(包括健康指导和功能训练)。居家康复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应用Biodex等速测试系统分别在慢速60°/s等速、中速120°/s等速和90°等长模式下对患者进行双膝屈伸肌力测试,记录峰力矩,同时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西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训练前,患者患侧60°/s等速、120°/s等速、90°等长屈膝、伸膝肌力均弱于健侧(P均<0.05)。训练3个月后,患者除健侧60°/s等速伸膝肌力无明显变化外(P=0.183),其余肌力均较训练前提高(P均<0.05);患者患侧60°/s等速、120°/s等速、90°等长伸膝肌力仍弱于健侧(P均<0.01),但屈膝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训练3个月后,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P均<0.01)。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居家康复训练3个月后膝关节屈伸肌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带血管单根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四肢长段骨缺损后的形态改变规律。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长段缺损12例,其中股骨2例,胫骨6例,肱骨1例,尺骨1例,桡骨2例。缺损长度5~12cm,移植长度6~14cm。观察术后血供情况;术后3、6、9、12、18、24个月测量移植腓骨的增粗情况、髓腔改变情况及与正常骨的匹配程度;骨愈合时间和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12例全部成活,随访10例,2-8年(平均4.2年)。临床骨愈合时间为3~5月,平均4.2月。发生再骨折1例,经石膏固定1.5月后愈合。下肢移植腓骨段在接受应力刺激后开始增粗,1年半后移植骨中段直径能达受区骨直径的75%以上,CT扫描显示以皮质骨增厚为主。而在上肢尺桡骨的重建中,腓骨增粗不明显。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后发生形态适应性改变以下肢骨为著,2年内基本完成形态变化,并能承受受区应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痔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度痔脱垂患者均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36例中治愈35例,好转1例,无需外科处理的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1例.结论: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痔脱垂具有安全、有效、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自 1991年 7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院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 32 4例35 6侧 ,其中治疗失败 2 9例。现分析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失败 2 9例 ,31侧。男 13例 ,女 16例。年龄 2 4~ 6 8岁。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 5侧 ,中段 11侧 ,下段 15侧。结石最大径 6~ 31mm ,平均 14mm。结石停留时间 7d至 8年 ,平均 4 .3个月。结石合并集合系统扩张 2 8侧 ,输尿管炎症水肿肉芽形成12侧 ,息肉生长 6侧 ,管腔狭窄 5侧 ,严重迂曲 3侧 ,肾盂感染 1侧 ,肾萎缩 1侧。失败原因包括 :不能入镜 8侧 ,管腔相对狭窄 5侧 ,迂曲 3侧 ,均不能接近结石 ;…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海水细菌的菌种、菌量和药敏情况,对平、战时均有重要意义.方法对西沙永兴岛海域海水进行细菌学研究,按离岛远近海区共采取海水样本80份,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0份标本分离出87株共21种细菌.溶藻弧菌检出率最高(45.98%),离海岸线由近而远,检出率呈典型梯级上升.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和莫拉菌属与溶藻弧菌相反,呈典型梯级下降.CDC grorp EO-2主要在近海水域检出,近海岸线和远海岸线水域均未检得,海水菌量为337.44±174.88 cfu/ml,从海岸线由近而远菌量呈明显的梯级下降,本次调查未检出霍乱弧菌、沙门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6种抗生素对4种主要检出菌均有很高的敏感度,常用的四环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阿米卡星等均无耐药菌株.结论西沙海域海水洁净度高,主要菌种为溶藻弧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莫拉菌属和土生丛毛单胞菌等.不同菌种在海水中的检出率呈现明显的梯级变化.在远离海岸的海水中77.27%为溶藻弧菌.主要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设计切取以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段1/3及足踝部创面8例.行腓肠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10 cm×6 cm~20 cm×12 cm.结果 8例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外形与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1.5年,皮瓣色泽、质地、感觉恢复良好,骨髓炎愈合好.结论 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缺损,其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操作安全、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下段1/3和足踝部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局麻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老年人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局麻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老年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9~88岁,平均75.2岁。均为外伤所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Ⅴ型2例。术前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6例,Ⅳ级4例。观察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患者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13.1个月。1例慢阻肺患者术后4个月非手术原因死亡,其余患者骨折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6个月。术后无髋内翻、下肢静脉血栓及针道松动等并发症。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6 min,术中失血量(35.00±8.46)ml,均未输血。术后第2、3天发生肺部感染和针道感染1例,经积极抗感染和换药后好转,余患者平均术后4.2 d下地;所有患者平均住院10.6 d。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总分83.42±3.27;优3例,良5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 :局麻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老年人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9.
背景 区域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日益增多,其对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病死率的影响有待总结. 目的 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区域阻滞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病死率的影响. 内容 讨论区域阻滞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术后谵妄、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以及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 趋向 区域阻滞麻醉可以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全身麻醉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区域阻滞麻醉是否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病死率、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谵妄发生率、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 POM)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12月12例POM的临床资料。年龄8~60(34.2±24.9)月。梗阻型9例,梗阻伴反流型3例。使用da Vinci Xi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斜行逼尿肌隧道联合输尿管非乳头植入方式行改良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各项参数变化。结果 手术时间140~170(152.8±10.5)min,手术出血量<5 ml,术后住院时间3~4 d。随访时间12~18(13.7±2.2)月。术后12个月复查,输尿管最大直径、最大肾盏直径、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明显缩小[(18.0±3.2)mm vs.(5.8±1.1)mm,(14.0±3.6)mm vs.(3.5±2.9)mm,(32.5±3.3)mm vs.(7.8±1.6)mm,均P=0.000],肾皮质厚度和分肾功能较术前增加[(3.6±1.7)mm vs.(5.8±1.9)mm,(33.1±2.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