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3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高等院校的学生成为无偿献血队伍中的生力军。为了减少血液浪费,首先对献血者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快速金标法进行HBsAg初筛,合格者准予献血。再对所献血液分别用不同厂家的试剂全面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HBsAg、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爱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反应素等项目的二次复查,所有检测指标合格的血液才能用于临床。通过献血前后的检测结果,可反映贵阳地区部分高校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也可为高等院校卫生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2.
<正>1985年,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 growth hormone,rhGH)问世,为广大矮身材患儿的治疗带来希望[1]。随后,rhGH在临床得到迅速应用,大量临床注册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其长期应用在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deficiency,GHD)[2]、特发性矮身材(idiopathic shortstature,ISS)[3]、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age,SGA)[4]、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5]、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6]、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7]、成人生长激素缺  相似文献   
103.
吴薇  周玲莉 《临床医学》2012,32(2):67-68
目的探讨米非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的孕14~28周引产的183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利凡诺尔,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结果观察组平均引产时间为(32±8)h,总产程(6.6±3.2)h;对照组平均引产时间为(44±8)h,总产程(12.0±2.8)h。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引产时间及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使用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侯海晶  周彤  吴薇  卢富华  刘旭生 《新中医》2021,53(24):230-233
“国维班”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创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的特色班种之一,为秉承“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医学教育理念,其临床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床边教学(BT) +问题导向式教学(PBL) ”相结合的一体化小班教学模式。其中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涉及面广,知识量丰富,若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一体化小班教学模式,可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一体化小班教学模式在国维班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供临床教学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接受奥沙利铂为主要方案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以针对性地对临床作出预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使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TACE的HCC患者的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本次入院的临床资料、生化检查、不良反应及用药情况。依据TACE术后发热与否将患者分为发热组和未发热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213例患者,发热组41例,未发热组172例,平均(58.1±11.6)岁。术前ALT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值是1.013(95%CI 1.000~1.026,P=0.047),术前纤维蛋白原(FIB)的OR值是1.005(95%CI 1.001~1.008,P=0.007),术前Na~+的OR值是1.125(95%CI 1.012~1.252,P=0.029),术前发生AFP异常(AFP20 ng/mL)的OR值是3.118(95%CI 1.293~7.521,P=0.011),TACE术中奥沙利铂使用剂量的OR值是1.018(95%CI 1.004~1.033,P=0.01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T、FIB、Na~+、奥沙利铂使用剂量、注入碘油量的曲线下的面积值(area under curve, AUC)为0.5~0.7,截断值分别为28.5 U/L、2 790 mg/L、144.5 mmol/L、125 mg、6.5 mL。结论:TACE术前的ALT、FIB、Na~+、AFP水平以及术中奥沙利铂使用剂量是患者发生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尿液干化学法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液分析是疗养查体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其检查结果对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等多种疾病的诊断、鉴别尤其是对健康人群的身体检查都有重要意义。尿液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多,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些常见问题及原因作了如下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7.
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及CnTI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53例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并经超声检查检出或疑有肝占位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增强CT检查其中49例发现肝占位。超声造影记录所观察病灶的造影剂灌注过程,转移灶的大小、数目,并与常规超声及增强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53例发现131个病灶,超声造影确认51例193个病灶,22例发现新病灶62个,其中<1.0cm占41.9%(26灶);CT发现新病灶46个;常规超声、CT、超声造影3种方法显示的最小病灶分别为0.8cm,0.9cm,0.6cm。51例肝转移癌109个重点观察病灶超声造影的灌注特征呈4种形式:第一种为肿瘤周边呈快速环状强化,本组占72.5%(79个灶);第二种为动脉期快速团状强化,快速廓清,占15.6%(17个灶);第三种为动脉期至实质期病灶内均无增强,占8.2%(9个灶);第四种动脉期或门脉期延迟增强或与肝同步,实质后期轻度退出,占3.7%(4个灶)。结论肝转移癌超声造影灌注特征的研究以及对转移癌数目、部位的确认,尤在实质期对小转移灶及临床前期微小癌灶的早期检出,对临床分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用油酸诱导胰岛INS-1细胞凋亡,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NS-1细胞的凋亡率,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磷酸化的水平,GSK-3抑制剂氯化锂(LiCl)干预后,油酸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率降低,GSK-3磷酸化增加,提示通过抑制GSK-3活性可降低胰岛β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收集于我院行常规超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136例。术前超声详细扫描颈部Ⅵ区及颈侧区淋巴结并记录可疑转移淋巴结,术后记录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测量切除后病理证实转移的淋巴结大小,将颈部Ⅵ区病理证实转移的淋巴结分为超声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的大小及长短径之比(L/S)间有无差异。结果超声诊断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为55.63%(33/59)、特异度98.70%(76/77)、准确性80.15%(109/136)、超声漏诊率44.07%(26/59)。颈部Ⅵ区转移淋巴结病理测量最大径平均(0.49±0.22)cm,Ⅵ区超声漏诊组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平均(0.33±0.11)cm,明显小于超声诊断正确组(0.63±0.2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Ⅵ区淋巴结最大径0.40cm为界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87.88%。颈侧区转移淋巴结病理测量最大径平均(1.30±0.45)cm,明显大于颈部Ⅵ区转移淋巴结(0.49±0.2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Ⅵ区淋巴结转移超声漏诊组和超声正确诊断组之间以及Ⅵ区淋巴结转移组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长短径之比≤2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311、0.523)。结论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低,超声漏诊与转移淋巴结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RVS)联合CEUS引导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111例因HCC接受RFA治疗、且治疗后发现新生或复发病灶患者,对其中78例患者的86个病灶(77个新生病灶和9个复发病灶)行经RVS联合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RVS联合CEUS组);对另外33例患者的38个病灶(26个新生病灶和12个复发病灶)行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对照组)。计算并比较两组的准确定位率、灭活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 RVS联合CEUS组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病灶84个(84/86,97.67%),对照组25个(25/38,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A治疗后1个月,RVS联合CEUS组的病灶灭活率为95.35%(82/86),高于对照组;RVS联合CEUS组病灶局部复发率为8.14%(7/86),明显低于对照组[36.84%(14/38),χ2=15.434,P<0.001)。结论 RVS联合CEUS引导可有效提高RFA对于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准确定位率和早期灭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