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泰素、顺铂经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惠锦林  吴蓓 《安徽医学》2003,24(6):37-38
目的 观察并评价泰素加顺铂经腹腔和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泰素 40mg/m2 静脉滴注 +顺铂 2 0~ 40mg/m2 腹腔注入 ,泰素 40mg/m2 ,每周一次 ,连用 3周为一疗程 ,2个疗程以上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PR 4例 ,SD 4例 ,总有效率 5 0 %。控制腹水的有效率达10 0 %。结论 泰素、顺铂经腹腔和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肯定 ,毒副反应轻 ,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系统评价保护性与传统肺通气在俯卧位手术的应用。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比较保护性及传统肺通气用于俯卧位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 Ma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9项RCT,共449例患者。保护性肺通气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RR 0.30,95%CI 0.12~0.73,P0.01)、气道峰压更低(MD-3.52,95%CI-6.93~-0.11,P0.05);术中俯卧位时保护性肺通气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更高(MD 37.28,95%CI 22.67~51.89,P0.00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更低(MD-45.50,95%CI-61.35~-29.65,P0.001)。结论在俯卧位手术中,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或低潮气量同时联合PEEP及肺复张技术的保护性肺通气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降低气道峰压、改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4.
信息动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病损可波及皮肤、肾脏、心脏血管、关节及血液系统等,也可累及胎盘[1].多数学者认为妊娠可使SLE病情加重,而SLE本身亦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因此为减少孕期的SLE活动,研究建议至少在SLE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再怀孕[2].狼疮性肾炎患者自然双胎妊娠至足月分娩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双胎妊娠合并狼疮性肾炎患者成功分娩病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5.
老年消化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至2003年2891例老年消化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61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进行分析。用Logisi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与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在2891例中,并存心血管疾病者1338例(46.2%),呼吸系统疾病813例(28.1%),糖尿病449例(15.5%),肾功能不全348例(12.1%),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10g/L)796例(26.2%),低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于35g/L)442例(22.2%),围手术期死亡61例(2.1%),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肾功能衰竭等。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心血管疾病、低蛋白血症与围手术期病死率明显相关。结论加强老年消化道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老年痴呆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1]。老年痴呆患者自理能力下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长期照护,全球每年用于痴呆照护的时间就长达820亿小时[2]。我国多数老年痴呆患者在家中由亲友、邻居或雇佣照护人员长期照护,少数送往照护或医疗机构,社区尚无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的专业服务和设施。美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现已形成家庭、社区、机构互相结合、互为补充、较为成熟的老年痴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3]。在老龄化浪潮中,我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长期照护问题日渐突出,探求老年痴呆患者长期照护问题解决方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还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调查近5年来中国体外循环专业的发展动态和从业人员的构成变化,对未来我国体外循环专业发展及从业人员构成的变化趋势提出预测和建议. 方法 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对全国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量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量,开展体外膜式氧合数量.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005年和2010年全国体外循环从业人员情况. 结果 2005年全国心血管手术量为104 631例,其中在体外循环下86 155例,开展体外膜式氧合68例.2010年全国心血管手术量170 547例,其中在体外循环下136 753例,开展体外膜式氧合206例.2005年全国体外循环从业人员有708人,专职灌注师占40.2% (285/708),高级职称占23.2%(164/708).2010年全国体外循环从业人员为2 1 1 1人,专职灌注师占37.6%(793/2 111),高级职称占25.5% (539/2 111). 结论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近5年来发展迅速,未来专职灌注师构成比将逐渐提高,高职称、高学历的从业人员构成比也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8.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不同疾病谱慢性HBV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研究不同基因型与细胞免疫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的四川地区慢性HBV感染者543例,其中包括慢性HBV携带者31例、慢性乙型肝炎285例、重症乙型肝炎7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81例以及肝细胞癌69例。收集患者血液标本,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BV DNA基因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进行凝血功能测定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543例慢性HBV感染者中B型400例,占73. 66%,C型123例,占22. 65%,B、C混合型及C、D混合型各10例,各占1. 84%。B型与C型相比,不同疾病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显示,各疾病谱内CD3~+、CD3~+CD4~+数量在重症乙型肝炎组,CD3~+CD8~+数量在慢性乙型肝炎组,CD4~+/CD8~+在慢性HBV携带者组、重症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C型均高于B型;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CD3~+、CD3~+CD4~+数量、CD3~+CD8~+数量和肝细胞癌组中CD3~+、CD3~+CD4~+数量、CD3~+CD8~+数量、CD4~+/CD8~+则是C型均低于B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D3~+CD4~+(t=2.078,P=0. 041)、CD3~+CD8~+(t=6672,P 0.001)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 0. 05)。结论四川地区不同疾病谱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分型以B型、C型常见,B型为主,各疾病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无差异。在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且在感染的不同阶段,机体的免疫紊乱各不相同,感染不同的基因型与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9.
美国老年人家庭护理费用与经济供养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介绍了对美国对老年人家庭护理费用与经济供养状况的研究,并对社会、家庭及老年人自身应承担的经济供养责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0.
袁丽佳  吴蓓  任渝江 《西南军医》2009,11(2):244-246
1901年德国Kelling医生首先用膀胱镜和气腹的方法对狗行腹腔检查,从此开创了腔镜外科学(Endoscopic Surgery)。1924年Zollikofer首先选用二氧化碳作膨腹气体原。实践证明气腹是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20世纪下半叶,腔镜外科发展更加迅速,其广泛应用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与此同时,外科学者开始关注在腔镜手术时,气腹是否会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产生影响。他们期待对腔镜在恶性肿瘤的诊治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有一个完整的评估。为此,学者们选用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培养(In Vitro)技术探讨腔镜气腹对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的影响。现将相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