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分析SN6AD1+3.0D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功能。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例(60眼),分为多焦点组(植入SN6AD1+3.0D多焦点人工晶体,30眼/28例)和单焦点组(植入SN60WF单焦点人工晶体,30眼/20例)。术后观察两组裸眼及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拟调节力及视功能的问卷调查。术后两组裸眼中视力、近视力比较,多焦点组优于单焦点组;多焦点组的拟调节力为(2.65±0.48)D,单焦点组为(0.38±0.15)D;阅读脱镜率多焦点组达86%,单焦点组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A型超声生物测量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中角膜和角膜瓣厚度的观测及实时测量的意义。方法行近视LASIK的患者55例,使用M2自动旋转式显微角膜刀制作角膜瓣,术前、术中用A超生物测量仪进行多点角膜厚度测量并记录推算角膜瓣厚度,将所得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2自动旋转式显微角膜刀实际制作出的角膜瓣厚度不均匀,角膜瓣实际厚度与理论厚度存在较大浮动范围,同一刀片2次切削所制成瓣的厚度有明显差异。结论A型超声生物测量可以为LASIK提供更多有效数据,提高LASIK术的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从心理、生活、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1年内并发症、后遗症及自理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年内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预后有重要作用,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提高了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防盲活动中贫困白内障手术质量控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防盲活动中贫困白内障手术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年终检查时(距手术后最短时间为一个月,大部分都在术后三月以上)设计了一套质量评估方案,即随机、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检查,包括按8%抽查病历,2%电话随访,0.5%现场入户检查。结果 2009年我省贫困白内障手术任务13000例,实际完成13308例。手术方式主要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8%的病人采取了超声乳化手术。病历抽查:93%的病历能按省卫生厅和省防盲办要求的规范执行,其中观察术后矫正视力〉0.3达91.23%,人工晶体植入率97.82%。电话随访结果是老百姓对该项工程满意率达92.30%。现场入户调查结果,对手术效果(100分)评分98.87,对政府组织(100分)等评分99.98,现场视功能检查(包括日常生活对视力的需求)评分(总分40分)37.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主要表现为瞳孔变形和后发白内障。结论按一定比例,随机采取病历检查、电话随访和现场入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是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手术质量的良好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术后前膜56例(60眼)的临床儿。方法 YAG激光单脉冲先切除前膜与虹膜的粘连,再将人工晶状体表面前膜粉碎性切除。结果 一次全部切除无复发者53眼(83.33%),平均单脉冲能量为1.4mJ,平均每眼治疗总能量为137mJ,平均击射次数为51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YAG激光切除人工昌状体前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缩短或减少茏物治疗,有早恢复视力,可替代手术治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7月,因”出生后发现双眼、双耳前新生物”而就诊。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双眼及双耳前均有黄白色新生物,渐渐长大,父母将右耳前肿物用缝线结扎后,肿物自行脱落。父母非近亲婚配,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母亲孕期无服药史。查体:面部对称,能坐立,不能爬行,右眼颞侧角膜和球结膜部位可见一8mm×6mm类圆形黄白色肿物,质中,界清,与周边皮肤不相连,鼻侧部分侵入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不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方法与手术效果分析。方法 分析2005年至2006年间我院开展的46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形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经一切口行常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值入,另一切口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术后按常规处理。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0.3者28例。术后随访3到6个月,矫正视力〉0.5者34例,视力较差的原因主要是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眼压43例控制在21mmHg以下,3例经局部用降眼压药水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且滤过泡形成良好。结论 不同切口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较理想的方法,并且手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眼压得到控制,滤过泡形成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小梁切除治疗类固醇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7例(24眼)类固醇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运用5-氟尿嘧啶及部分球筋膜切除。结果治疗前眼压:647±1.02kPa,C值:0.08±0.06,治疗后经8-38个月随访,眼压:1.98±0.92kPa,C值:0.25±0.04。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对比无显著意义。结论早期联合手术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性眼眶肿瘤的组织来源、手术进路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开眶手术治疗的眼眶肿瘤101例。结果前十位的眼眶肿瘤分别是:海绵状血管瘤22例(21.78%),静脉性血管瘤10例(9.9%),(表)皮样囊肿泪腺10例(9.9%),泪腺混合瘤8例(7.92%),炎性假瘤7例(6.93%),脑膜瘤6例(5.94%),腺样囊性癌5例(4.95%),淋巴瘤4例(3.96%),肉瘤3例(2.97%),神经鞘瘤2例(1.98%)。手术方法包括前路入眶68例,外侧开眶27例,眶内容6例,术后复发4例。结论开眶手术的术式选择与肿瘤的性质、位置、粘连情况、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术前对肿瘤的性质、位置、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术后复发等并发症。术后复发病例主要为脑膜瘤及泪腺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意义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T)福辛普利对DR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DR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2-DM)患者及20例健康人群分为5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TGFβ1水平并进行比较。将45例背景型DR患者分为2组,25例福辛普利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行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眼底病变的变化并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的改变。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GFβ1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糖尿病三组之间比较,PDR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背景型DR组;背景型DR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NODR组,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苯那普利治疗后背景型DR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及UAER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福辛普利治疗前后DR眼底的变化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R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病变进展进一步升高,TGFβ1可能在DR发病及其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福辛普利通过抑制背景型DR患者产生TGFβ1,从而发挥对视网膜可能的保护用,但短期内观察眼底的病变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