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研究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存在质或量的异常[1-2].调节性T细胞是体内具有抑制免疫病理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D4+T细胞,包括自然产生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的Tr1细胞和分泌TGF-β的Th3细胞.  相似文献   
162.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0例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早发现异常,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安全出院;经随访,患者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减量。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地关键。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银杏叶、辛伐他汀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方法:选择100例血脂异常患者.观察二药合用的效果。结果:经治疗24周,血脂异常较用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提示二者联合应用在血黯异常治疗中能快速降血脂,无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总结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阳性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1995年1月至2004年3月诊治的72例骨髓BMMNC-Coombs试验阳性的IRP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自身抗体类型及免疫治疗效果。结果62.5%(45/72)IRP患者发病前有感染、过敏或妊娠等诱因。72.2%(52/72)患者全血细胞减少;91.7%(66/72)患者有网织红细胞不低的大细胞或正细胞贫血;75.0%(54/72)患者有白细胞减少;18.1%(13/72)患者合并发热;95.8%(69/72)患者可见血小板轻、中、重度减少。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髂骨骨髓增生活跃和明显活跃[68.1%(49/72)],红系比例增高[51.4%(37/72)]或正常[19.4%(14/72)],骨髓淋巴细胞比例与疗效呈负相关;大部分患者[65.9%(27/41)]胸骨骨髓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MMNC-Coombs试验皆阳性,检出不同的自身抗体类型和组合方式,56.9%(41/72)患者有溶血迹象,但不符合任何种类的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标准;42.9%(18/42)患者补体C3降低,19.0%(8/42)患者同时或单独存在补体C4降低。给予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后,3年有效率为87.5%(28/32)。结论IRP是一类获得性自身抗体介导的骨髓细胞破坏或抑制性疾病,BMMNC-Coombs试验阳性IRP患者主要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不低的2系或3系血细胞减少,对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反应好。  相似文献   
165.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继发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 ,主要死因为感染和出血。我们对近 10余年来 2 2 9例SAA患者中继发败血症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了解SAA患者继发败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1990 -0 1~ 2 0 0 2 -0 1在我院住院的SAA患者2  相似文献   
166.
我科于 1996年 10月起使用采乐洗剂 ( 2 %酮康唑洗剂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96例脂溢性皮炎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有完整记录的 60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 3 7例 ,女 2 3例 ,年龄 14~ 66岁 ,病程 1月~ 18年 ;1个月内未服用抗真菌药物 ,2周内未使用任何外用制剂。治疗方法 清水润湿头发 ,然后用采乐洗剂约 5ml涂于头皮 ,搓、揉、按摩 5min后用水冲洗 ,每周 2次 ,连续 4周 (共 8次 )。疗效评定标准 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 ,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评价。以头皮屑、瘙痒、潮红、油腻为观察…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特比萘芬与复方酮康唑治疗皮肤真菌病的疗效比较。方法 :患浅部真菌病病人 6 0例 ,男性 4 1例 ,女性 19例 ,年龄 (2 9±s 9)a ,随机分为特比萘芬组 30例 ,应用特比萘芬软膏外涂患处 ,bid× 2wk ;复方酮康唑组 30例 ,外用复方酮康唑霜剂 ,bid× 2wk ;在停药时及停药 2wk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时 ,特比萘芬组总有效率为 73% (2 2 /30 ) ,复方酮康唑组为 57% (17/30 ) ,P >0 .0 5;停药 2wk后 ,特比萘芬组总有效率为 97% (2 9/30 ) ,复方酮康唑组为 4 7% (14/30 ) ,P <0 .0 5。治疗结束时 ,特比萘芬组真菌清除率为 83% ,复方酮康唑组为 53% ,P <0 .0 5,停药 2wk后 ,特比萘芬组真菌清除率为 97% (复方酮康唑组为 37% ,P <0 .0 1)。 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特比萘芬治疗浅部真菌病优于复方酮康唑。  相似文献   
168.
本研究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BCL-2/IgH基因主要断裂区重排、IgH基因重排,并探讨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的意义。分别提取70例NHL(60例B-NHL、10例T-NHL)、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20名正常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DNA,通过PCR方法检测BCL-2/IgH、IgH基因重排,以凝胶电泳出现相应条带者为阳性,并与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探讨此两种基因重排发生的相关因素,比较化疗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DLBCL)中,10例骨髓BCL-2/IgH重排阳性(33.3%),与30例其它B-NHL(除外滤泡淋巴瘤FL及DLBCL)阳性率(6.7%)、20名正常人阳性率(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所有T-NHL及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BCL-2/IgH重排均为阴性;②对8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进行动态监测,经2个疗程R-CHOP治疗后BCL-2/IgH基因重排明显减少,PCR半定量结果均值由初治0.59降至0.16(p<0.05),6个疗程R-CHOP治疗后PCR半定量均值为0,BCL-2/IgH基因重排完全转阴;③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中LDH水平升高占81.8%,在重排阴性患者中占28.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BCL-2/IgH基因重排与淋巴瘤分期、是否伴有全身症状、β2-MG水平、骨髓侵犯、肝脏脾脏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④20例DLBCL(均为初治)骨髓单个核细胞DNA检测显示,9例IgH基因重排阳性(45%);30例其它B-NHL(均为初治或复发患者,DLBCL除外)中14例IgH基因重排阳性(46.7%),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对照组20名正常人、10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7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均为阴性;⑤对7例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表明,1个疗程的R-CHOP治疗就能显著减少IgH基因重排,PCR半定量结果均值由初治0.42降至0.13(p<0.05),2个疗程后PCR半定量均值为0,重排完全消除;⑥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中LDH水平升高占90%,在重排阴性患者中占3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gH基因重排与淋巴瘤分期、是否伴有全身症状、β2-MG水平、骨髓侵犯、肝脏脾脏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BCL-2/IgH、IgH基因重排均可作为B-NHL早期诊断及评价疗效的特异性指标,这两种重排均与LDH水平相关;BCL-2/IgH基因重排对DLBCL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巨噬细胞(Mφ)数量、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61例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及13名正常对照骨髓Mφ(CD68或CD45阳性)数量并通过鸡红细胞(CRBC)吞噬试验检测Mφ功能,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其Mφ百分率、吞噬率及吞噬指数[(0.57±0.30)%、(37.56±15.20)%和0.75±0.34]均高于SAA组[(0.46±0.08)%、(28.26±10.46)%和0.59±0.39]及正常对照组[(0.44±0.69)%、(25.63±14.75)%和0.55 ± 0.16](P<0.05);且Mφ百分率与Mφ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呈正相关(r=0.43,P<0.01;r=0.40,P<0.01).根据Mφ数量将患者分为A组(Mφ≥10.5%)和B组(Mφ<0.5%),A组34例患者中32例(94.12%)自身抗体为IgG型,B组27例患者中仅2例(7.41%)自身抗体为IgG型;A组患者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46.62±13.38)%和0.91±0.36]显著高于B组患者[(28.67±12.59)%和0.61 ± 0.30](P<0.05),而B组患者与AA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4例自身抗体IgG型患者分为Mφ高(≥0.75%)、低水平(<0.75%)两组,Mφ低水平组25例患者骨髓均仪能榆测到一系细胞与IgG结合,Mφ高水平组9例患者中8例能检测到二系细胞结合IgG,1例骨髓三系细胞均结合有IgG;Mφ高水平组患者中Mφ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60.22±12.51)%、1.23±0.23]显著高于Mφ低水平组[(43.32±9.24)%、0.84±0.24](P<0.05);Mφ高水平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Mφ低水平组(P<0.05);Mφ高水平组网织红细胞比例、胆红素水平及胸骨红系比例均显著高于Mφ低水平组(P<0.05).结论 IgG型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Mφ数量增多,功能增强;IgG A身抗体阴性的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多有lgM型自身抗体或冷抗体,其骨髓损伤过程无Mφ参与.  相似文献   
170.
中草药具有抗感染的作用,且抗菌谱较广,本文综述中草药抑菌的机理及其有效成分;旨在筛选出对耐药细菌、真菌敏感的中草药,提高抗感染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