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产后抑郁症已成为国内外产妇心理诊疗和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外研究[1]认为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33.0%,国内报道[2,3]为10%~17%,均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3%~5%).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评价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CsA)一线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贫血诊疗中心一线使用兔ATG联合CsA方案治疗初治SAA患儿资料.结果 71例SAA患儿,中位年龄12岁.其中SAA 38例,极重型AA(VSAA)33例.除3例接受治疗后早期死亡外,46例(67.6%)获得治疗反应,患儿脱离输注血液制品的中位时间为53 d.免疫抑制治疗(IST)后3个月33例(48.5%)、6个月45例(67.2%)患儿获得治疗反应.年龄<10岁、10~15岁、>15~18岁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7.7%、56.5%和94.7%.3例复发.3例无效者接受二次IST,1例治疗后进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0例患儿出现血清病反应.结论 一线应用兔ATG联合CsA治疗儿童SAA/VSAA,治疗反应率为67.6%,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3.
吴玉红  马剑红  裘玲玲 《新中医》2020,52(8):182-184
目的:观察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在脑卒中下肢偏瘫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下肢Fugl-Meyer评分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均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SAS、A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P0.05)。结论: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可改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行走功能、临床症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是一种满意度较高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提高对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患者以发热、皮肤疱疹起病,肿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和血管腔内,免疫表型呈CD3(+),CD8(+),CD4(-),CD5(-),CDl0(-),CD19(-),CD57(-),CD56(+),穿孔素(+)和颗粒酶B(+),T细胞受体1重排阳性。经糖皮质激素治疗一度好转,但很快复发,进展为NK样T细胞白血病,病程1年,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非常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对现有治疗不敏感,预后恶劣。  相似文献   
145.
本研究旨在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石蜡组织中miR-21的差异性表达与PTEN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26例DLBCL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的miR-21表达,应用聚合物免疫组化检测系统检测PTEN蛋白水平。结果表明,26例DLBCL石蜡组织中miR-21的表达量为6.586(1.10,38.2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791(0.35,2.87)](P〈0.05),在26例DLBCL中有6例PTEN蛋白(23%)阳性,而在20例(77%)中为阴性。DLBCL中miR-2l表达水平与PTEN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其高表达与DLBCL血清LDH水平呈正相关、Ⅲ/Ⅳ期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与临床亚型无关(P〉0.05)。结论:在DLBCL中miR-21表达升高可能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PTEN可能是miR-21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46.
王松龄主任中医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承担人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院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目前,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多采用理气解郁、涤痰开窍、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等方法。以刘河间“一下二吐三和法”的学术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该病的病机与治疗。围绕王松龄主任中医师运用吐下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验进行探讨,在王松龄主任中医师力主准确辨证、整体论治,重视该病虚实夹杂的多样化病机的基础上,着重以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宜先吐后下,再调和阴阳,疗程终末给予自拟定惊安神逐痰散口服为方法。从精神分裂症病位在脑,病机为阴阳失调,病因责之于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郁火内扰、瘀血阻窍的层面,探讨运用吐下法治疗精神分裂症,从而更加有效地辨清精神分裂症初起多见实证,继而出现虚实夹杂,痰火壅滞上、中二焦,冲心犯脑,神明无主而发病之问题,达到总结多年临证经验、为临床医师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思路和方法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治疗精神分裂症当以祛邪为首务,确为实邪不惜速攻,“病去则虚者亦生,病留则实者亦死”;然诛伐太过,必伤正气,故使用吐、下剂时,须选准适应证,还要视其禀赋厚薄、病邪轻重酌定药量;若狂定癫止,转入调理脾胃、养心安神阶段。疾病治疗整个期间使用定惊安神逐痰散巩固疗效;药物治疗之外要结合情志疗法,解除患者思想顾虑,避免诱发因素再度刺激,注重心理调护,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47.
吴玉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48-149
通过有效沟通,提高门诊护士的护理能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融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门诊护士融洽护患关系能力的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83年1月至2007年9月MM患者存活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7例MM患者中位存活3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髓外浸润、合并感染、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酸、骨髓浆细胞比例及形态、治疗后是否达到骨髓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CR)是本组MM患者存活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骨髓细胞分类中浆细胞类型和治疗后是否达到骨髓细胞形态学CR是MM患者存活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近20余年,MM患者中位存活近3年,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骨髓浆细胞类型和治疗后达否骨髓细胞形态学CR是影响存活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患者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科护理,而研究组在开展常规外科护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下降程度、住院的天数及患者满意度等,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