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超早期运动(VEM)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康复效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纳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创伤与修复研究所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0例发病24 h内的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内开始第1次VEM(包括床下自主坐立、站立、行走),每日1次,每次10~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发病24 h内开始第1次推拿治疗,每次20 min;2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发病后2周及1和3个月血清BDNF含量、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上、下肢)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GS)评分,发病后1、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结果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NIHSS、MBI、上肢FMA、下肢FMA、BBS及WG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血清BDNF含量明显升高(P<0.05);1、3个月时观察组NIHSS、上肢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周及1、3个月时观察组MBI、下肢FMA、BBS和WG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观察组良好结局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推拿结合VEM可更好的提高AIS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BDNF表达和运动能力恢复,增加远期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颅内动脉瘤(IA)形成及端粒长度的影响。 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IA组和白藜芦醇组,每组12只。IA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予以构建IA大鼠模型,白藜芦醇组大鼠每日按40 mg/kg剂量,将白藜芦醇溶于2 mL生理盐水并灌胃给药;IA组大鼠每日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额外操作。12周后,实时荧光定量法测端粒相对长度,以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结合蛋白-三肽肽酶1(TPP1)相对表达量;血管铸型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IA形成情况。 结果白藜芦醇组与IA组相比,IA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 vs 66.7%,P>0.05),但白藜芦醇组大鼠Ⅲ期IA形成率显著降低(χ2=4.800,P=0.028)。与对照组相比,IA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端粒长度与显著缩短,TERT和TPP1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A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大鼠端粒长度更长,TERT和TPP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藜芦醇对IA的形成无影响,但可抑制端粒长度缩短并延缓IA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状态下重型颅脑创伤( sTBI)患者伤后早期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8例sTBI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连续监测PbtO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等指标,对监测结果以及PbtO2和其他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记录患者伤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 在亚低温治疗初期,患者PbtO2、SjvO2和CPP明显上升,ICP明显下降,而治疗36 h和48 h后PbtO2及SjvO2无明显变化.亚低温治疗后IC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低PbtO2情况明显改善,ICP和PbtO2之间呈负相关;PbtO2及SjvO2水平明显上升,PbtO2与SjvO2呈直线正相关;PbtO2与CPP呈直线正相关.监测过程中,在SjvO2和CPP水平正常的情况下,仍有较大比例的患者出现低PbtO2情况.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低PbtO2水平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PbtO2是监测sTBI患者局部脑组织氧合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很高敏感性,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而亚低温能够明显改善PbtO2降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气体分析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165例aSAH患者,按是否并发DCI分为DCI组和非DCI组。分析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脑脊液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65例aSAH患者中并发DCI 51例(30.9%)。与非DCI组比较,DCI组脑积液pH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氧分压(PO2)、脑脊液碱剩余(BE)、血氧饱和度、总蛋白和炎性细胞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脑室铸型(OR=0.640)、基线GCS评分(OR=1.388)、Hunt-Hess分级(OR=2.145)、Fisher分级(OR=3.327)、脑脊液pH(OR=1.507)、脑脊液PCO2(OR=0.712)与DCI发生独立相关。 结论较高脑脊液pH和较低脑脊液PCO2是DCI潜在影响因素,可能是预测aSAH患者并发DCI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试验组(330例)和对照组(222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等并发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异物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进行减张缝合硬脑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1脑肿瘤的危害 脑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脑肿瘤生长速度块,临床症状出现较早且较重,死亡率很高.恶性脑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外科手术只能切除大部分肿瘤组织,而不能彻底根除残存的肿瘤细胞,而戏留的肿瘤细胞往往导敛肿瘤复发,那么导敛肿瘤复发的根本原因何在?研究表明,是肿瘤细胞中的一小部分特殊细胞在肿瘤的生长和复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StemCell,BTSC).这为研究恶性肿瘤难以根治,复发及其侵袭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