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院从1980年1月至1985年10月收治断掌患者18例。其中完全性离断13例(失败2例),不完全性离断5例,成活16例,成活率为88%。随访12例。现将有关断掌再植要点和功能重建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2.
股骨延长术是一种复杂而并发症较多的手术,骨迟延愈合,髓钉弯曲或断裂时有报道。我们通过对人体新鲜股骨标本采用电测技术观察分析股骨延长髓钉内固定后纵向加载压缩对骨及内固定物承受变形的最大负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安全性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产妇148例,根据个人意愿分组,自然分娩组88例,镇痛分娩组60例,应用静脉电子镇痛泵联合瑞芬太尼镇痛,致胎盘完全娩出后停止镇痛。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和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分娩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镇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且可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作用及BM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ALP活性测定及骨结节计数方法观察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的成骨作用,BMP-McAb免疫组化染色及其定量分析观察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BM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3-7d) 对ALP活性有促进作用,并呈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TGF-β对骨结节形成低剂量时有促进作用,高剂量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TGF-β对成骨细胞BMP蛋白表达表现为抑制作用;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及BMP蛋白表达表现为双相作用。  相似文献   
35.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的晚期治疗(附45例、62条肌腱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60.-1983.共收治晚期手部屈指肌腱损伤74例.89条肌腱,现将有随访结果的45例62条肌腱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6.
BMP和TGF-β对兔尺骨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外源性BMP和TGF - β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采用兔尺骨干 1 5cm缺损模型 ,在骨缺损局部单独或联合应用TGF - β和BMP ,在 4、8、1 2周三个时相点进行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X线片观察和在 1 2周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对骨缺损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BMP和 /或TGF - β治疗组骨缺损均已修复 ,对照组骨缺损未修复 ,联合应用TGF - β和BMP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用TGF - β或BMP ,而BMP又优于TGF - β ;在生物力学方面 ,TGF - β和BMP复合应用的力学强度与正常骨接近 ,单独应用时明显弱于正常骨 ,TGF - β弱于BMP。 结论 BMP和TGF - β对骨缺损均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BMP的作用强于TGF - β ,复合应用时 ,二者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修复骨缺损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7.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58例桡神经损伤患者,33例采用显微外科吻合和移植,19例神经松解,2例神经残端植入,4例肌腱转位。结果神经吻合和移植优良率93.9%,神经松解优良率89.5%,4例肌腱转位疗效均满意,2例神经残端植入者疗效均差。结论对已明确的桡神经深支应尽早手术探查修复;对于鱼尾平面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宜采用肌腱转位。  相似文献   
38.
本实验探讨横形和斜形胫骨骨折骨外固定后的应状态及对骨愈合的影响。实验分两部分:一是离体新胫骨造成横形和45°斜形骨折,放置半环槽外固定,按施德广法贴应变计并连于多功能力学测试机上,行轴向分级加载测试。结果:横形骨折加载至15~Kg,斜形骨折加至15kg时,能完全纠正因骨折而造的骨表面应力分布状态的改变,同时其应力遮挡率低,η=0.357~3.122%,平均1.818%。为骨折修复供了足够稳定的良好力学环境。二是临床部分:随机治7例,8侧胫腓骨横形或斜形骨折病人,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39.
目的:筛选胎兔颅骨细胞原代培养中的细胞克隆,建立成骨细胞株。方法:从服兔颅骨组织中分离培养颅骨细胞,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传代筛选,建立成骨细胞株,并运用酶组化、免疫级化及染色体染色等方法予以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颅骨细胞来源复杂,形态多样;克隆传代筛选的细胞株,细胞形态单一,碱性磷酸酶组化染色呈强阳性,骨形态发生蛋白免疫级化染色呈强阳性,钙红染色显示具有成骨能力;染色体数目形态保持相对稳定。结论:利用有限稀释和克隆传代培养筛选建立的成骨细胞株,生物学性状均一,遗传学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40.
我们近年来在利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新鲜创伤”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再造拇指,即拇指残端皮瓣翻转加人工骨插入及示指背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转移,以再造近节中段以远缺损之拇指,方法简单,安全度大,再造之拇指感觉好,外形亦满意。 本文着重介绍了此法再造拇指的手术步骤,并对适应症的选择以及该手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