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6篇
神经病学   19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消炎痛抑制胶质瘤细胞合成前列腺素E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光  周修玉  吴承远 《肿瘤》2000,20(1):43-45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与PGE2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消炎痛类药物做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对20例胶质瘤标本进行细胞培养1周,测其上清液中的PEG2含量。对10例胶质瘤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消炎痛溶液,培养1周后测其上清液PGE2的含量。同时对15例胶质瘤患者血浆中PGE2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胶质瘤合成PGE2的量高于正常脑组织合成PGE2的2倍以上(P<0.001)。不同浓度的消炎瘤对胶  相似文献   
42.
一、资料与方法颅内动脉瘤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9.43±11.03岁。病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h至5年。全部病人均全麻下行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同期收治脑肿瘤病人13例,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45.36±17.24岁。均采取翼点入路脑瘤切除术。健康成人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3±13.2岁。检查方法:术前、术后第3-5天、7-10天分3次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TCD诊断脑血管痉挛的标准:VMCA>120cm/秒,同时满足Lindegard指数>3(Lindegard指数=VMCA/VICA,VMCA为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ICA为同侧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术前1d…  相似文献   
43.
目的将人的外源基因TH和GDNF共同转染SH-SY5Y细胞,建立一种可同时高效稳定表达TH和GDNF的工程细胞,探讨其在帕金森病(PD)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人GDNF和TH的cDNA构建于表达载体PcDNA3.0和PcDNA3.1,形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GDNF、和PcDNA3.0/hTH,同时转染至SH-SY5Y细胞系,利用RT-PCR鉴定筛选出高效稳定表达阳性克隆,将此工程细胞与大鼠原代多巴胺(DA)能神经元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观察DA能神经元的数目和生长状态。结果成功建立了可同时高效稳定表达人TH和GDNF双基因的工程细胞,并且该细胞可防止DA能神经元退变死亡,有助于DA能神经元抵抗MPP+的毒性损伤。结论人TH和GDNF双转基因工程细胞对DA能神经原有防治兼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因活动后心前区痛2 d入院.患者2 d前活动后出现心前区闷痛,不剧,伴心悸、乏力,无大汗、晕厥、呼吸困难、恶心等,持续约20 min,在家服用硝酸甘油、消心痛、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等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史10年.体格检查:血压130/90 mm Hg,精神好,口唇无紫绀.心率60次/min,心律齐,心音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腹及四肢未见异常.血心肌酶:肌酸激酶(CK)8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8U/L,乳酸脱氢酶(LDH)193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U/L.心电图(ECG)检查诊断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入院后嘱卧床休息,给予扩冠、抗凝、营养心肌等治疗1周,病情好转,一般活动(如平地散步、上厕所)无心前区痛发作,但多次复查ECG较入院时无明显改变,再与其2年前ECG比较,亦无明显差异.故进一步做超声心动图(特别注明注意心尖部)检查,发现心尖部室壁(18mm)增厚,活动明显减弱.诊断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给予倍他乐克、硝苯地平继续治疗1周,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为进行帕金森病(PD)的转基因细胞治疗,在实验室构建人类酪氨酸羟化酶(hTH)基因表达工程细胞系。方法 重组质粒pcDNA3/hTH经亚克隆、纯化后,用脂质体法转染到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内,经G418筛选、克隆,分离培养经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 转染pcDNA3/hTH的SH-SY5Y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明显,与仅呈非特异性染色的对照组SH-SY5Y细胞形成鲜明的对比。结论 转染pcDNA3/hTH的SH-SY5Y细胞能够有效地表达hTH,在PD治疗的非人类灵长目实验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概括   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是一种出现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的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多位于咽壁、扁桃体窝、软腭及舌后1/3,可放射到耳部.1910年Weisenberg首次描述本病.本病发病率较低,约为三叉神经痛发病率的1%,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性质同三叉神经痛相似,在耳后、舌根、咽壁及扁桃体窝等处有“扳机点“,发病时患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等血管的压迫,局部蛛网膜的增厚粘连等所导致的舌咽神经脱髓鞘有关.1977年Laha曾报道6例舌咽神经痛,其中5例为血管压迫[1].此病神经系统查体多无阳性体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为明确诊断,可刺激“扳机点“,视能否诱发疼痛,若应用0.5%地卡因进行喷雾咽喉壁,疼痛缓解,则基本可确诊[2].本文对本病的各种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高碘地区学龄儿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高碘甲状腺肿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山东省巨野县6~13岁儿童226名和山西省平遥县6~15岁256名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和尿碘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的儿童为6例,检出率1.2%,尿碘中位数为437.7μg/L。尿碘<100μg/L组学龄儿童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为6.3%;100~199μg/L组学龄儿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6%;200~299μg/L组的检出率最低,为0.0%;≥300μg/L组的检出率为1.3%,不同尿碘水平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χ2=3.387,P>0.05。不同年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无差异,χ2=0.194,P>0.05。儿童的性别之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无差异,χ2=0.604,P>0.05。不同年龄组尿碘中位数无明显差异(H=0.281,P>0.05)。不同性别儿童尿碘中位数无明显差异(Z=-0.467,P>0.05)。检出有结节组与无结节组学龄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24.2μg/L和440.9μg/L,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Z=-1.688,P>0.05)。结论高碘地区存在儿童甲状腺结节,儿童甲状腺结节的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刘斌  孙炜  吴承远 《山东医药》2006,46(30):37-37
对比分析11例唇下入路及46例鼻内入路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鼻内经蝶入路与唇下入路相比,只需进行较少的解剖便可获得良好的显露,手术简便易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认为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应取鼻内入路。  相似文献   
49.
1990~1995年,我们对34例浅表性膀胱癌病人于开放手术后,用小剂量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配合皮下接种预防复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6~71岁,平均42.5岁。临床分期(按JSM分期)为0期4例,A期30例。病理学分级为Ⅰ级8例,Ⅰ~Ⅱ级10例,Ⅱ级14例,Ⅲ级2例。均为移行细胞癌。治疗方法:术后半个月开始定期灌注。将冻干BCG6mg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经导尿管插入膀胱内灌注,保留2小时。每周1次,连续10周。以后改为2周1次。连续10次;每月1次,直至术后2~3年。膀胱灌注前12小时禁饮水,排空膀胱。灌注后让病人…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狗大脑中动脉缺血区行大网膜或颞肌瓣颅内移植的重建注塑脑血管模型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大网膜移植脑表面后形成新生血管的注塑模型。实验表明:在结扎MCA后的脑缺血区表面移入带蒂颞肌或游离大网膜,术后14、7天光镜可见移植物与脑表面间有较多的增生血管长入脑内。游离大网膜移植术后6个月脑血管造影术区有较密集的新生血管相互勾通呈网状覆盖于皮层表面,其范围约2×3cm,形态粗细不均。在注塑模型术侧清晰可见颞浅动脒的末瑞有呈纡曲状增粗的血管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