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环氧化合物交联牛颈静脉带辩管道的外观形态,组织稳定性及流体物理性能的特征。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带辩管道24根,随机分为环氧化合物处理组(PC组,n=8),戊二醛处理组(GA组,n=8)及新鲜对照组(Control组,n=8)。分别测量各组处理前后管壁厚度,管腔外径及瓣膜的抗返流性能的变化。测定处理前后各组的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组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结果PC组外观形态,管腔外径,瓣膜抗返流性能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GA组血管变硬。呈淡黄色,抗返流性能下降,与P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C组及GA组的组织含水量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Control组(P〈0.05),PC组和GA组的热皱缩温度,断裂强度较Control组均升高(P〈0.05);PC组组织断裂强度G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环氧化合物能有效交联牛颈静脉带辩管道提高其组织的稳定性,且能较好的保护瓣膜的抗返流性能。  相似文献   
62.
我院于2003年9月20日为1例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患者现已存活10月余,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患者,男,20岁。活动后心悸、气促8年,近5年加重,并出现唇、甲发绀。入院检查后,确诊为艾森曼格综合征,决定行心、肺联合移植术。二、供者手术取胸部正中切口,切开心包后广泛游离,两侧至肺静脉,上自无名静脉、奇静脉、无名动脉。肺动脉注射前列地尔1000μg,结扎上腔静脉,切断下腔静脉,并切开左心耳,阻断主动脉及肺动脉,经主动脉根部插管灌注冷晶体停跳液1500ml,肺动脉内灌注LPD液3000ml,切断主动脉,肺充氧后退出气管插管,夹住气管,将双肺及心脏整块取出,放在装有4℃LPD液的无菌塑料袋内,冰桶保存。至手术室后,供心及供肺进行必要修整,并再次行冷灌注,供心的灌注量为1000ml,供肺的灌注量为3500ml,肺灌注压15~25mm Hg。心、肺冷缺血时间为178min。三、受者手术受者取胸骨正中切口。因右侧胸腔广泛粘连,先进行游离。肝素化后,上、下腔静脉及升主动脉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机器转流后,切除心脏及全肺,保留两侧膈神经及部分心包,于隆突上...  相似文献   
63.
环氧交联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血液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环氧化合物(PC)交联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的血液相容性,探讨其在心血管外科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本地健康杂种犬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用PC交联的去细胞BJVC,对照组采用戊二醛(GA)交联的BJVC。运用兔血进行体外溶血实验计算溶血率,绘制时间-吸光度曲线;采用人全血测定D-二聚体和补体C3a des Arg水平评价其体外血液相容性。采用PC和GA制备的BJVC重建犬右心室-肺动脉连接,两组犬饲养10个月后,观察有无血栓形成评价其体内血液相容性。结果实验组溶血率(0.23%)低于对照组(0.35%),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国家标准(〈5%)。实验组的凝血时间曲线较对照组平缓。实验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0.01μg/ml vs.0.12±0.02μg/ml,t=3.277,P=0.004),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补体C3a des Arg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0.09μg/ml vs.1.02±0.19μg/ml,t=4.183,P=0.001)。犬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后10个月每组各有8只生存,各有2只死于心室颤动。对照组3例有血栓形成,实验组无血栓形成。结论与GA交联相比,PC交联的BJVC体外、体内血液相容性均具优势,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4.
去细胞异种血管是常用的组织工程材料.本实验旨在通过大鼠皮下包埋模型评价光氧化反应对去细胞牛颈静脉体内抗降解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γ射线消毒对不同保存方法牛颈静脉管道机械性能的影响,寻求牛颈静脉管道合适的灭菌和保存方法。方法:将采集、制作好的牛颈静脉拉力条按不同保存方法分为6组:新鲜对照组(A组),冷冻干燥组(B组),溶剂干燥组(C组),深冻组(D组),PBS缓冲液保存组(E组),60%乙醇保存组(F组)。各组经25 kGyγ射线消毒(A组不进行γ射线消毒)后分别行单轴拉伸试验、细菌培养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上述5种方法保存的牛颈静脉管道经γ射线消毒后,其最大负荷与极限抗张强度分别为(25.23±15.95)N、(4.6±2.53)Mpa(B组),(35.28±14.66) N、(7.10±2.08)Mpa(C组),(25.44±7.97)N、(5.20±1.43)Mpa(D组),(31.55±12.32)N、(6.20±2.72)Mpa(E组),(32.02±18.44)N、(6.80±2.03)Mpa(F组)。与对照组[(23.43±11.21)N、(5.12±3.06)Mpa]相比,P>0.05。断裂延伸率分别为(86.08±31.21)%(B组)、(137.99±38-80)%(C组)、(133.39±42.19)%(D组)、(153.23±55.00)%(E组)和(142.09±54.03)%(F组),与对照组(193.80±37.53)%相比,P<0.05。细菌培养结果全部为阴性。组织切片显示B组和D组组织呈空腔空泡状改变。结论经25 kGyγ射线消毒后,上述五种保存方法处理牛颈静脉管道其最大负荷与极限抗张强度变化不明显,但其断裂延伸率均下降,尤以冷冻干燥保存组为甚。  相似文献   
66.
带瓣牛颈静脉片在小儿法洛四联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自行制备的带瓣牛颈静脉片(BJVCP)重建小儿法洛四联症(TOF)右室流出道,并与同期自体心包跨瓣环加宽病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光氧化反应处理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体内的抗钙化性能。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带瓣管道16根,分为光氧化反应处理组、戊二醛固定处理组,经二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后,通过建立大鼠皮下包埋动物模型,加速体内钙化的实验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鼠皮下包埋后组织的钙含量;von kossa钙盐染色观察组织钙化情况;并对比研究包埋后组织的光镜及电镜结构变化。结果经光氧化反应处理的牛颈静脉管道的钙化程度轻,管壁及瓣膜的抗钙化性能比经戊二醛固定处理的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光氧化反应的处理方法,与传统的戊二醛固定方法相比较,能较好的可提高牛颈静脉体内抗钙化性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光氧化处理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用于重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后,在体内循环系统中与血流接触条件下的抗钙化性能及其血流动力学性能。方法以经光氧化反应处理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为研究对象,以单纯戊二醛交联固定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作为对照,建立犬重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的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饲养观察10个月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等方法评价两种不同方法固定处理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心室—肺动脉连接后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并了解牛颈静脉管道内的瓣膜在犬的右心系统内的功能。屠宰实验动物后取出标本,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含量,von Kossa钙盐染色观察组织钙化情况。结果心脏超声显示两组管道均通畅,瓣叶活动良好。光氧化处理组结扎肺动脉前、后直接测压及术后9~10个月通过心导管测压,所测得的跨瓣压差维持在较低水平,跨瓣压差无明显升高;戊二醛组结扎肺动脉前、后及术后9~10个月测得的跨瓣压差与光氧化组相似。光氧化组管道血管壁钙含量为7.60±8.02 mg/g,戊二醛组管道血管壁钙含量为22.05±10.78 mg/g,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氧化组和戊二醛组管道瓣膜钙含量分别为0.74±0.23 mg/g和0.88±0.69 mg/g,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光氧化反应处理固定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可用于重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血流动力性能良好,与自体肺动脉相当,远期血流动力学性能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光氧化反应处理固定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在狗的动物模型中,抗钙化性能优于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管道。  相似文献   
69.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手术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2006年8月我科施行心内隧道TCPC和心外管道TCPC治疗21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间术前、术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全组共死亡2例,1例死于术后反复发生心室颤动,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7例,乳糜胸5例,经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后治愈;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19例生存患者术后紫绀均得到有效改善;除心内隧道TCPC平均手术时间(288.5min vs.217.1min,P〈0.05),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9.63h vs 65.8h,P〈0.05)长于心外管道TCPC外,两种手术方式术后中心静脉压(CVP)、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上腔静脉吻合口压差(SVCPG)、下腔静脉吻合口压差(IVCPG)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6例,随访时间2个月~2年,无死亡患者。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复查结果满意。结论TCPC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相似,但各有利弊,对婴幼儿患者选择心内隧道TCPC较为合适,对年龄较大的患者选择心外管道TCPC为佳。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搏动信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反映内皮细胞活性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3在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生物材料研究室和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将取自剖宫产产妇自愿捐献的无菌脐带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传4代后分为两组:①搏动培养组:先静放6~8h待细胞贴壁后,用自行设计的细胞搏动培养装置,进行搏动培养。搏动参数:搏动频率150次/min,搏出量0.3mL/次,搏动产生的压力30/9mmHg(1mmHg=0.133kPa)。②静态培养组:不进行搏动,其余条件同搏动培养组。每组每个时间点5个样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在第1,2,4,6,9,12,15,18天检测两组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水平(相对吸光度值)。结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①培养第1,4天,静态培养组明显高于搏动培养组(1.0±0.55比1.10±0.35;1.17±0.23比1.42±0.44,P<0.05)。②培养第2天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1.16±0.18比1.25±0.35,P>0.05)。③培养第6,9,12,15,18天,搏动培养组明显高于静态培养组(1.52±0.14比1.27±0.30;1.60±0.19比1.16±0.33;1.68±0.44比0.99±0.31;1.7±0.24比1.1±0.94;1.7±0.16比1.0±0.28,P<0.05)。结论:搏动信号能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提示搏动信号在维持细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增强细胞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