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同期肺癌脑转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4月至2001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14例同期肺癌脑转移患者,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性ll例、女性3例,年龄41~72岁,平均59岁。以肺癌症状人院cT检查发现脑转移者5例;以颅内高压神经系统症状就诊,胸部X线及CT检查确诊者9例。原发肺肿瘤位于右上肺叶5例,右下肺叶2例。  相似文献   
122.
近期文献中肾钙乳的报道日渐增多,而多发性肾结石的报道却极为少见。本文对多发性肾结石与肾钙乳的形成机制作初步探讨。1 多发性肾结石的形成机制 多发性肾结石的形成机制基本同单发肾结石,是机体代谢障碍,尿中晶体与胶体物质失平衡后,无机盐类沉淀析出的结果。肾先天发育异常和肾结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以脑梗塞病人为对象,观察氏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66例脑梗塞病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率激光组为80.5%,对照组为57.9%,有显差异,P<0.05。血粘度及血脂降低水平,两组对比,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ILLLI对治疗脑梗塞有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观察白血病原代细胞中干细胞因子(SCF)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巢式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了49例(两种类型)白血病患者骨髓原代白血病细胞中SC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19例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SCF mRNA 5例阳性、14例阴性;3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24例M1~M4亚型者表达 SCF mRNA,4例M5及2例M6为阴性。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29例SCF阳性者中,8例(27.6%)属难治性白 血病;在20例SCF阴性者中,12例(60.0%)为难治性白血病(P<0.05)。结论 AML组的SCF表达率显著高于ALL;SCF 阴性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5.
藤茶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足肿胀、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碳粒廓清、小鼠扭体等实验方法,对藤茶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藤茶水提物在所试剂量范围内(2g、4g、8g生药/kg/d)具有较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各剂量组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无明显的影响,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6.
127.
痹证是中医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其病程发展具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性的特点,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中医对痹证的概念很广,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相对应,属于内科慢性疾病,但其造成的影响却很严重。痹证的概念从先秦两汉时期就已提出,发展至明清时期,中医对痹证的阐述已非常完善,现通过相关文献系统分析,整理出明清时期对痹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的中医理论框架结构,为现代医家深入的认识此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主要对明清时期的重要书籍包括《金匮翼》《类证治裁》《临证指南医案》《医门补要》《杂病源流犀烛》《校注医醇滕义》《病因脉治》《症因脉治》等进行了讨论分析,整理出明清时期对痹证因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8.
气性坏疽在临床上较少见,是以肌肉进行性组织坏死、水肿、产气为特征,病情迅速发展的急性严重感染,患者可因严重的毒血症而死亡。我们从1例肛周脓肿患者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到产气荚膜杆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性地应用全电视胸腔镜进行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及肺良性疾病38例.结果 中转开胸率为8.33%,术后恢复均较快,近期随访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电视胸腔镜是早期肺癌、肺良性疾病等完整切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但需严格的术前筛选及要求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开胸肺叶切除经验.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观察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选取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科施行的高龄患者(年龄〉65岁)食管癌、贲门癌手术756例,其中197例(26.1%)术后发生了心律失常,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与其他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作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术式的选择、麻醉及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缺氧、血容量不足、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采用微创腔镜手术是预防术后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治,并辅以药物治疗,同时提倡微创手术,方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