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3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报道1例左侧隐匿性旁路患者,右心室起搏的冲动只经房室结逆传。为此,在消融电极导管的第3、4极起搏左心室的同时,采用消融电极导管的1、2极标测靶点,并消融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于2001年3月5日入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局部麻醉下经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高位右心房、希氏束、右心室电极。室上速发作时冠状静脉窦远端A波明显提前,诊断为左侧游离壁隐匿性旁路参与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用不同频率行右心室起搏,均为希氏束处A波领先,提示冲动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常见于两大类人群,一类为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另一类为心脏结构异常的患者。心脏结构异常患者发生SCD以冠心病患者多见,国际上曾报道SCN5A基因突变与心梗后电风暴有关。本研究将对国人冠心病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SCN5A基因筛查,以探索是否SCN5A与国人缺血性心律失常相关,并揭示其细胞电生理致病机制。方法临床收集冠心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DNA标本31份,使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对选基因SCN5A进行筛查,寻找基因突变,使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突变通道功能分析。结果本研究对31例国人冠心病发生VT/VF患者进行已知致病基因SCN5A筛查,发现2个SCN5A基因新突变,即L1469S和R812C突变。通过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对转染R812C突变和L1469S突变的HEK293细胞进行功能分析,观察峰值电流,I-V曲线,电流密度,电流失活等特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现突变通道明显增加SCN5A峰值电流密度,I-V曲线电流失活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首次揭示SCN5A基因是国人冠心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致病基因,其突变通道功能获得是发生冠心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对白细胞介素-6(IL-6)促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质粒pEGFP-N2稳定转染VSMCs,然后给予1×105 U/L IL-6孵育48 h。实验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2)pEGFP-N2组;(3)pEGFP-N2/XPD组;(4)IL-6组;(5)IL-6 + pEGFP-N2组;(6)IL-6 + pEGFP-N2/XPD组。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表达情况;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XPD、Bcl-2、Bax和野生型P53(wt-P5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在转染了重组质粒pEGFP-N2/XPD或空质粒pEGFP-N2的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即转染成功;MTT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抑制了细胞增殖活力(P<0.05),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增殖的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引起了细胞G0/G1期增加(P<0.05)、S期减少(P<0.05)、凋亡率增加(P<0.01),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 G0/G1期减少、S期增加、凋亡率降低的作用(P<0.01);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使得XPD表达增高(P<0.05或P<0.01),同时Bcl-2表达降低,Bax和wt-P53表达增高(P<0.05或P<0.01),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的Bcl-2表达增高、Bax和wt-P53表达降低的作用(P<0.05或P<0.01)。结论: XPD能抑制VSMC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增殖和降低其凋亡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MTT法测CFs生长,羟脯氨酸法测CFs胶原含量,RT-PCR 法测TSP-1mRNA表达。结果: TGF-β1诱导CFs TSP-1的表达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加(P<0.01)。TGF-β1(20 μg/L)作用下24 h可诱导CFs增殖和胶原合成(P<0.01)。TSP-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CFs的MTT A值、胶原含量减少(P<0.01)。结论: TGF-β1可诱导新生大鼠CFs TSP-1表达,TSP-1反义寡核苷酸对TGF-β1诱导大鼠CFs增殖与胶原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SP-1在TGF-β1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心肌及血管局部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参与了高血压及心血管重构的形成过程,但其是否通过氧自由基发生作用尚不明确。目的:观察抗氧化剂依布硒啉对长期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精氨酸甲酯大鼠的干预效果,分析氧自由基在一氧化氮缺乏所致高血压、心血管系统重构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南昌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01/2003-03在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及医学分子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8只,即正常对照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依布硒啉组。方法:①正常对照组:常规饮食饮水,给予4g脱脂奶球。②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将硝基精氨酸甲酯50mg/(kg·d)添加于4g脱脂奶球中喂食。③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依布硒啉组:将硝基精氨酸甲酯50mg/(kg·d)及依布硒啉30mg/(kg·d)分别添加于2g脱脂奶球中喂食。在大鼠给予硝基精氨酸甲酯前和喂药后1,2,4,6,8周末测收缩压。8周末麻醉后处死大鼠,取血浆及心尖部心肌匀浆测生化指标,其余心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血压动态变化情况。②各组大鼠血浆、心肌组织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心肌超氧阴离子生成率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水平。③各组大鼠病理形态学检测指标。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收缩压:给药后第1,2,4,6,8周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大鼠收缩压逐渐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期收缩压(P<0.05~0.01);在给药后第8周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依布硒啉组收缩压显著低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P<0.05)。②各组大鼠血浆及心尖部心肌匀浆测生化指标: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心肌组织一氧化氮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依布硒啉组则显著高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P<0.05~0.01)。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心肌超氧阴离子生成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依布硒啉组则显著低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P<0.05)。③各组大鼠病理形态学检测指标: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依布硒啉组大鼠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左心室厚度及小动脉腔径/壁厚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其中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依布硒啉组大鼠左心室厚度及小动脉腔径/壁厚比值均显著低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组(P<0.05)。结论:抗氧化剂依布硒啉能缓解一氧化氮缺乏所致的高血压及心血管重构。氧自由基可能通过促进血压升高及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参与心血管重构效应,提示氧自由基在一氧化氮缺乏所致的高血压及心血管重构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近来研究显示,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和发展的核心致病机制,炎症反应的各个通路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靶点。但目前冠心病二级预防尚未推荐靶向抗炎药物。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7)公布的CANTOS研究证实,康纳单抗通过抗炎显著降低目标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这一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揭示了在传统的降脂、抗栓治疗时代后,抗炎疗法这一冠心病治疗的新篇章。近年来,各类冠心病靶向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迅速,现就冠心病的靶向抗炎疗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节脂类和葡萄糖的代谢,而且参与了血管生物学及炎症反应,PPARα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及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也有一少部分试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本文综述了PPAR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背景持续给予大鼠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后,会出现血压升高、血管周围纤维化、心肌肥大、心肌坏死及纤维化等心血管重构及血管、心肌的炎症反应.以往研究提示心肌及血管局部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了高血压及心血管重构的形成过程,这可能通过氧自由基(OFR)机制.目的观察抗氧化剂依布硒啉(Ebselen)、维生素E(VitE)对L-NAME所致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脏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5组,每组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自由饮食及饮水,n=8)、实验对照组[实验组,L-NAME 50 mg/(kg·d),n=8]、Ebselen组[Ebs组,L-NAME 50 mg/(kg·d) Ebs 30 mg/(kg·d),n=8]、VitE组[L-NAME 50 mg/(kg·d) VitE 40 mg/(kg·d),n=8]、Ebselen和VitE联用组[联用组,给予L-NAME50 mg/(kg·d) Ebs 30 mg/(kg·d) VitE 40 mg/(kg·d),n=8],灌胃法给药.隔周称重并测血压.8周末处死大鼠采集心脏组织标本及血液标本,测定血及心肌匀浆液中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阴离子(O-2)的活性,测大鼠心脏质量/体质量及左室壁厚度.结果 ①实验组血压渐升高,到8周末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抗氧化剂组比实验组血压低(P<0.05),联用组血压显著低于Ebs组(P<0.01),Ebs组低于VitE组(P<0.05).②实验组血清、心脏组织NO水平、GSH-P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抗氧化剂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联用抗氧化剂组高于单用组(P<0.05),Ebs组高于VitE组(P<0.05).③实验组血清及心脏组织中O-2活性、MDA活性、心脏组织中Ang Ⅱ活性、心脏质量/体质量及左室壁厚度明显大于正常,抗氧化剂组明显小于实验组(P<0.05),联用抗氧化剂组小于单用组,Ebs组小于VitE组(P<0.05).血清中Ang Ⅱ活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Ebselen和VitE对NO缺乏所致的高血压心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Ebselen作用优于VitE,联用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19.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曾是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起搏电极工艺的改进,起搏电极的脱位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65岁,因反复胸痛2年,加重10h入院。吸烟40年,2包/d,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家族早发心脑血管事件史。入院体检:血压96/60mmHg(1mmHg=0.133kPa),心率60次/min,律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