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腋下小切口及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与腋下小切口 (TAMT)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发性气胸VATS 30例及TAMT治疗 4 3例 ,随访 2~ 18个月 ,对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 2 4h停用强止疼药者(% )、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TAMT组明显缩短 (P<0 .0 5 ) ,胸管引流量较TAMT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术后 2 4小时停用强止疼药患者 (% )较TAMT组明显增加 (P <0 .0 5 )。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 ,且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为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金属支架在改善晚期食管癌生活质量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食管金属支架在改善晚期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采用内镜法、直接法或手术法为晚期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功合口复发及食管—气管瘘病人42例置入43个支架。采用Neuhaus分级法评价患者吞咽困难改善情况,VRS疼痛分级法观察置入后疼病痛。结果 大多数病人吞咽困难改善1—2级(P<0.05),梗阻症状立即解除,瘘口封闭。83.3%病人诉胸痛,66.7%诉恶心、呕吐、反酸及流涎等,但绝大多数经对症处理数日内缓解。结论 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改善患者进食状况,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探讨肺癌术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最佳时机.方法 纳入该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同一治疗组12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拔气管插管前吸痰组(A组,n=35)、术后第1天吸痰组(B组,n=31)、术后第2天吸痰组(C组,n=32)、术后第3天吸痰组...  相似文献   
14.
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全组6例,年龄27~57岁.房间隔缺损(ASD)直径22~40 mm.均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胸骨旁2~3 cm小切口进胸,在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结果:5例手术成功;1例封堵伞脱落,改行体外循环下完成ASD修补.成功5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5天出院;经3~15个月随访,无残余漏发生,右房、室缩小,肺动脉压明显降低,心功能改善.结论: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ASD安全、有效、微创,其临床应用中的适应证及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癌、食管-气管瘘、吻合口狭窄的效果及支架置人的一些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内镜法、直接法为高位晚期食管癌、食管-气管瘘、高位吻合口狭窄等患者23例共置入23个支架.结果:疗效满意,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1例支架置入后疼痛严重取出支架;3例支架置入位置有误经内镜成功调整;6例发生咽功能紊乱经治疗后5例痊愈,1例取出支架.结论:食管带膜支架置人术只要定位准确,不失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特别适于晚期食管癌的狭窄和食管-气管瘘.吻合口狭窄的治疗不首选支架.支架置入后疼痛、咽功能紊乱及支架置入位置有误也可经积极处理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诊断和处理的一些相关问题.方法:对3例开胸手术(1例食管癌根治手术,1例贲门癌根治手术,1例右上肺叶切除术)后发生SIAD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71.4岁(67.5~74岁);在开胸手术后第3~4天,不明原因出现精神症状(谵妄状态),血钠125~126mmol/L、尿钠74.9~l0lmmol/L、血浆渗透压255~280mo sm/kgH2O及尿渗透压540~695mosm/kg H2O;限水800~1000ml/24h 4~6天内血、尿钠及血、尿渗透压恢复正常,精神症状消失.结论:本组开胸手术后发生SIADH均为老年人,常在术后第3~4天左右以不明原因的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根据血、尿钠及血、尿渗透压等可以明确诊断,通过以限水为主的治疗后可在4~6天内治愈.SIADH原因可能与大型手术后应用呼吸机正压辅助呼吸、强烈精神刺激、剧烈疼痛及应激反应使ADH分泌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烟草特异性亚硝胺(NNK)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恶性转化过程中染色体畸变,探讨其在吸烟高危人群罹患肺癌预警及普查方面的意义.方法用NNK诱发BEAS-2B细胞(BEAS-2BNNK)恶性转化,并在此过程中用常规中期染色体分析方法,动态观察染色体畸变的情况.结果:1.NNK诱发BEAS-2B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①BEAS-2BNNK(实验组)第5代细胞血清抗性显著增强.②第15代BEAS-2BNNK细胞具有锚着独立性生长特性.③第20代BEAS-2BNNK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明显异型性.④第25代BEAS-2BNNK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病理为高分化鳞形细胞癌.2.染色体畸变①BEAS-2B(对照组)二倍体细胞占细胞总数的91%~97%,传代后核型稳定;从第5代开始BEAS-2BNNK细胞即逐渐失去正常核型,随着传代次数增加,二倍体细胞比例从83%递减至54%,异倍体及多倍体细胞呈递增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增高.②各代BEAS-2B细胞结构畸变发生率为2%~4%;除第5代BEAS-2BNNK细胞结构畸变总频率(11%)明显高于BEAS-2B细胞外,其余各代细胞与BEAS-2B细胞相近.结论:NNK能成功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恶性转化,为进一步探讨肺癌发生机制、尤其是吸烟致肺癌发生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染色体的异倍性和多倍性在NNK诱发BEAS-2B细胞转化成肺癌过程中可能属早期事件,有望成为吸烟高危人群罹患肺癌的预警及普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腋下小切口及常规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腋下小切口(TAMT)和前/后外侧切口(APLT)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临床效果。共72例SP病人接受了治疗,对其中40例采用APLT手术途径,而对另外32例则采用TAMT方法。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杜冷丁用量、胸引管安放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TAMT组与APLT组比较,在切口长度(7.6±1.1cmVS18.6±2.1.cm,P<0.01)、术后杜冷丁用量(102.8±58.gmg VS243.9±99.1mg,P<0.01)和术盾住院时间(6.4±1.3天VS8.9±1.5天,P<0.01)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术后随访均无复发。TANT法治疗SP疗效确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和不适,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符合“微创”外科的新观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是发达国家人口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和老年化的出现,冠心病也成为威胁我国的重要疾病.目前,对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一定的认识与研究,但近年的研究表明.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LF17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KLF17对Eca10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LF17在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食管上皮中的表达;构建KLF17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Eca109细胞,细胞分组为转染组(CON)、空载体转染组(Ad-GFP)和慢病毒转染组(Ad-KLF17)。Real timePCR检测KLF1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LF17、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及体外Transwell实验观察Eca10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KLF17蛋白表达与侵袭深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KLF17组KLF17及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明显高于Ad-GFP组及对照组(P0.05),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Ad-GFP组及对照组(P0.05);划痕实验与体外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d-KLF17组细胞迁移距离及细胞数量明显短于和少于Ad-GF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KLF17能抑制Eca109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与其迁移、侵袭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