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稳定型二氧化氯消毒剂对食品用塑料瓶消毒效果观察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孙英全,封幼玲,戴建华,王为云,吴巧珍,周树南稳定型二氧化氯消毒剂是一种新型的消毒剂。使用前以酸活化后释放出二氧化氯可产生杀菌作用(1)。为了解其用于食品用塑料瓶消毒的可能性,特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某县级综合医院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耐多药(MDR)结核分枝杆菌院内暴露情况,为加强医院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县级综合医院2010年肺结核痰菌涂片阳性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耐药检测,并回顾调查MDR结核病患者隔离前院内暴露科室分布情况。结果 488例结核病患者中,254例痰涂片阳性患者,分离结核分枝杆菌122株,对其中120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86株为耐药菌株,其中单耐药46株,MDR40株,MDR中有16株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全耐药;单耐药、MDR、全耐药分别占总监测患者数的9.43%、8.20%和3.28%。影像科、超声科、呼吸科等科室发生暴露的频次较高。结论 MDR结核分枝杆菌所占比例较高,医疗机构应加强监控,防止其在医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实验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低、中、高浓度GA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和GA干预组小鼠分别给予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每次雾化前30min,干预组分别给予GA(25、50、100mg/kg)腹腔注射。末次激发后,摘眼球取血,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计数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ELISA法测定血浆免疫球蛋白E(IgE)和BALF上清液中IL-4和IL-5的水平。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分析Eotaxin、MCP-1和CINC-1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中、高浓度GA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均少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小鼠血浆IgE和BALF中IL-4、IL-5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A干预组血浆IgE和BALF中IL-4、IL-5水平低于哮喘组;且随着GA干预浓度的增加,此种作用愈加明显(P<0.05)。哮喘组、GA干预组小鼠Eotaxin、MCP-1和CINC-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GA干预组小鼠Eotaxin、MCP-1和CINC-1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 GA可能通过下调趋化因子Eotaxin、MCP-1和CINC-1的表达,从而发挥减轻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率、病原菌检出分布及危险因素,为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结果共收集病例981例,发生医院感染100例和104例次,总体感染及总体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0.19%、10.60%;与2014年比较,2015年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日医院感染率和日例次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显著下降5.78‰;2014年和2015年医院感染均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居首位,占比均≥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使用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等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是ICU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92,95%CI:3.829~7.027,P=0.012;OR=1.756,95%CI:1.191~2.590,P=0.000;OR=3.457,95%CI:2.019~5.971,P=0.000);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平均检出率最高,但与2014年比较,2015年该菌检出率降低了10.89%。 结论与2014年比较,2015年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质量有了持续改进和提高;此外,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尽量避免免疫抑制剂使用,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特别对老年患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新型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BALB/c小鼠(每组10只)和48只SD大鼠(每组12只)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咪喹莫特组和地塞米松组,建立大鼠和小鼠哮喘模型.用卵清白蛋白激发前吸入0.15%咪喹莫特混悬液5 ml.末次激发后24 h观察肺组织炎症及测定气道反应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嗜酸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T-bet、GATA-3、信息转导转录激活子6(STAT6)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eotaxin、MDC、TARC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FN-γ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T-bet、GATA-3、STAT6蛋白水平;(2)分离和培养致敏大鼠气管旁淋巴结细胞(PBLN),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药物1~3组,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4、IFN-γ蛋白和细胞的mRNA表达;(3)分离和培养致敏小鼠的脾脏T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咪喹莫特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内IL-4、IFN-γ水平;(4)培养致敏大鼠CD+4T淋巴细胞,测定经咪喹莫特干预后T-bet、GAT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用同等剂量氯化乙酰胆碱(20、40、80、160μg/ml)激发时平均呼气阻力哮喘组分别为(6.26±0.85)、(11.55±3.09)、(28.74±5.94)、(3710.83±197.49)cm H20·ml-1·s-1(1 cm H20=0.098 kPa),咪喹莫特组分别为(1.34±0.16)、(3.47±0.49)、(9.29±1.27)、(25.22±5.44)cm H2O·ml-1·s-1,两组相同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88.98、56.00、45.00、108.00,P均<0.01);哮喘组大鼠气道壁和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管壁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WA/Pi)、支气管平滑肌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ASM/Pi)分别为(26.0±1.6)、(45.2±3.2)个/mm2、12.0±1.4、6.7±0.6,咪喹莫特组分别为(12.4±2.9)、(24.2±3.7)个/mm2、9.2±0.6、4.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和q值分别为193.00、16.92、185.50、7.66,P均<0.01);哮喘组肺组织中T-bet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08±0.12、0.18±0.06,咪喹莫特组分别为0.48±0.08、0.48±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120.96、177.98,P均<0.01);哮喘组肺组织中GATA-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6±0.28、2.25±0.74,咪喹莫特组分别为0.54±0.14、0.50±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166.96、310.97,P均<0.01);空白对照组24、48 h时PBLN细胞培养液中IL-4、IFN-γ分别为(0±0、0±0、22±5、31±5) pg/ml.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药物2组24、48 h时IL-4、IFN-γ水平分别为(23±5)、(39±11)、(149±31)、(154±28) pg/ml,药物3组24、48 h时IL-4、IFN-γ水平分别为(25±6)、(40±12)、(166±30)、(158±31) pg/ml,与阳性对照组[(43±13)、(56±12)、(100±22)、(112±33)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2、3组24、48 h时IL-4的D值分别为9.90、8.79、8.80、8.10;药物2、3组24、48 h时IFN-γ的q值分别为4.80、6.40、3.95、4.31,P均<0.05);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EOS分别为(8.7±1.4)×106 /L、(29.80±7.00)%,咪喹莫特组为(4.1±1.3)×106 /L、(8.90±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6.40、7.40,P均<0.05);哮喘组小鼠血清eotaxin、MDC和TARC水平分别为(593±41)、(170±20)、(221±25) pg/ml,咪喹莫特组分别为(501±76)、(84±13)、(163±35)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70、9.80、4.50,P均<0.05);(4)咪喹莫特组小鼠肺组织eotaxin、MDC、TARC mRNA表达分别为0.65±0.17、0.66±0.12、0.66±0.34,哮喘组分别为0.85±0.11、0.96±0.10、0.94±0.28,对照组分别为0.45±0.08、0.39±0.09、0.24±0.08,哮喘组与咪喹莫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50、8.10、2.40,P均<0.05);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00、15.40、5.90,P均<0.05).结论 咪喹莫特可能通过提高转录因子T-bet mRNA\蛋白的表达和抑制转录因子GATA-3和STAT6 mRNA和蛋白表达,使失衡的Th1/Th2细胞得以纠正,从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吸气肌训练(IMT)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 2014年 1月—2015年 12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时处于稳定期的 COPD患者 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IMT组,每组 25例。对照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IMT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吸气肌训练。2组患者在入组时(0个月)及第 12个月进行随访,检测最大吸气压力(PImax)、6 min步行距离、COPD评分(CAT)及住院次数,分析对比 2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 12 个月的观察,对照组的 PImax 下降[(80.12±17.94)cmH2O vs (. 78.28±17.98)cmH2O,P<0.05],6 min 步行距离缩短[(283.96±22.67)m vs.(278.12±21.12)m,P<0.05],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减少[(1.32±0.25)L vs(. 1.27±0.24)L,P<0.05]。与对照组相比,IMT组 PImax显著上升[(78.28±17.98)cmH2O vs.( 95.48±19.36)cmH2O,P<0.05],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278.12±21.12)m vs.(320.32±28.71)m,P<0.05];通过训练,IMT组患者的 CAT评分明显下降(15.36±5.20 vs. 11.76±2.79,P<0.05),而且因急性加重所致的住院次数明显减少[(1.40±0.91)次 vs(. 0.68±0.63)次,P<0.05];但 2 组 FEV1 及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0.24)L vs.(1.40±0.28)L;49.56%±9.93% vs. 53.81%±13.66%,均 P>0.05]。结论 长期进行 IMT 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为 COPD患者生存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研究新型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40只BALB/c小鼠(每组10只)和48只SD大鼠(每组12只),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咪喹莫特组和地塞米松组.建立大鼠和小鼠哮喘模型,用卵清白蛋白激发前吸入0.15%咪喹莫特混悬液5 ml.末次激发后24 h观察肺组织炎症及测定气道反应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嗜酸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T-bet、GATA-3,信息转导转录激活子6(STAT6)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eotaxin、MDC、TARC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FN-γ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T-bet、GATA-3、STAT6蛋白水平;②分离和培养致敏大鼠气管旁淋巴结细胞(PBLN),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药物1~3组,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上清中IL-4, IFN-γ蛋白和细胞IL-4,IFN-γmRNA表达;③分离和培养致敏小鼠脾脏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咪喹莫特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内IL-4、IFN-γ水平;④培养致敏大鼠CD4+ T细胞,测定经咪喹莫特干预后T-bet、GAT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用同等剂量氯化乙酰胆碱(20、40、80、160 μg/ml)激发时平均呼气阻力哮喘组分别为(6.26±0.85)、(11.55±3.09)、(28.74±5.94)、(3710.83±197.49) cm H2O·ml-1·s-1,咪喹莫特组分别为(1.34±0.16)、(3.47±0.49)、(9.29±1.27)、(25.22±5.44)cm H2O·ml-1·s-1,两组相同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88.98、56.00、45.00、108.00,P均<0.01).哮喘组大鼠气道壁和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管壁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WA/Pi)、支气管平滑肌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ASM/Pi)分别为(26.0±1.6)个/mm2、(45.2±3.2)个/mm2、12.0±1.4、6.7±0.6,咪喹莫特组分别为(12.40±2.91)个/mm2、(24.20±3.74)个/mm2、9.16±0.59、4.00±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或q值分别为193.00、16.92、185.50、7.66,P均<0.01);哮喘组肺组织中T-bet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为0.08±0.12、0.18±0.06,咪喹莫特组为0.48±0.08、0.48±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120.96、177.98,P均<0.01);哮喘组肺组织中GATA-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6±0.28、2.25±0.74,咪喹莫特组分别为0.54±0.14、0.50±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166.96、310.97,P均<0.01) .在空白对照组的24、48 h时PBLN细胞培养液中IL-4、IFN-γ分别为(0±0、0±0、21.35±5.16、30.64±5.2) pg/ml.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药物2组24、48 h时IL-4、IFN-γ分别为(22.73±4.46)、(39.12±11.46)、(149.39±30.75)、(154.38±27.58)pg/ml,药物3组24、48 h时IL-4、IFN-γ分别为(24.48±5.72)、(39.83±11.64)、(165.82±30.36)、(158.33±30.61) pg/ml,与阳性对照组[24、48 h时IL-4、IFN-γ分别为(43.10±13.22)、(56.00±12.08)、(100.13±21.82)、(111.82±32.58)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2、3组24、48 h时IL-4的D值分别为9.90、8.70、8.80、8.10;药物2、3组24、48 h时IFN-γ的q值分别为4.80、6.40、3.95、4.31,P均<0.05).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分别为(8.7±1.4)×106/L、(29.8±7.0)%,咪喹莫特组分别为(4.1±1.3)×106/L、(8.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6.4、7.4,P均<0.05).哮喘组小鼠血清eotaxin、MDC和TARC水平分别为(593.11±41.26)、(170.20±19.87)、(220.66±24.64) pg/ml,咪喹莫特组分别为(501.00±76.35)、(83.69±12.53)、(163.00±34.61)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70、9.80、4.50,P均<0.05);咪喹莫特组小鼠肺组织eotaxin、MDC和TARC mRNA表达分别为0.65±0.17、0.66±0.12、0.66±0.34,哮喘组分别为0.85±0.11、0.96±0.10、0.94±0.28、对照组为0.45±0.08、0.39±0.09、0.24±0.08.哮喘组与咪喹莫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50、8.10、2.40,P均<0.05),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00、15.40、5.90,P均<0.05).结论 咪喹莫特可能通过提高转录因子T-bet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和抑制转录因子GATA-3和STAT6 mRNA和蛋白表达,使失衡的Th1/Th2得以纠正,从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总结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32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4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医院确诊为ABPA的32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确诊年龄为23~83岁,患者中位年龄52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咳痰栓、肺部哮鸣音等,影像学表现以斑片影、中央性支气管扩张、黏液栓为主。所有患者均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2个月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肺部影像斑片影、黏液痰栓明显减少。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由15.04%±9.66%5.06%±5.03%;血清总IgE由1591.52±735.24IU/ml下降至533.37±349.69IU/ml,烟曲霉特异性IgE由13.99±21.32IU/ml下降至8.72±17.53IU/ml,红细胞沉降率由24.75±22.12mm/h下降至14.63±12.90mm/h,血清CEA由5.80±4.39ng/ml下降至3.36±1.6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与血清总IgE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623,P=0.000;r=0.472,P=0.006);治疗前血清CEA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呈正相关(r=0.615,P=0.000)。结论 咳嗽、咳痰、喘息为ABP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症状的好转、影像学表现的改善及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烟曲霉特异性IgE抗体、血沉的下降可作为ABPA疗效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阿斯美对缓解咳嗽、咳痰、气喘症状的疗效。方法收集150例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给予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阿斯美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阿斯美治疗,其他治疗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阿斯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斯美具有良好的症状改善作用,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