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近年来,经颈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常用方法。然而,随着栓塞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球和纳米颗粒方面的新进展为提高TACE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微球和纳米颗粒在HCC行TACE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首先,介绍了TACE作为治疗手段的背景,以及微球和纳米颗粒技术的兴起。接着,叙述了TACE中不同类型的微球和纳米颗粒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了理想栓塞剂的特性。文章着重描述了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进展,以及药物释放微球和纳米颗粒与传统TACE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对比。另外,对影像学在TACE手术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放射性和磁共振可见的栓塞剂的研究进展。文章从多个角度讨论了TACE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微球和纳米颗粒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个性化和精准医学在TACE中的应用,以及TACE在临床转化应用中的潜在方案。同时,提出了伦理和监管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探讨。认为先进微球和纳米颗粒在TACE中具有潜在影响,为HCC治疗模式的创新以及通过TACE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前合并认知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Mini-cog评分≤2分、择期行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n=28)和对照组(C组,n=30),其中S组于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2组患者于入室后即于局麻下行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逆行置管术,并于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后即刻(T1)、麻醉诱导后即刻(T2)、切皮后30 min(T3)、离开麻醉恢复室前(T4)采集桡动脉和右侧颈内静脉球部血样,测血气分析,计算以上时间点的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比值(CBF/CMRO2),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2,24 h分别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中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 于术前及术后2,5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结果 与C组比较,S组患者术后2,5 d的MMSE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减退,且各时间点的CBF/CMRO2升高,术中HR较术前无明显变化,S-100β蛋白和NSE浓度降低(P<0.05)。 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降低应激反应和神经细胞损伤,从而缓解术前合并认知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23.
正摘要目的研究 X 线断层组合成像在降低辐射剂量水平的情况下对肺结节的检测能力。方法本研究纳入 86 例病人并对其进行 X 线断层组合成像和 CT 检查。通过添加人工  相似文献   
24.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项目驱动下的实践导师制(PTSBPD)是一种新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它的形成是知识动员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借助知识动员理论,从知识生产者与使用者的互动关系中去解读PTSBPD模式的形成,无疑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文章结合南通大学在此方面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5.
【据《J Hepatol》2017年9月报道】题:骨桥蛋白是胆管细胞癌的一种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吗?(Wu H等)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附属医院的Loosen等研究者发表了一项研究,对107例原发性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骨桥蛋白水平进行了测定,同时选择了1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及55例健康人群的血清中骨桥蛋白水平作为对照,发现胆管细胞癌患者中的骨桥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该院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2014年4月—2015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主动保温组(A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术前1 h(T0)、手术结束时(T1)和术后1、3、7 d(T2~4)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h1型细胞水平(IFN-γ)和Th2型细胞水平(IL-4),计算Th1/Th2比值.结果 A组T1~3时Th1型细胞因子(IFN-γ)分别为(273±29)、(258±30)、(270±33)pg/mL,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A组T1~4时Th1/Th2比值分别为(2.085±0.133)、(1.990±0.211)、(1.914±0.150)、(2.386±0.310),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维护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不同晶胶比容量治疗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结直肠肿瘤手术且入室后血栓弹力图(TEG)结果为高凝(CI>3)患者90例,ASAⅡ~Ⅲ级,年龄55~75岁.按术中补液晶胶比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n=30):A组(晶胶比1∶3)、B组(1∶1)和C组(3∶1).记录3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输液前(T1)及术后(T2)凝血情况,术后24 h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大出血及术后7d内血栓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液体入量和尿量均增加(P<0.05),C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液体入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增加(P<0.05).3组患者术前(T1) TEG凝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3组患者T2时R值、K值明显增大,Angle值、CI值降低(P<0.05),M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患者T2时R值减少,Angle值、CI值增大(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T2时R值减少,Angle值增大(P<0.05).与A组比较,B、C组术后24 h总出血量减少(P<0.05),C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延长(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延长(P<0.05).结论 晶胶比1∶1可以更有效纠正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异常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中重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在我院2008-01-01-2014-06-01收治的临床确诊结核性脑膜炎并中重度脑积水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抗结核治疗,脑室外引流,脑室内注药及糖皮质激素应用,治疗组同时加入纤溶酶针静滴。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脑脊液常规、生化及脑积水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7例,无效12例(其中4例遗留不同症状后遗症);治疗组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脑积水缓解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静脉注射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中重度脑积水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使脑脊液各项试验指标较快恢复正常,明显提高结脑合并中重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高血压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老年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间粘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老年人,正常年轻人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浓度。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浓度高于正常老年人和正常年轻人(P<0.01),另外正常老年人的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高于正常年轻人(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sICAM-1,sVCAM-1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存在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我们认为血清sICAM-1,sVCAM-1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一个比较敏感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VPS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脑积水患者,共98例。患儿产前均经超声和胎儿MRI诊断为胎儿脑积水,产后第1天行头颅CT确诊为新生儿脑积水[侧脑室体部宽度(LVW)>10 mm],结合脑室径/双顶间径(V/BP,>0.25为脑积水)判断脑积水的严重程度;均于出生后1个月内行VPS。术后1年,复查头颅CT评估LVW、V/BP改善情况,采用Gecell发育量表评估患儿的发育情况。结果98例患儿均手术成功,VPS后11例(11.2%)患儿发生皮下隧道感染,7例(7.1%)发生分流管感染,14例(14.3%)发生脑脊液感染,5例(5.1%)发生分流管堵塞,1例(1.0%)发生分流管断裂。术后1年,98例患儿的LVW、V/BP分别为(15.3±6.5)mm、0.27±0.08,与术前的(33.3±9.4)mm、0.39±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7例(78.6%)患儿LVW较术前减小,21例(21.4%)较术前改善不明显或增大。Gecell发育量表评估显示,74例(75.5%)发育符合月龄,24例(24.5%)发育不符合月龄,其中16例(16.3%)轻度落后,8例(8.2%)中重度落后。头颅CT评估LVW与Gecell发育量表评估符合者共87例(88.8%),不符合者11例(11.2%)。结论分娩后早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脑积水疗效较好,疗效评估要结合影像学改变及发育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