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2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在前臂手术中的辅助麻醉效果。方法:100例行前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局麻用药均为0.5%罗哌卡因2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用哌替啶复合氟哌啶辅助麻醉,实验组则用眯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辅助麻醉。结果:实验组麻醉有效率92N,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臂手术中作为麻醉辅助用药,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可以代替传统的哌替啶复合氟哌啶,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0.5%左旋布比卡因在单侧下肢手术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估计手术时间<2 h,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0.5%左旋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L组)、对照组应用0.5%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B组);观察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和麻醉质量;观察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事件等.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组患者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两组患者麻醉质量和肌松质量、各时间点的BP、HR和SpO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
24.
肩关节脱位患者除极小部分复杂骨折伴脱位需手术复位外,一般均使用手法复位,常用方法为足蹬手牵法。临床发现使用此方法大部分患者可顺利复位,少部分患者复位困难,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有可能复位,极个别因复位用力过大,可出现复位过程中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并发症。自2005年2月~  相似文献   
25.
经脉循行线上组织氧分压的观察及其针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三通道组织氧分压测试仪,测定了大肠经和心包经及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区的组织氧分 压。对60名志愿者进行了180次的实验观察,初步结果如下:针前大肠经及心包经经脉循行线上的组织氧分 任明显高于左右非经对照部位的组织氧分压,两者差异非常显著;电针合谷穴或内关穴时相应的经脉循行线上 各测试点的组织氧分压明显降低,与针刺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左右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组织氧分压虽也略有 降低,但与针前相比两者无显著差异;停止电针之后15min,各测试点的组织氧分正逐步回升,但经线上测试点 和旁开非经对照点之间尚无显著差异。对大肠经和心包经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针刺引起经脉线上的组织氧 分压降低可能是由于电针使经脉循行线上各测试点组织细胞的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多所引起,而非血流量的减 少所造成。  相似文献   
26.
循经感传过程中大脑皮层体觉区诱发电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循经感传现象是最常见的经络现象之一,研究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问题对进一步探讨经络的实质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形成循经感传的特殊路线和规律的机理存在着“外周”“和“中枢”两种不同观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一般认为皮层诱发电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感觉的传入活动过程。本文对循经感传显著者在感传过程中的皮层体觉诱发电位的特点进行了观察,为探讨形成循经感传的机理及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27.
产后穴位按摩治疗产妇缺乳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吴宝华 《护理与康复》2008,7(6):460-461
目的观察产后穴位按摩对分娩后缺乳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的缺乳产妇60例按分娩日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穴位按摩并结合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就乳汁分泌作效果评估,按3分制评定。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明显增加。结论产后穴位按摩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8.
目的在自然条件下,在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中国古代医家描述的十四经脉路线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IM).为进一步了解沿奇经八脉中最具有代表性督脉和任脉显示的红外辐射轨迹特点及其出现率,再次对沿这两条经脉显示的红外辐射轨迹进行观察.方法应用红外热示踪仪( Thermal tracer 6T67)对 11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的背部和胸腹部进行观察,结果摄像记录并以微机贮存作进一步处理.结果沿背部和胸腹部中线分布的红外辐射图像与古典督脉、任脉循行路线一致,并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大多数 IRRTM的温度高于周围皮温,为高温带,但也有些低于周围皮温,为低温带.背部督脉 IRRTM的出现率 77.9%,其中通达全程 30.9%,胸腹部任脉 IRRTM的出现率超过 25%.结论人体体表确实存在 IRRTM,它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并直观地显示古人所描述的循行路线.  相似文献   
29.
要解决经络研究中的上述核心问题,当前,就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三个关键。一、优选拍标,切安解决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  相似文献   
30.
人体体表经脉循行路线的自然显示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本文在红外辐射成像的基础上,提取体表强度相同的瞬时红外辐射信号,并连续加以显示。在完全没有外加因素刺激或干扰的情况下,成功地显示了体表自然存在的红外辐射轨迹。对30名自愿者进行了49次观察,记录到594条辐射轨迹。这些轨迹呈线带状,长者可通达多个体区,行程与古典十四经脉的路线基本一致或完全一致,其中约有三分之一表现得颇为典型。本文所建立的方法使我们第一次能够直观地看到人体体表自然存在的经脉循行路线,证实了古代医籍中对经络的描述,实现了多年来人们的期望和追求。这些结果更加确凿地证明经络是人体固有某种“组织”和功能,它在“外周”必然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为阐明经络的实质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