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饶伟  曹文锋  项正兵  刘世民  周勇良  吴凌峰 《江西医药》2021,56(10):1645-1647,167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纳入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发病2周以内的12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总计筛查出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占总人数比达7.45%,另外设对照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7人,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有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因为有6例患者不符合入组要求被剔除,最后有21例手术患者和66例非手术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最后非手术组有41例最终完成随访,有2例随访期间并发脑梗死,未出现动脉瘤破裂事件.手术组21人最终完成随访,其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2人,后随访终点无不良事件发生.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手术治疗43人,手术期间并发症3人.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类型,介入或开颅夹闭治疗安全有效,短期内服用抗板治疗不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但长期预后仍需随访.  相似文献   
8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120例疗效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凌峰泉州市卫生学校中医教研组李锡榕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引起后遗症。早期于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对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精神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3.
目的降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分析我科6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处理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12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为:术中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术中球囊预扩时一过性意识障碍2例,预扩时突然坐起并大喊1例,术中保护伞取出困难2例,术中术后血压持续偏低1例,伴心率慢1例,术后头痛2例,术后腹股沟血肿1例,上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后,无死亡及手术相关致残病例。术后高灌注脑出血1例,经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后遗留中度残疾。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按规范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低,严重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粉碎性掌骨。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20例粉碎性掌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5周。采用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AF)评定手关节功能恢复,均达到优良。结论微型锁定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正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修复重建、手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手指小的创面,以往有多种修复方法,比如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指掌侧推进皮瓣、指背筋膜蒂皮瓣、邻指皮瓣、V-Y推进皮瓣、第一掌背皮瓣等。传统的修复方式其供区常需植皮,影响美观,有时甚至会影响术后的功能。游离组织移植具有供区损伤小,术后外观好的特点,近来有学者主张其是手部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1],我院自2016年5月—2017年5月应用游离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青、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785例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80)和老年组(≥65岁;n=705),就高血压病、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IGT)、高脂血症、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烟雾病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IG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患者(P〈0.01);两组患者高脂血症、心脏病史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病因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CY、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烟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IGT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而HCY、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烟雾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则为导致青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病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以及病因治疗,对脑梗死的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7.
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对12例胭窝囊肿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内病损清理,关节镜后内侧入路囊肿内引流结合抽吸术治疗,近远期效果良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3~75岁,平均60.5岁.左膝5例,右膝7例.病程6~18个月.术前均行MRI检查,结果查示: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8例,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3例,关节退变1例.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的分级方法[1],术前的分级结果为: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1例.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MRS)的改变。方法应用MRS检测50例一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5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双侧基底节区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和乳酸(Lac)水平及NAA/Cr、Cho/Cr比值。结果脑梗死组病灶侧Cho及Cr水平均显著低于非病灶侧(均P<0.05),NAA、Lac水平及NAA/Cr、Cho/Cr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病灶侧及非病灶侧Cho、NAA及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P<0.001~0.05),而L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均P<0.05)。与对照组病灶对应区比较,脑梗死组病灶侧Cho/Cr比值显著升高,非病灶侧NAA/Cr比值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基底节区梗死急性期病灶侧及对侧脑组织均有明显的代谢障碍,且病灶区代谢异常较对侧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