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重度银环蛇咬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3月至2013年8月,19例重度银环蛇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给予早期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外,17例痊愈出院。结论早期的院前急救,是治疗重度银环蛇咬伤的黄金时间,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粉碎性掌骨。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20例粉碎性掌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5周。采用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AF)评定手关节功能恢复,均达到优良。结论微型锁定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蛇咬伤是江浙地区夏秋季节常见急症,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丘陵地带,蛇咬伤特别是蝰蛇咬伤比较常见。人体被毒蛇咬伤后,蛇毒素除引发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外,还常引起肢体肿胀、局部软组织坏死,治疗后期常需手术修复软组缺损。由于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不牺牲主干血管、无需断蒂、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上肢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1-2]。  相似文献   
74.
患者男,40岁,因动脉瘤术后13d,突发肢体乏力4d入院.患者13d前因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在外院行动脉瘤手术夹闭治疗,术后前几天恢复良好,4d前患者突发四肢乏力,尤以双下肢为主,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门诊以"动脉瘤术后"收住入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可,大小便无异常.既往体健.入院体检:T 37.6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40/8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抬入病房,检查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紫绀、潮红.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未见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外耳道及鼻腔未见流液.口唇无紫绀,咽部及扁桃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比较研究单纯纤溶、抗凝及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纤溶组 (A组 )、抗凝组 (B组 )、纤溶 +抗凝组 (C组 ) ,A组于入院第 1、 3、 5天分别加用巴曲酶 10Bu、 5Bu、 5Bu静滴 ;B组于低分子肝素 0 4ml腹壁皮下注射每天 2次 ,连用 10天 ;C组用药的前 5天同A组 ,第6天起同B组。结果 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B组及C组 ,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联合应用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提高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76.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具有合成端粒的功能。细胞的年龄和寿命与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的长度密切相关。卵巢是一个以周期性的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为特征的器官,在正常的卵巢中端粒酶的表达随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变化。故卵巢端粒酶的活性是衡量卵泡功能的重要指标。端粒酶活性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并且均通过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路径介导。  相似文献   
77.
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筛查,并与DSA检查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TCD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同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先有21例患者同时行DSA及TCD检查,进行对比研究。另有111例ICVD患者行DSA检查,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及其位置,判断责任血管。结果与DSA结果相比较,TCD特异性为98.5%,敏感性为61.9%。132例ICVD患者中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85例(64.4%),烟雾病9例(6.8%),动脉瘤5例(3.8%),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合并另一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可判断责任血管68例(68.0%),脑梗死组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P〈0.05),脑梗死患者中颅内病变多于颅外病变(P〈0.05),而TIA患者颅内外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可作为筛查缺血性脑血病的常用方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一般。中国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梗死颅内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但在TIA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8.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症状蔡若蔚,吴凌峰,黄红红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症状发作性症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特点之一[1]。作者分析1986~1995年住我院并经长期随访的MS86例,其中有发作性症状者25例,现予报告,并讨论发作性症状与MS病程的关系及...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60例临床确诊的SAH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氟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 mg,每晚一次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同样的常规治疗。于起病24 h、第3天、第7天、第14天分别检测两组患者s ICAM-1、hs-CRP的含量。两组以SAH病程第14天末或者死亡为本研究终点。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卡方或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指标。结果氟伐他汀组患者s ICAM-1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对照组第3天、第7天的s ICAM-1水平均呈较前次升高,直至第14天出现降低。氟伐他汀组第3天、第7天、第14天测得的s 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氟伐他汀组血清hs-CRP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第7天和第14天测得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有效降低SAH患者血清ICAM-1和hs-CRP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8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120例疗效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凌峰泉州市卫生学校中医教研组李锡榕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引起后遗症。早期于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对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精神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