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眼科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引起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对21例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引起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对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此类患者中短期目标实现者15例,部分实现者4例,未实现者2例;长期目标实现者100%。结论: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引起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对策要个体化,对目标部分实现或未实现者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修改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毒品)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转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74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2.5%患者完成了随访,随访期间复吸率达88.9%,随访前6个月内仍有吸毒行为者占17.0%;69.0%患者随访期内接受过住院治疗。患者首次入院后精神病性症状1个月内完全缓解者占62.9%(症状短暂型),6个月内精神病性症状逐渐缓解者占28.2%(症状持久型),>6个月仍残留部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者占8.9%(症状残留型);症状残留型组吸毒年限、精神病家族史阳性率、多次住院率、随访时存在精神病性症状率均显著高于症状短暂型组及症状持久型组(P<0.01),初次吸毒年龄显著小于症状短暂型组及症状持久型组(P<0.01);多种物质滥用率显著高于症状短暂型(P<0.05)。结论多数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预后不良,脱离毒品后可能仍然长期残留精神病性症状。  相似文献   
33.
目的:应用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检测普通精神科临床患者,以了解该量表在普通精神科患者的表现特征。方法:对普通精神科临床中362名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用该量表进行检测,分析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在该量表上的得分情况。结果:①各种精神障碍在SBPS幻觉、被害、夸大、神经症各因子及总分上均有一定得分,以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组得分较高。②SBPS总分、神经症因子和被害因子与MMPI的多个临床分量表均呈显著正相关。③以该量表总分13分为划界分,362例患者中有23例被误判为主观夸大精神症状(6.4%),以精神分裂症的误判率较高(9.4%)。结论: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映某些精神病态的作用;量表得分较高时不应一概视为伪装,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4.
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入出院原因及其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城市流浪与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的行为特点差异。方法:选择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2000-01/2003-12住院治疗的105例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9例,女66例;选择同期在本院首次住院治疗的100例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9例,女61例。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精神状况、入出院方式、送住院原因、住院期间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和出院诊断结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两组精神病患者205例,无脱落者:①入院时精神状况:观察组入院时行为紊乱、配合治疗、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能交谈和部分交谈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X^2=11.507~19.305,P&;lt;0.01).而有明显幻觉、妄想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X^2=5.377.32.9,P&;lt;0.05,0.01);在自语、自笑,伤入,毁物,自杀、自伤方面两组相似(P&;gt;0.05)。②入院方式:对照组全部由家属或单位送入院,而观察组患者由急救中心、警察及其他医院转入入院分别占39.0%(41/105).48.6%(51/105),12.4%(13/105)。③出院方式: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由家属接出院,观察组46.1%(48/105)自行出院,49.0%(51/105)在入院后通过与家属联系,由家属接出院。两组出院方式有明显差异(X^2=68.849,P&;lt;0.01)。④入院原因: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别(X^2=71.811,P&;lt;0.01)。⑤住院期间用药情况:观察组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73.3%(77/105),57.0%(57/100),X^2=6.036,P=0.019];观察组和治疗组口服用药的患者例数不清基本相似[95.2%(100/105),99%,(99/100).P=0.213]。⑥出院诊断:观察组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和其他分别为71例(67.6%),16例(15.2%),0,18例(17.1%),对照组分别为91例(91.0%),5例(5.0%),4例(4.0%),0,两组有明显差异(X^2=15.268,P&;lt;0.0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的精神状况、入出院方式、入院原因、住院期间用药情况和出院诊断情况方面与首次入院治疗的非流浪精神病患者有明显区别;城市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入院时行为紊乱较多;大多数为由政府职能部门送入院;住院期间采用注射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事件相关电位(ERPs)与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对1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组),19例以阳性症状为主(阳性组),21例以其他精神分裂症为主(混合组)的患者和15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ERPs失匹配负波(MMN)及P300的测查.测查前3组患者均给予利醅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 结果:3组患者MMN和P300的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阳性组中左侧颢叶(T3)点、阴性组中额叶点(Fz)点MMN的波幅较其他点下降更为明显;3组中仅阴性组的MMN和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阳性组中T3点及阴性组中Fz点MMN的波幅与PANSS减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48、0.56,P<0.05);阴性组各点MMN的潜伏期与PANSS减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45、-0.56、-0.53、-0.54;P均<0.05),Fz点P300潜伏期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负相关(r=-0.52,P<0.05),提示MMN的波幅越小,潜伏期越长,疗效越差;反之亦然. 结论:ERPs对某些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16导联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脑区强度分布。方法:选择抑郁症患者27例和正常人30名,用脑诱发电位仪记录受试者16导事件相关电位P3a和P3b,分析受试者在额区、颞区、中央区和顶区的P300幅度分布,比较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显著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的P3a、P3b幅度的额区/顶区比值较正常对照组都发生显著降低(P〈0.01),颞区/顶区比值也显著降低(P〈0.01),中央区/顶区比值同样显著降低(P〈0.01),另外,抑郁症患者的额1区/额2区P3b幅度比值显著降低。结论:通过多导联记录P300,并分析P300幅度在脑区间的相对强弱关系,将能获得抑郁症患者的异常ERPs特征,并能提示主要相关脑区的功能状况,因此,有助于提高P300诊断抑郁症的特异性水平。  相似文献   
38.
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验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精神医学鉴定对象、普通精神科患者及正常人三组人群中用该量表进行测试,部分测试对象同时实施MMPI,并间隔5-15日后予以重测。结果:①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0;重测信度为0.73~0.98。②各因子与全量表总分相关在0.79~0.87之间;各因子之间相关在0.50~0.65之间。全量表总分与MMPI的Fake分量表相关系数为0.76;以专家评定为校标,量表判定伪装的总准确率为86.6%。结论:简易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城市流浪人员中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以105例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为研究组,100例普通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首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年龄小,多由警察或急救中心护送入院,违反社会治安、影响社会形象是其主要入院原因,同时伴有各种躯体疾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多需要注射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两组比较,P〈0.05、P〈0.01)。结论 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难度大,更需要严谨、科学的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焦虑症患者的16导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局部脑区强度分布规律。 方法用脑诱发电位仪记录焦虑症患者和正常人的16导事件相关电位(ERPs)P3a和P3b,分析受试者在额区、颞区、中央区和顶区等的P300幅度分布规律,研究焦虑症患者异常特征。 结果焦虑症患者的P3a和P3b波幅的额区/顶区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颞区/顶区比值也显著降低;此外,P3a波幅的中央区/顶区比值显著增加。 结论通过记录多导ERPs, 并计算局部脑区的P300平均波幅, 比对分析P300脑区强度分布,能揭示焦虑症患者的异常ERPs特征,有助于提高P300诊断焦虑症的特异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