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9例。结果:23例肿瘤位于四肢及腰背部肌间隙或肌肉内、颈动脉鞘周围或骶前间隙。23例肿瘤中不均匀混杂信号17例,肿瘤呈等T1长T2信号间夹杂弥漫多发梭状、斑点片状长T1短T2影;靶征2例,表现为边缘呈环形呈长T2信号,中央呈短T2信号,增强扫描中央强化;囊性或囊实性4例,表现为肿瘤内见多发长T1长T2囊变区,囊壁及分隔呈短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3例肿瘤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2例可见肿瘤邻近肌肉萎缩征象。结论: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及信号特点、瘤周是否水肿等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利于术前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双源CT在腹部增强扫描中双能量虚拟平扫检查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对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37~81岁)怀疑胆系疾病的患者均行Simens双源CT上腹部常规平扫及双能量增强扫描,并利用LiverVNC软件处理得到虚拟平扫数据,由3名医师通过双盲法对两组图像进行胆系结石诊断,将两组图像的诊断结果及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66例经手术证实存在胆系结石。常规平扫检出64例,检出率为96.97%;虚拟平扫检出62例,检出率为93.94%,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单次辐射剂量CTDI_(vol)分别为(12.54±1.83)mGy及(9.24±1.67)mGy,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虚拟CT平扫及常规CT平扫在检出胆系结石中具有很高一致性,双能量虚拟平扫对大部分胆系结石而言可基本取代上腹部常规平扫。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MR及CT对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及CT表现。结果10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表现为大囊为主型2例,肿瘤由位于深部白质区的大囊与位于皮层区的小部分实质构成。实质为主型8例,其中肿瘤实质内出现单发偏心性液化囊变区5例,出现多发小液化区3例。肿瘤实质与脑灰质比较于T1加权像呈等或略低信号,于T2加权像呈略高信号;在CT平扫时与脑灰质密度相似或略高于脑灰质密度;液化囊变区于T1加权像呈略高或等于脑脊液的低信号,于T2加权像呈等于脑脊液高信号,CT平扫呈略高于脑脊液的低密度。合并出血5例,钙化2例。结论幕上脑实质大囊为主型室管膜瘤,或实质为主型室管膜瘤肿瘤内出现单发偏心性液化囊变区,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CT扫描肿瘤实质与脑灰质比较呈等或略高密度,部分伴小斑点状钙化,MR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实质性肿块伴多发小液化囊变区,周围水肿明显时,与恶性星型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极难鉴别。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及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表现,术前均经MR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26例中实体性肿瘤7例,平扫呈等T1等T2信号为主,瘤内可有小囊变区,瘤周多有增粗血管征及脑水肿;囊性肿瘤19例,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较小的壁结节发现较难;增强扫描示实质性肿块及壁结节呈明显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及囊腔无强化。结论 成血管细胞瘤MR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腮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良性32例,恶性14例)的MRI表现.结果 10例混合瘤T2WI以高、稍高混杂信号为主. 11例腺淋巴瘤T1WI、T2WI均以低或稍低信号为主,内可见少许斑点状高信号. 2例嗜酸细胞腺瘤中,1例表现为双侧腮腺内多发小结节;另1例为腮腺内单发肿块,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9例腮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T2WI呈低、稍低信号,其中5例侵犯腮腺周围结构及颅底骨质,具有明显侵袭性.1例腮腺腺样囊腺癌仅表现为左侧腮腺浅叶小结节,边缘稍毛糙. 1例淋巴上皮性病变恶变术前误诊为腺淋巴瘤.1例腮腺基底细胞癌呈明显囊实性肿块. 1例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及1例腮腺淋巴瘤表现为右侧腮腺多发软组织肿块.结论 腮腺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大多数病例术前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估MRI、CT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65例均经病理证实中央型肺癌的MRI及CT表现,结果MRI在区分肿块与肺不张的情况,对支气管及胸壁纵隔心血管受累情况的显示,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的显示更准确:CT在肿瘤定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有无钙化点优于MRI,但不能区分肿块与实变之肺组织。结论 MRI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两者互相补充,不能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腮腺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6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个腮腺肿块的MRI及DWI资料,分析每个肿块内感兴趣区(ROI)的ADC值特点;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两两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6个肿块中,15个恶性肿瘤ADC均值(0.998±0.264)×10-3mm2/s,腺淋巴瘤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ADC均值(0.753±0.135)× 10-3 mm2/s,其他良性肿瘤ADC均值(1.215±0.197)×10-3 mm2/s,各组间ADC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与腺淋巴瘤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取截断点ADC值=0.795×10-3mm2/s,诊断恶性肿瘤灵敏度66.7%,特异度72.7%;对于恶性肿瘤与其他良性肿瘤,取截断点ADC值=1.10×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灵敏度66.7%,特异度64.7%;对于腺淋巴瘤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其他良性肿瘤,取截断点ADC值=1.064×10-3 mm2/s,诊断腺淋巴瘤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灵敏度97.7%,特异度94.1%.结论 DWI序列ADC值测定对腮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对复杂多生、埋伏牙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怀疑复杂多生、埋伏牙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在GEAW4.4工作站上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成像,由2位资深影像医生根据原始图像及各种三维重建成像结果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临床专科检查及术中实际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复杂多生、埋伏牙,64排螺旋cT均能准确反映埋伏牙的数目、形态、大小、方向,在颌骨中的位置,埋伏牙与邻牙及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对复杂多生、埋伏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 (MRU)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泌尿系疾病 60例 ,其中输尿管畸形 14例 ,尿路结石 18例 ,尿路肿瘤 10例 ,炎症及结核 8例 ,外压性及手术后输尿管狭窄 4例 ,神经性膀胱及膀胱憩室 6例 .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及应用重T2 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行MRU检查 ,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投影 (MIP)后处理重建。结果 :48例MRU显示尿道梗阻 ,MRU均能明确显示梗阻部位及程度 ,对静脉尿路造影 (IVU)不能显影者有优越性 ,定位诊断正确率 10 0 %,结合常规MRI定性诊断率达到 80 %。结论 :MRU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检查技术 ,对多种泌尿系疾病尤其是尿道梗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0.
胶质瘤磁敏感成像表现及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和SWI检查,11例患者行MRS检查。由两位高年资神经放射诊断医师对SWI肿瘤内的低信号进行评分,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4例高级别胶质瘤中12例瘤内出现不同程度多发斑片状、索状低信号,病理学证实为瘤内出血及瘤内血管;11例低级别胶质瘤中3例瘤内未出现明显低信号,6例瘤内出现少许斑点、线状低信号,病理证实为瘤内血管,2例瘤内可见少量斑片状低信号,病理证实为瘤内出血。高级别组胶质瘤内低信号评分值高于低级别组(P〈0.05)。结论:不同级别胶质瘤在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有明显差异,SWI有助于术前对胶质瘤分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