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李迎  吴倩  黎贵 《中国医刊》2014,(10):89-91
目的:探讨对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的疗效,并提出护理要点。方法选择665例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65例肝癌患者经过及时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结果,均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细心的观察及运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支持对于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能有效减轻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比较4D动态MRA(4D-TRAK)与3D时间飞跃法MRA (3D-TOF-M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与可靠性.方法 52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顺序接受3D-TOF-MRA、4D-TRAK及3D-DSA检查.4D-TRAK结合敏感编码(SENSE)及对比增强时间稳定血管成像(CENTRA)k空间技术,采用单剂量注射10ml对比剂在3.0TMR仪上进行扫描.以3D-DSA为金标准,分别以每例患者及每枚动脉瘤为单位,比较分析4D-TRAK与3D-TOF-M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与可靠性.通过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2组图像的质量及诊断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D-DSA共确诊58枚动脉瘤,4D-TRAK发现51枚,其中假阳性2枚,假阴性9枚;3D-TOF-MRA发现58枚,其中假阳性1枚,假阴性1枚.4D-TRAK与3D-TOF-M 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以患者为单位)分别为92.31%( 48/52)、93.33%( 42/45)、85.71% (6/7)和98.08% (51/52)、100.00%( 45/45)、85.71%(6/7).诊断多发动脉瘤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以动脉瘤为单位)分别为74.07%(20/27)、75.00% (18/24)、66.67% (2/3)和96.30%( 26/27)、95.83%( 23/24)、100.00%(3/3).亚组分析显示,19枚最大径<3 mm的动脉瘤中,4D-TRAK漏诊了9枚,3D-TOF-MRA漏诊了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4,P<0.01).其余39枚最大径≥3 mm的动脉瘤在4D-TRAK与3D-TOF-MRA上均得到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0,P>0.05).对于4枚最大径≥10 mm的脑动脉瘤,4D-TRAK较3D-TOF-MRA能更完整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及形态.结论 将4D-TRAK技术与SENSE、CENTRA k空间技术以及3.0T MR结合显示了其在诊断脑动脉瘤上的潜在价值,但其诊断的准确度仍低于3D-TOF-MRA.在大或巨大动脉瘤需完整显示瘤体形态或需应用低剂量对比剂时,4D-TRAK可作为一种简便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干预作用。方法39只老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COPD模型组(B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C组),每组各13只。B、C组采用熏香烟联合气道内滴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在造模2周后C组给予辛伐他汀(2.5 mg/kg)灌胃6周,A、B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并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与A组相比, B组和C组凋亡指数、Caspase-3及iNOS mRNA表达增加(P均<0.01),eNOS mRNA表达降低(P<0.01);与B组相比,C组凋亡指数、Caspase-3及iNOS mRNA表达降低(P均<0.01),eNOS mRNA表达增加(P<0.01)。各组间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Caspase-3及iNOS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eNOS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各组间Caspase-3 mRNA与iNOS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eNOS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辛伐他汀通过增加肺组织eNOS基因表达,抑制iNOS及Caspase-3基因表达,抑制了老年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恒温雷火灸配合姜汁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疗效及体表温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恒温雷火灸组和姜汁恒温雷火灸组。恒温雷火灸组采用恒温雷火灸法,姜汁恒温雷火灸组采用恒温雷火灸配合姜汁治疗,持续干预14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在干预前、干预第7天和第14天观察比较腋温和脾俞、胃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涌泉等穴位的体表温度。结果 干预14 d后姜汁恒温雷火灸组的临床疗效高于恒温雷火灸组(P<0.05)。2组胃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涌泉等穴位体表温度存在组间效应(P<0.05),2组腋温和脾俞、胃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涌泉等穴位体表温度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1)。在干预第7天,姜汁恒温雷火灸组的胃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涌泉等穴位体表温度高于恒温雷火灸组(P<0.05);在干预第14天,腋温和脾俞、胃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涌泉等穴位体表温度高于恒温雷火灸组(P<0.05)。结论 恒温雷火灸配合姜汁可显著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提高体表温度,改善机体寒性症状。  相似文献   
85.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的良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妇女,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病变,但是具有恶性肿瘤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所具有的临床发生率高以及症状体征反复出现的生物学特点使之成为困扰妇科医师临床实践的一大难题。有关内异症的治疗理念,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理论上的误解,即药物治疗会使内异症的病灶退缩、变性、以至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生物活性的方法并鉴定鼠重组的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方法 以生物素标记人IL-1β为配基,建立了蛋白印变转移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分析方法,测定了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小鼠sIL-1RI;同时进行了IL-1β生物活性阻断作用实验。  相似文献   
87.
5′核苷酸酶的自动化测定及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NT(5′-nucleotidase)全名为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它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中,尤以肝、脑、肾、肺中含量为高,但血清中5′-NT升高却仅见肝胆疾病中。5′-NT在肝脏存在于毛细胆管膜和窦状膜及枯否在细胞内,定位在细胞膜上。肝胆系统内的高浓度胆汁酸在去垢作用,在肝胆发生  相似文献   
88.
古典 喧嚣 时装=米兰米兰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向往的城市,因为那里是著名的时装之都,据说那里的女人们个个精致漂亮,男人帅气英俊,还因为在她的旁边有著名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虽没有西藏的雪山那么雄伟壮观,也算是群峰连绵,细看山尖上还顶着一簇簇的白雪,鸟儿们在头顶大树上吱吱的欢叫,紫色的薰衣草一团团的摇曳着细长的  相似文献   
89.
背景 抑郁症可能导致患者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较大负担。虽然西药中的抗抑郁药疗效确切,但单一使用对抑郁症状改善相对局限,且联用两种抗抑郁药可能增加不良反应。中成药与西药合理配伍使用可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且中成药安全性较高。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比较氟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用氟西汀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为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氟西汀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氟西汀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前,两组均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以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于治疗第2、4、6周末接受HAMD-24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第6周末再次进行HRV分析。结果 最终共60例抑郁症患者完成研究,联合用药组和氟西汀组各30例。治疗第2、4、6周末,联合用药组HAMD-24评分均低于氟西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7、-3.960、-4.432,P<0.05或0.01)。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用药组在治疗第6周末24小时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标化低频功率(nLF)以及标化高频功率(nHF)均较高(t=-73.970、-31.878、-38.721,P均<0.01),而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较低(t=3.525,P<0.01)。治疗第6周末,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67% vs. 70.00%,χ2=18.764,P<0.01)。治疗第2、4、6周末,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单用氟西汀相比,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方面可能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