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深冻辐射灭菌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深低温冷冻放射辐照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移植的临床方法和价值。方法 采用深冻同种异体下颌骨置换 10例大块病变下颌骨 ,术中尽可能保留植骨床骨膜 ,植骨块去除一侧部分皮质 ,并在保留皮质上打孔 ,浸泡抗生素液 ,骨松质区放置自体髂嵴松质骨和骨髓 ,严密缝合口腔粘膜 ,口外放置引流。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 12~ 3 0月 ,X线平片见宿主骨与移植骨生长愈合良好 ,未出现明显的高度降低 ,ECT显示植入骨有骨盐代谢。结论 深冻辐照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可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2.
电脑微波技术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应用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初步分析电脑微波技术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应用的术后反应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需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牙518个,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用电脑微波技术行根管治疗术一次法(176个),第二级行根管治疗术多次法(173个),第三组行常规根管治疗术一次法(169个),观察术后72h内的根尖疼痛反应和1年后疗效。结果:72h内的根尖部疼痛反应分别为电脑微波技术13.77%,多次法67.63%,一次法92.31%,1年成功率分别为电脑微波技术97.73%,多次法96.49%,一次法76.33%,结论:电脑微波技术应用用于根管治疗一次法缩短了疗程,减少了后并发症,提高了根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吴俊伟  劳均平  陈巨峰 《广东医学》2006,27(12):1865-1866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联合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巨型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联合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巨型缺损12例病例.分析下唇及下前牙龈缺损的范围,所采用的唇颊组织瓣设计,爱区血管、皮瓣成活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分析唇颊组织瓣联合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缺损的适应证、可行性及临床价值。结果12例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口腔组织补片植入术后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均获成活。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均获基本恢复。结论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巨型缺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外形与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改良Swenson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2005年笔者采用改良Swenson手术治疗先天性巨肠(hirschsprungcs disease,HD)患儿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MCGH)罕见但最易致死的病因之一.其特点是出血部位隐匿、出血量大且易反复,诊断困难,病死率高[1].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研究多局限于内镜分析或误诊误治的病例报道,鲜见解剖形态及出血动态下的观察.Dieulafoy 病在小儿外科具有特殊性,内镜应用有局限性,难以确诊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颌面部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2例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1岁和30岁,临床表现分别为颌面部无痛性浅褐色及浅白色斑块,病变区质韧、界清,中间凹陷无溃疡,病程10~16个月,就医前1~3个月肿物有明显增大病史。手术行沿瘤体外周3 mm切开皮肤、完整切除肿物,邻近皮瓣修复局部组织缺损手术;术后病理报告镜下见病变肿瘤细胞位于真皮层,呈条索状、小梁状或巢状,可见微小囊腔,上皮巢周围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瘤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不明显。免疫组化报告bcl?2(?)、CK7(?)、CK19(?)、CD34(+)、P63(+)、CK56(+)、Ki67(±),病理诊断为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患者术后随诊24个月,期内未见肿物复发、手术疤痕不明显、颌面无畸形或功能障碍。结论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的依据,手术切除肿物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在直肠癌组织的分布规律,探索Egr-1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癌组织组85例直肠癌及对照组13例直肠腺瘤切除病例标本的病理切片分为癌中心组织,癌周上、下缘组织,癌旁(距癌缘0.5cm)上下缘组织,远近切缘组织及瘤中心组织,瘤旁组织,远近切缘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测定。结果:癌组织组85例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正常切缘组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4.5,P<0.01);远端癌旁组织与近端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28,P<0.05);获随访5年的72例中出现局部复发20例,与未发现局部复发的52例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9.3,P<0.05)。对照组直肠腺瘤组织与其切缘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3,P>0.05)。结论:Egr-1在直肠癌的发生或/和发展中具有明确的抑癌作用,且可作为预测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指标,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提供了“基因层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腮腺癌肉瘤病理特点、生物学特性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2例腮腺癌肉瘤病者作了患侧腮腺全切除和总量为65Gy至70Gy辅助放疗。组织标本行病理学、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查。【结果】光镜下肿瘤组织含恶性上皮成份(癌)和恶性间叶成份(肉瘤),上皮样细胞cytokeratin阳性而间叶样细胞为vimentin阳性。FCM分析肿瘤DNA均为异倍体并为高S期增殖比率。【结论】腮腺癌肉瘤为高度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检查为诊断本病的可行项目;早期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病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9.
带髁状突钛板下颌重建系统修复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的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带髁状突下颌钛板重建一侧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缺损的疗效。【方法】13例14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作髁状突和部分下颌骨体部切除,并置入带纯钛髁状突的下颌重建钛板。记录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的最大开口度、咀嚼效率,并由患者对术后外形作评价。随访平均为15个月。【结果】13例患者共14侧作带髁突下颌重建,伤口一期愈合。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创口口内瘘管形成,局部疼痛和浅化现象。85%(11/13)的患者对术后的外形满意。术前和术后的平均最大开口度分别为(20.0±2.0)mm和(21.7±1.6)mm,平均增加(1.7±1.6)mm(P<0.05),咀嚼效率术前平均为0.23±0.09,术后平均为0.42±0.1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带髁突钛下颌骨重建系统可作为下颌放射性骨坏死颌骨切除后重建修复的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1998年以来,我们共治疗淋菌性结膜炎63例,发现有34.9%的淋菌性结膜炎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