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1年12月医院治疗的1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液、血液进行病原学检测,观察病原体分布特点。结果 1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检出支原体属30株,检出率为22.1%,检出衣原体属33株,检出率为2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合胞病毒19株,检出率为14.0%,明显高于其他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卡他莫拉菌36株,检出率为26.5%,与其他细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病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其中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最高,非典型微生物感染支原体属与衣原体属的检出率差异不大,细菌感染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最高,临床上可根据病原体分布特点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检测青蒿素干预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中 Th17细胞,Treg 细胞占 CD4+ T 细胞的比例,炎症因子 IL-6、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初步探讨青蒿素对 COPD 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和 Th17/Treg 失衡的调控机制。方法随机收集 AECOPD 20例,将其分为1640干预组和青蒿素干预组,收集同一时期肺功能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实验对象 CD4+ Th17细胞和 Treg 细胞占 CD4+ T 细胞的比例;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所有实验对象血清中炎症因子 IL-6、IL-21、TGF-β的水平。结果①CD4+ Th17细胞/CD4+ T 细胞和 Th17/CD4+ Treg 细胞的比例1640干预组高于青蒿素干预组和对照组,青蒿素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eg 细胞/CD4+ T 细胞的比例1640干预组则低于青蒿素干预组和对照组,青蒿素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炎症因子 IL-6和 IL-21的水平1640干预组高于青蒿素干预组和对照组;青蒿素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炎症因子 TGF-β的水平1640干预组则低于青蒿素干预组和对照组,青蒿素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Th17/Treg 细胞的比值与炎症因子 IL-6(r =0.095,P <0.05),IL-21(r =0.051,P <0.05)的水平呈正相关,与 TGF-β(r =-0.002,P <0.05)的水平呈负相关;炎症因子 TGF-β的水平与炎症因子 IL-6(r =-2.075,P <0.05),IL-21(r =-2.869,P <0.05)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AECOPD 患者外周血中存在 Th17/Treg 的失衡,炎症因子 IL-6、IL-21、TGF-β与 Th17/Treg 的失衡密切相关,青蒿素可能能够通过下调 IL-6和 IL-21的表达,上调 TGF-β的表达来调节其失衡。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各25例,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肺功能正常、激发或者舒张试验阴性的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1640培养液及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处理.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运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分别占CD4+的比例及Th17/Trcg细胞的比值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清中IL-10因子的水平.结果 ①各组间干预前CD4+ Th17细胞/CD4+T细胞、CD4+ Th17细胞/CD4+ Treg细胞的比值,急性发作期组(3.05±1.27、1.49±1.78)高于缓解期组(2.38±0.93、0.61±0.24)及对照组(1.19±0.39、0.3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reg细胞/CD4+T细胞的比值,对照组(5.20±3.26)高于缓解期组(3.99±0.90)及急性发作期组(2.76±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高于急性发作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中IL-10因子的水平,对照组(5,28±1.31)高于缓解期组(4.46±0.83)及急性发作期组(3.90±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高于急性发作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同一组间CD4+ Th17细胞/CD4+T细胞、CD4+Th17细胞/CD4+ Treg细胞的比值,干预前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 Treg细胞/CD4+T细胞的比值,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因子水平,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Th17/Treg细胞失衡.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干预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黄芪注射液对其的作用。方法收集COPD急性加重期(A组)、稳定期(B组)、肺功能正常吸烟者(C组)及肺功能正常非吸烟者(D组)各20例,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PBMC),分为空白组和黄芪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黄芪注射液干预前后Th17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CD4+Th17细胞的比例:空白组均高于黄芪组(P0.05),空白组:A组(2.87±0.90)%高于B组(2.07±0.76)%、C组(1.20±0.42)%、D组(1.02±0.30)%,B组高于C、D组,C组和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A组(1.51±0.93)%高于B组(0.94±0.65)%、C组(0.75±0.45)%、D组(0.68±0.37)%(P0.05),B、C、D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reg细胞的比例:黄芪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在黄芪组,D组(8.04±2.65)%高于A组(4.76±1.43)%、B组(5.89±1.93)%、C组(6.50±2.2)%(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高于A组(P0.05);在空白组,D组(6.29±3.24)%高于A组(2.42±1.45)%、B组(4.13±1.83)%、C组(4.41±2.67)%(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高于A组(P0.05);外周血IL-10水平:黄芪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黄芪组:D组(7.25±1.32)%高于A组(4.76±1.31)%、B组(6.32±1.75)%、C组(6.02±1.39)%(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高于A组(P0.05);空白组:D组(5.21±1.07)%高于A组(2.96±1.25)%、B组(4.00±0.81)%、C组(4.31±0.90)%(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高于A组(P0.05);Th17/Treg细胞的比值:空白组均高于黄芪组(P0.05),黄芪组:A组(0.34±0.21)%均高于B组(0.17±0.13)%、C组(0.14±0.10)%、D组(0.11±0.07)%(P0.05);空白组,A组(4.27±7.77)%均高于B(0.60±0.33)%、C(0.31±0.19)%、D组(0.21±0.13)%(P0.05)。结论 Th17/Treg比值升高,平衡失调,可能是COPD发病的免疫机制;黄芪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Th17/Treg比例失衡,对COPD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其的影响,探讨CSE对Th17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及Th17/Treg的平衡关系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0例(A组),COPD稳定期患者20例(B组),吸烟肺功能正常者20例(C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者20例(D组)。抽取空腹静脉血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PBMC),将每个试验对象的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SE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试验对象对照组和干预组CD4+Th17细胞及CD4+Treg细胞各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IL-17的浓度。结果 Th17/CD4+T细胞百分比对照组A组(5.33±0.66)高于B组(2.99±0.50)、C组(2.09±0.68)、D组(1.19±0.48)(P<0.001),CSE干预组较对照组升高(P<0.001);Treg/CD4+T细胞百分比对照组C组(5.88±0.52)高于D组(3.35±0.30)、B组(2.25±0.30)、A组(1.58±0.39)(P<0.001),CSE干预组较对照组升高(P<0.001);CD4+Th17细胞百分比对照组与CSE干预组差值A、B组高于C、D组(P<0.001),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C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CD4+Treg细胞百分比对照组与CSE干预组差值C、D组高于B组、A组(P<0.001),C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外周血IL-17水平A组(145.22±5.50)高于B组(94.99±3.19)、C组(59.77±5.09)、D组(50.84±5.85)(P<0.001);COPD组血浆中IL-17的水平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A=0.524,rB=0.462);与FEV1/FVC值呈负相关(rA=-0.456,rB=-0.567);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A=-0.503,rB=-0.445)。结论 Th17与Treg比例的失衡可能是COPD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外周血IL-17水平与FEV1/FVC值、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CD4。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比值、血浆中的弹性蛋白抗体水平,分析它们在c()PD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hl7细胞及CD4+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弹性蛋白抗体水平。结果①c()PD患者急性加重期组外周血Thl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组显著高于健康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缓解期组高于健康吸烟组,但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非吸烟组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组和健康吸烟组外周血CD4。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o.05),缓解期略高于急性加重期,高于健康吸烟对照组,但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期Thl7/CD4+Treg的比值明显增高,与缓解期组、健康吸烟组和健康非吸烟组相比差异有统订学意义(P〈20.05)。②各组均检测到弹性蛋白抗体,COPD组、健康吸烟组的弹性蛋白抗体水平较健康非吸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健康吸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c()PD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组Thl7与弹性蛋白抗体呈正相关(P〈20.05)。COPD缓解期组Th17与FEV.%pred和FEV,/FVC呈显著负相关(P〈O.08)。结论Thl7细胞、CD4+Treg细胞及弹性蛋白抗体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Thl7细胞增高、CD4+Treg细胞增高相对不足与COPD发病及发展密切相关。Thl7在COPD中的表达增高可能加重了肺组织的破坏,这提示它可能在COPD肺气肿弹性蛋白免疫学特异性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38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刘丽  吴世满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3):1440-1443
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最主要和最具特征性的蛋白,主要分布在富有弹性的组织.弹性蛋白是影响肺发育和肺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弹性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弹性蛋白多肽片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弹性蛋白与肺发育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溶液对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方法选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溶液吸入治疗30例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呼气流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呼气流速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使呼气流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