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特点和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年5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544株大肠埃希菌经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从中随机选取276株用药敏纸片检测,仅52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对符合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的2株大肠埃希菌进行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克隆表达.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大肠埃希菌的TEM、SHV、OXA型3种β-内酰胺酶.结果 52株大肠埃希菌含TEM型46株,SHV型1株,OXA型6株.其中同时含TEM型和SHV型1株以及含TEM型和OXA型5株.结论 TEM-1型广谱酶的高产是华西医院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主要机制,另外本次研究首次在西南地区发现OXA-1型ESBLs,也是造成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2.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早期、规范介入康复治疗,仍有许多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还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或遗留严重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造成巨大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调控、头针等以大脑为靶点的中枢干预技术,以及协同功能性电刺激(FES)、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等以肢体为靶点的外周干预技术。虽然中枢干预与外周干预刺激靶点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将有效的中枢干预技术与外周干预技术联合应用比单一中枢或外周治疗的效果更好。国内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为"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该技术根据协同部位不同可分为脑-上肢协同治疗模式和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根据协同顺序的不同,又可分为脑-肢体同步治疗模式和脑-肢体非同步治疗模式,其中非同步治疗模式又可分为先大脑刺激后肢体刺激模式和先肢体刺激后大脑刺激模式。目前,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在临床中被普遍应用和研究。由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安全性高、设备携带方便、后延效应时间长等优势,被广泛与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协同应用。但由于参与协同的下肢康复技术种类不同以及协同治疗顺序的不一致,tDCS协同下肢康复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不同治疗参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不同的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及不同脑-肢体协同治疗顺序,在脑卒中偏瘫下肢康复中的应用模式作一综述,并探讨影响协同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可能有效的协同治疗模式,旨在为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以老年人居多,若处理不当,易发生髋内翻畸形,而老年患者采用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我科自1999年7月 ̄2004年7月采用在C形臂电视X线机透视下行闭合复位,DH 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64.
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模型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本研究采用肝毒性药物———硫代乙酰胺 ( thioacetamide,TAA)诱导肝纤维化、肝硬化。该方法诱导肝纤维化、肝硬变模型稳定可靠。1.材料和方法:(1)动物: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清洁级,6 月龄,体重180~200 g,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2)诱导方法:Wistar大鼠 8 只一笼,自由饮水,全价颗粒饲料喂饲。模型组大鼠共 48只,以200 mg/kg体重给予 TAA(美国Sigma公司)。电子天平称量 TAA,以蒸馏水无菌操作配成 2% (w/v)溶液,每次使用前新鲜配制。每周 3 次腹腔内注射,…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 ,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2 0 0 1年 12月 1日至 2 0 0 2年7月 3 1日对 2 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 12小时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男 2 0例 ,女 4例。年龄 48-81岁 (65± 8)。 14例直接行冠脉腔内成行术 (PTCA)和支架术 ,7例系静脉溶栓失败后行PTCA和支架术 ,3例冠脉造影发现不适合行PTCA和支架术而行冠脉内溶栓。 2 4例中有 1例心肺复苏后及 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 :左前降支 (LAD) 15例 ,旋支 (LCX) 2例 ,右冠脉 7例。TIMI血流 0级 17例 ,1级 7例。结果 :2 4例中 2 1例PTCA后植入支架 2 3枚 ,TIMI血流均达到 3级 ,其中有 2例支架植入时TIMI血流 2级经冠脉内注射异搏定 2 0 0微克及尿激酶(UK) 2 5万单位后达到 3级。发病到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时间为 2 -13小时 (5 .2± 1.2 )。有 1例用球囊扩张后发现有很多血拴不宜植入支架 ,有 1例进导引导丝时发现血栓向近端增长不宜继续PTCA及支架术 ,有 1例冠脉造影发现LAD起始 10 0 %堵塞与左主干之间无断端也不宜行PTCA和支架术 ,上述 3例均改为冠脉溶栓 ,7天后再造影相关血管均已再通。住院期间 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均死亡 ,1例死于PTCA和支架术后无再流 ,推测为远端血栓堵塞 ,1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 ,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检查和血清CEA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诊断、随访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均进行了^18F-FDG PET显像,并对其中32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血清CEA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1)结直肠癌的术后复发转移灶在^18F-FDG PET-CT图像上均表现为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呈团块状或点状,复发灶常沿肠管走行。(2)6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PET-CT最终正确诊断58例,其灵敏度为97.2%,特异性为92%,准确性为95.1%。(3)本组病例中,经过^18F-FDG PET-CT检查,对52.5%的患者修正了肿瘤分期或治疗方案。(4)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术后组与术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升高组与术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8F-FDG PET-CT检查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修正分期和治疗方案及监测近期疗效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2)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血清CEA敏感性好,对监测疗效和复发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不同疗程甘露醇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疗程。方法:对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甘露醇疗程20d),B组(甘露醇疗程30d),各50例。对其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血肿周围水肿吸收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甘露醇是通过脱水、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循环等多个环节发挥治疗作用,适当延长甘露醇的治疗时间可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8.
PET/CT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并指导治疗计划的制定,PET功能信息与CT解剖信息融合后灵敏度和准确性提高.笔者分析了16例接受3D-CRT的NSCLC患者放疗前后18F-FDG PET/CT显像SUVmax的变化,探讨SUVmax在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与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本临床试验为随机对照、开放、非劣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CAP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左氧氟沙星750 mg组治疗5 d或500 mg组治疗7-14 d ,两组均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比较两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结果10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病例241例。其中全分析集(FAS )223例,包括750 mg组111例,500 mg组112例。符合方案分析集(PPS)211例,包括750 mg组107例,500 mg组104例。安全性分析集(SS)241例,包括750 mg组121例,500 mg组120例。FAS 75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5.0 d ,50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9.0 d。75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3750 mg ,50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4500 mg。FAS第4次随访750 mg组有效率为86.2%,500 mg组有效率为84.7%,两组综合疗效评价相比为非劣效。FAS 750 mg组可进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0例,获病原菌41株,500 mg组可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9例,获病原菌51株,两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另外,750 mg组和500 mg组的非典型病原体的临床有效率均为100%。对750 mg组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临床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注射部位瘙痒、疼痛和充血等,其次为失眠、恶心、皮疹等。较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为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白细胞总数降低、ALT升高、AST升高等。以上不良反应多属轻微,患者可耐受,与500 mg组相比,因药物中止试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安全性相仿。结论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治疗CAP与左氧氟沙星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程相比,其临床和微生物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较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0.
氧自由基在脑缺血发病中的作用及防治山东省荣军总医院(250013)俞桂珍夏靖吕晓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王丽华氧自由基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正常产物,在生理条件下其发生及清除处于动态平衡。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机制发生障碍,则导致病理状态。自由基对脑损伤的主要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