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按1∶20的重量比例,与煅烧异种松质骨(TrueBoneCeramic,TBC)组成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经动物实验揭示该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填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临床应用53例病人,48例随访8个月~3.5年,平均18.6月,均取得满意疗效。作者认为自制煅烧骨是理想的载体。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具有高效的诱导成骨能力,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来源丰富,易于大量加工贮存,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依赖于肿瘤局部血管生成的理论已经得到证实,而事实上NSCLC似乎更易于经淋巴道转移。由于缺乏明确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和标记因子,对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缓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是迄今发现的惟一淋巴管内皮细胞刺激因子。有研究显示,多种恶性肿瘤中VEGF-C高表达,并且和肿瘤的淋巴转移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自行构建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真核表达载体,为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真核细胞的实验研究及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实验于2002-01/2005-0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根据GeIlbank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的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附加BamHⅠ,XhoⅠ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胎盘mRNA中扩增出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PDGF-B。⑧经测序鉴定后,再用双酶切和聚合酶链反应对插入片段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在预期位置有相对分子质量为725bp的特异性扩增带。②序列分析、双酶切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证实插入片段序列正确。结论:成功扩增出完整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构建了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PDGF-B。为人及动物细胞的转基因研究,在基因水平改变其遗传性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背景:应用固态载体作为细胞支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已有成功经验。尝试将液态载体或凝胶态载体材料复合细胞后注入动物体内,观察该方法的可行性。目的:探讨液态载体或凝胶态载体材料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全厚关节软骨的可行性。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1/2003—09在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体质量2.5~4.5kg,雌雄不限。编号后根据缺损处注入物质的成分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软骨细胞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每组9只。方法:36只大白兔分组后造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取同种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与20%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混合,移植到缺损处进行修复。各移植组缺损处分别注入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空白对照组:缺损处不做任何处理。移植后4,8,12周对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大体、光镜组织学评估和电镜观察。据Wakitani评分标准,采用盲法对修复质量作出评价。主要观察指标:①软骨缺损修复程度。②软骨细胞的性质形态,基质中胶原性质、数量及排列方式。结果:①移植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中的软骨细胞能很好地生长,4周时,缺损区完全填充。8,12周再生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外观相似,界限模糊。组织学检查:形成透明软骨,缺损处被修复。②电镜下:8,12周,修复组织中可见多数成熟的透明软骨细胞及其周围排列不规则的、纤细的、均匀的和无周期性的Ⅱ型胶原。空白对照组仅见纤维修复,再生组织缺乏弹性,表面粗糙,不规则。③修复质量评分: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软骨细胞组和各组相比在各个时期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组和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个时期差异均存在显著性[4周:(3.93&;#177;1.91),(4.56&;#177;1.07),(4.78&;#177;1.09),(8.44&;#177;1.13)分;8周:(2.80&;#177;1.45),(3.24&;#177;1.00),(3.33&;#177;1.00),(8.44&;#177;1.13)分;12周:(2.22&;#177;1.10),(3.01&;#177;0.69),(3.00&;#177;0.71),(9.00&;#177;0.87)分,P〈0.0011,但两组之间在各个时期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结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能以透明软骨的方式成功修复兔膝股骨髁软骨缺损,并优于单纯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负载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或单纯的氧化聚乙烯和氧化聚丙烯复合物软骨细胞的移植。  相似文献   
15.
颈椎间盘蛋白多糖聚合体的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蛋白多糖聚合体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 本研究利用本室自行制备的透明质酸特异性荧光探针,运用探针杂交技术,观察蛋白多糖聚合体在胎儿、正常成年人病理颈椎间盘中不同的形态学分布。结果 蛋白多糖聚合体多分布在细胞表面胶原纤维间等特殊部位,其分布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 蛋白多糖聚合体的合成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推测其可能为颈椎间盘退变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医院成为医疗福利保障体系中的中间载体,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在肯定它对医院自身发展和对广大社会成员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方面的历史成就和作用的同时,载体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医院继续作为医疗福利载体,其运行过程中时刻在与新的体制发生着强烈的碰撞,产生出许多难以克服的新的弊端,更影响到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和“2000年人人享有卫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重组成骨蛋白-1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鼠重组成骨蛋白1(rOP1)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氧自由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静脉应用rOP1250μg/kg体重,大鼠肾脏缺血60min,再灌注24h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醇(MDA)、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其对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rOP1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血浆SOD分别是(108±20)和(86±11)KNU/L,MDA分别是(8.90±0.49)和(11.70±0.81)μmol/L,ET1分别是(130±39)和(179±45)ng/L,rOP1组SOD水平显著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而MDA和ET1水平显著性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两组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是(5.72±3.08)%和(8.85±3.52)%,rOP1组显著性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上述两组肾脏的的Miller’s评分分别是(2.0±0.3)和(3.4±0.5),rOP1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rOP1减轻氧自由基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ACTH受体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ACTH受体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之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ACTH受体及其mRNA在人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ACTH受体在人各种淋巴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82 .5 % ,与原位杂交阳性率 70 .0 %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人的免疫活性细胞不但可以表达ACTH受体蛋白 ,还可以合成其mRNA ,ACTH受体为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网络共有的生物学语言媒介 ,内分泌源性的ACTH与免疫源性的ACTH都可以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的ACTH受体发挥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神经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神经母细胞瘤(NB)进行体外培养,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体外建系的方法。方法 NB患儿新鲜手术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酶消化培养法建立原代细胞系;用选择性酶消化法和机械刮除法进行细胞纯化;从细胞形态学、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三方面对细胞进行初步鉴定,证实所培养细胞是否为NB细胞。结果 两种细胞培养法均可培养出NB细胞,纯化后可得形态均一的细胞系。结论 可采用适当的细胞培养方法建立神经母细胞瘤的体外细胞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6例汉族哮喘儿童及96名汉族健康儿童IL-13基因内含子区+192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哮喘的易感性、血浆总IgE(TIgE)、IL-1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923位点等位基因C、T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等位基因T与哮喘关联,OR(T/C)=1.87,95%CI=1.25~2.80,P<0.01。两组基因型(TT、CT、CC)频率的分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组中TT、CT基因型人群外周血IL-13及TIgE水平与同组及对照组CC基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13基因+1923位点多态性是影响哮喘的重要候选基因,T等位基因与哮喘关联,并可能通过增强IL-13基因的表达影响血浆总IgE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