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背景:内源性诱导软骨分为就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将目的基因整合入干细胞内,使其自行分泌诱导因子诱导自身进行分化。目的:观察将转化生长因子β3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表型转化的能力。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将转染后3,6,9,12d细胞裂解提取蛋白进行酶联免疫检测目的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体外表达。RT-PCR,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1,2周Ⅱ型胶原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1,2周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较稳定的表达目的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3,并且转染成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较阴性对照组能够更好的向软骨表型转化。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3可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向软骨表型分化。  相似文献   
12.
骨软骨缺损是指同时有软骨下骨和软骨的复合缺损,重建坚强的软骨下骨支撑和光滑的软骨面对于远期效果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3.
骨软骨缺损是指同时有软骨下骨和软骨的复合缺损,重建坚强的软骨下骨支撑和光滑的软骨面对于远期效果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agggrecanase-2 shRNA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aggrecan的影响。方法 术中切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通过胰酶+Ⅱ型胶原酶两步消化法消化软骨块并培养,取第2~3代软骨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将aggrecanase-2 shRNA5~8转染进入软骨细胞,观察转染后细胞的生长变化;以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第2、5、10天aggrecanase-2 mRNA水平的变化及aggrecan mRNA水平的变化,以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表示;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ggrecan蛋白水平的变化,以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表示,筛选最佳抑制序列。结果 以慢病毒为载体介导aggrecanase-2 shRNA转染软骨细胞后对细胞生长速度及形态无明显影响。加入病毒液200 μl、100 μl、50 μl后感染复数分别为100、50、25,转染效率分别为90%、60%、30%。转染后aggrecanase-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特别是mRNA5,由开始的0.876 3±0.115 6 下降至0.069 9±0.015 1(P<0.05);aggrecan mRNA 水平显著上调,由开始的0.992 1±0.201 3增加至3.049 2±0.278 2(P<0.05);aggreca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由开始的496.160 5±225.673 7 增加至4 525.433 0±1 131.813 0(P<0.05);最佳抑制序列为aggrecanase-2 shRNA5。结论 以慢病毒为载体介导aggrecanase-2shRNA转染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可有效干扰aggrecanase-2 mRNA表达,相应地增加aggrecan表达,是一种保护aggrecan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髋臼后壁骨折在髋臼骨折中较多见.因致伤暴力较大,常合并髋关节后脱位,重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手法整复较困难,尤其关节内有游离骨折碎骨片者,效果不理想,致残率较高.1995年5月~1998年7月,我院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病人11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颈椎管狭窄病人MRI中矢位的测量以表明纤维性增生在椎管狭窄中的意义。方法 颈椎管狭窄病人 97例 ,其中手术病人 4 0例。在T1 加权像测量 :椎体矢状径 ,骨性椎管矢状径。在T2 加权像测量 :纤维性椎管矢状径。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比较纤维性椎管和骨性椎管在椎管狭窄症中的作用以及在临床中意义。结果 纤维性椎管的矢状径在各个节段均明显小于相应的骨性椎管矢状径 (P <0 .0 0 1)。手术组的骨性椎管中矢状径在各个节段均小于非手术组 ,但仅有两个节段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值分别小于 0 .0 5和 0 .0 1)。而两组的纤维性椎管中矢状径在各个节段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小于 0 .0 0 1)。结论 造成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是纤维性椎管狭窄。而纤维性椎管的构成主要是硬膜囊前面的椎间盘和后面的黄韧带 ,它们前后夹击使脊髓受到明显的压迫。只有MRI能准确地反映骨性和纤维性椎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髓内改变  相似文献   
17.
骨软骨缺损是指同时有软骨下骨和软骨的复合缺损,重建坚强的软骨下骨支撑和光滑的软骨面对于远期效果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178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性分析1994-10/2005-10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膝置换患者178例(205膝),男15例,女163例;单膝置换151例,双膝同时置换27例;保留后交叉假体18膝,后方稳定性假体147膝,活动衬垫40膝。置换髌骨75膝,未换髌骨130膝。17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置换前的疼痛分为7.56分(0~15分),置换后疼痛分为28.48分(10~30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56,P < 0.01)。HSS评分由置换前的36.35分(20~67分)进步为92.47分(56~100分),其中优183膝,良15膝,可4膝,差3膝,优良率为96.58%。全部患者中有3例疗效差,其中2例为采用保留后交叉假体的患者,1例后方稳定性假体感染,1例未行髌骨置换的患者发生了膝前痛,1例感染患者行翻修术。  相似文献   
19.
背景:内源性诱导软骨分为就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将目的基因整合入干细胞内,使其自行分泌诱导因子诱导自身进行分化.目的:观察将转化生长因子β3 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表型转化的能力.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3 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将转染后3,6,9,12 d 细胞裂解提取蛋白进行酶联免疫检测目的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3 的体外表达.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1,2 周Ⅱ型胶原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1,2 周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较稳定的表达目的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3,并且转染成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较阴性对照组能够更好的向软骨表型转化.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3 可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向软骨表型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透明质酸(HA)对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软骨方向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P3代未诱导的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按培养液中添加的HA浓度不同分为两实验组,A组:低浓度组(基础培养基+HA0.1mg/ml);B组:高浓度组(基础培养基+HA0.2mg/ml)。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及阳性对照组(基础培养基+10ng/mlTGF-β3),观察细胞形态、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分别于诱导后第7、14、21天行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结果 经添加软骨诱导剂后,干细胞的细胞增殖速度放缓,形态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椭圆形,胞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RT-PCR检测示Ⅱ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表现出软骨细胞的分化特点,半定量分析显示两实验组Ⅱ型胶原表达无差异,但均比阳性对照组弱,空白对照组无Ⅱ型胶原表达。结论 不同浓度外源性HA诱导兔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无差异,且均比TGF-β3的诱导能力弱。提示HA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有促进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但改变外环境中HA浓度不会影响MSCs的软骨分化。自体关节腔内环境支持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