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7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589篇
耳鼻咽喉   145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736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2143篇
内科学   1012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547篇
特种医学   5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245篇
综合类   3960篇
预防医学   1504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2007篇
  16篇
中国医学   1568篇
肿瘤学   32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830篇
  2011年   1004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转基因鼠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鼻咽部特异性表达。结果 PCR检测F0代pIgR基因阳性率达37.5%(6/16),Southem杂交F0代pIgR基因阳性率为12.5%(2/16)。结论 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有望成为研究EBV病毒致病机制的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2.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胸背部显著疼痛25例,腰骶部疼痛3例。血沉58~126mm/h,平均73.7mm/h,合并椎旁脓肿19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27°-108。,平均61.5°,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7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或钩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0.7h,平均出血890±130ml。术中1例由于T4椎弓根较小无法置钉而改用钩棒系统固定。1例发生胸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4d后愈合;1例左下肢回流不畅,给予抬高患肢,被动肢体活动,2周后好转;2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西乐葆121服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早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d后脱机好转,肺功能正常。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24例胸背部疼痛及3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1例背部疼痛患者半年后自行缓解。随访11~22个月,平均17-3个月。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21°~33°,平均24.7°,末次随访时为24°~35°,平均26.3°,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神经功能除A级2例、B级1例无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3.
4-1BB(CD137)配体在几种肿瘤细胞株上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4—1BBL在几种人肿瘤细胞株上的表达。方法:用RT—PCR及法检测肿瘤细胞内4—lBBL mRNA水平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膜表面4—1BBL的表达。结果:4—1BBL在Jurkat细胞株上高表达(98.97%),在HL-60和K562上表达较低(分别为24.77%和19.23%),而在HL-29细胞株上基本不表达(2.13%)。结论:4—1BBL在不同肿瘤细胞株表达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54.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其子宫肌瘤血供特点、临床疗效、肌瘤复发率。结果子宫肌瘤以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占85.1%,双侧子宫动脉同时供血14.9%,卵巢动脉参与供血6.4%。随访47例患者,治愈17%,显效68%,有效12.7%,无效2.12%,随访6~48个月未发现术后再发肌瘤。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安全有效,特别是对黏膜下子宫肌瘤可以达到瘤体消失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5.
安瓿类药液抽取过程中微粒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护士在抽吸安瓿类药液过程中存在的微粒污染问题,搜集教材和有关的研究成果,对安瓿类药液抽吸过程中微粒的种类、来源及目前微粒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规范配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6.
图片学习测验在识别老年人轻微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图片学习测验在识别老年人轻微认知功能损害 (MCI)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MCI诊断标准的老年人 4 8例与正常对照组 5 6名完成图片学习测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及多种非记忆测验。结果 图片学习测验的 3个记忆指标 (图片短时记忆、延迟记忆和学习记忆 )在MC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已经给出这三个图片记忆指标区分MCI与正常老年人的划界分、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图片记忆操作简便、信度和效度好 ,可以作为临床医师筛选MCI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总结了包皮环切四个方面的信息:①男性包皮环切和HIV感染风险;②男性包皮环切和其它健康状况;③与男性包皮环切相关的风险;④HIV感染与男性包皮环切在美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主动要求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治疗药物依赖的群体术前心理症状的特征。方法:选择2004-07/11自愿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连续病例34例。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独立测试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计算机获得结果。与国内常模和国内燕殿学组、朱军红组、万萍组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34例患者均完成量表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主动要求手术治疗的患者,多为32岁左右的男性已婚的个体经营者患者。依赖物质以海洛因为主;首吸年龄小;持续时间长;滥用方式多;复吸率高,并以心理依赖为主。②症状自评量表测查,总分中最高分374分、160分以上者23例占67.6%,平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38.29±4.08),(24.92±18.4),P<0.001]。阳性项目数最高分86分、43分以上者24例占70.6%,平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③心理障碍总患病率高达91.2%。心理障碍因子分超出常模的构成比从高到低分别为:抑郁和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和其他、偏执、恐怖以及人际关系。心理障碍显现强度的排列为,抑郁、敌对、强迫和其他、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以及恐怖。④与国内燕殿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朱军红组比较,仅强迫因子差异有显著性;与万萍组所测结果比较,躯体、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症状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患者术前心理障碍是普遍存在的临床问题。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症状的特征,便于围手术期医学干预方法的选择。有利于对术后疗效做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9.
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溶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4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活动后心慌、气短,生长发育无明显异常。体检:无杵状指,无紫绀,胸骨左缘2~3肋可闻及连续性杂音,P2 亢进,红细胞计数4.8×10 12 /L ,血红蛋白13 5g/L ;血清总胆红素6.8mmol/L。心脏胸部X平片示:肺血增多,主动脉结宽,肺动脉段凸,左心室增  相似文献   
160.
老年性痴呆是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痴呆症状最为突出,病理改变以大脑的萎缩和变性为主,临床包括老年性痴呆(真性老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Alzhcimer痴呆)和脑血管性痴呆等。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医疗保健事业发展,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数与日俱增,所以本病发病率逐渐增长,已成为常见中老年疾病之一。据国外统计,65岁老人痴呆症的发病率,1980年是1940年的8倍。据WHO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