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冠心病是成人心搏骤停(CA)的最常见病因,而抢救CA最有效的手段是第一目击者现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及电除颤,而对于顽固性的常规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循环、病因可逆的患者尽早实施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本文记录了2022年2月1日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例外院CA患者,常规心肺复苏失败、经紧急ECPR后患者心搏骤停220分钟后恢复自主循坏,后经冠脉血管内治疗、有效的并发症防治等综合治疗后,患者最终抢救成功。通过回顾分析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良好预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拓宽ECPR的介入时机、并发症防治,为以后相关的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单株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南海深海沉积环境来源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方法 通过改变培养基组成并筛选合适的发酵条件,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学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p. SCSIO F063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分离,利用NMR, MS等波谱学技术并结合文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从菌株SCSIO F063中新增分离鉴定5个单体化合物: 6-O-methyl-averythrin(1), (2,4-dichlorophenyl)-2,4-dichlorobenzoate(2),dibutyl phthalate(3),folipastatin(4),di-(2-ethylhexyl)-phthalate(5)。结论 改变培养基组成可以刺激该菌株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化合物1-5为首次从真菌SCSIO F063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胃癌复发和转移的主要途径,传统HE染色确定肿瘤的转移和分期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进步,使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成为可能,其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国内外淋巴结微转移在胃癌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为胃癌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