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26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丙二醛、抗氧化因子合成与波动性高糖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表明波动性高血糖较持续性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可能更严重。目的:观察波动性高糖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丙二醛、抗氧化因子合成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取经培养鉴定后的内皮祖细胞,细胞同化后分别给予5.5mmol/L,20mmol/L,5.5/20mmol/L葡萄糖(5.5,20mmol/L的葡萄糖培养液每8h更换1次)及20mmol/L甘露醇。干预72h后,MT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丙二醛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结果与结论:20mmol/L和5.5/20mmol/L葡萄糖作用72h,内皮祖细胞增殖减少、凋亡率增高(P<0.01),培养液中丙二醛水平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P<0.01),均以5.5/20mmol/L葡萄糖作用最明显(P<0.01)。说明波动性高糖较恒定性高糖更易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波动性高糖环境下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比较119例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在饮食加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和安慰剂干预治疗,经治疗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 h胰岛素(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PG、2 hPG、TC、TG、LDL、FINS及PINS均明显下降,HDL升高,吡格列酮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3%,低于安慰剂组的发病率(8.5%).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调节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糖耐量异常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4.
25.
326例儿童手外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手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手外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4年间我院收治326例儿童手外伤患儿,对其病历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6例患儿中,男209例,女117例,男女比1.79:1.发病高峰年龄为幼儿期(1~3岁),发病高峰时间为中午及16~20点.伤后8 h我院就诊率73.6%.受伤原因多为生活性,以锐器伤、挤压伤和砸伤为主,开放性损伤占92%.受伤部位以手指居多,掌部次之;受伤类型多以挫裂伤、擦挫伤为主.受累组织以单纯皮肤软组织受损及骨折多见,肌腱及神经受损次之.其中,行非手术治疗33例;单纯清创缝合的86例;骨折固定的81例;神经吻合的17例;行肌腱吻合的63例,植皮或者行皮瓣移植的28例;截肢或截指的12例;拔甲,甲床修补的45例;血管吻合的7例.术后感染率4.0%.治疗后优良率达91.2%.结论 儿童手外伤有其自身发病特点,幼儿期多发,生活性损伤多见,受伤程度大部分较轻,经早期恰当治疗预后多良好.应根据这些特点,加强监管,以降低发病率,同时重视儿童手外伤的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6.
背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受损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黄芪对多种原因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及黄芪干预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增殖及分化影响。
方法:不同浓度葡萄糖孵育内皮祖细胞24 h以及30 mmol/L葡萄糖孵育内皮祖细胞不同时间;内皮祖细胞经20 g/L黄芪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30 mmol/L葡萄糖培养24 h。
结果与结论:高葡萄糖以浓度及时间依赖方式减少内皮祖细胞的数量,降低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能力(P < 0.05或0.01),给予黄芪预处理后,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能力明显增强(P < 0.05或0.01)。提示高葡萄糖以浓度及时间依赖方式减少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降低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能力,黄芪可以改善高葡萄糖对内皮祖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7.
骨缺损是指骨折断端因某种原因丧失了一些骨质而形成较大的缺损,多见于创伤、感染、先天性因素及肿瘤切除等。骨移植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甚至异种骨移植。自体骨移植虽具有较好的成骨活性,不存在免疫方面的问题,但需另作切口取骨,供骨来源受限,有供骨区疼痛、失血、手术瘢痕形成和时间延长等缺点;异体骨及异种骨移植难以及时获取移植骨,且有乙肝、爱滋病等感染及免疫反应的危险。 相似文献
28.
29.
背景 众多研究表明循环游离DNA(cfDNA)对前列腺癌有诊断价值,但关于cfDNA检测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并不一致。目的 进一步明确cfDN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r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英文文献,提取第一作者的姓名、发表年份、国家、样本量、检测方法及研究数据参数(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等信息,检索年限自建库至2020年2月。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有无阈值效应,并通过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判断SROC图形是否呈“肩臂状”,运用Corchran-Q检验、I2检验分析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大小选择合适模型进行合并。通过Meta分析评估cfDNA的诊断效能,绘制Fagan图评估cfDNA的诊断能力。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2 774例研究对象包括1 936例前列腺癌患者和838例非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cfDNA诊断前列腺癌的合并灵敏度(Sen合并)为0.49〔95%CI(0.47,0.51)〕,合并特异度(Spe合并)为0.91〔95%CI(0.89,0.92)〕,合并阳性似然比(PLR合并)为6.04〔95%CI(4.39,9.31)〕,合并阴性似然比(NLR合并)为0.52〔95%CI(0.45,0.60)〕,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合并)为18.19〔95%CI(12.33,26.85)〕。相应的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 2。亚组分析显示cfDN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的AUC在各个亚组中并无明显改变(P>0.05)。Fagan图显示,设定验前概率为20%,然后辅以检测cfDNA,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为88%。结论 cfDNA诊断前列腺癌有一定价值,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但仍有待于大量的证据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脑电近似熵(ApEn)在缺血性脑卒中起病24 h内病灶位置变化特点以及是否具有病灶定位意义。方法选取37例起病24 h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3例对照组进行安静、闭目、放松状态下的全导联脑电信号采集,计算脑电Ap En;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各导联脑电ApEn。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病灶位置脑电ApEn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脑组织脑电Ap En则无明显改变。结论起病24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灶位置脑电ApEn明显降低,脑电ApEn对起病24 h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病灶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