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林飞飞  叶傲霜  徐怡  王晓凑 《安徽医学》2013,34(9):1365-1366
目的评价术前抑郁对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拟行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260例,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评价患者术前的抑郁状态,根据Hamilton评分分为抑郁组(Hamilton评分≥17分,D组)和无抑郁组(Hamilton评分17分,N组)。记录2组子宫次全切术后6、24、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结果 D组患者50例,N组210例,2组术后6、24、48 h VAS平均评分为(9.63±3.15)分和(8.14±2.47)分(P0.05)、(7.74±2.83)分和(6.54±1.83)分(P0.05)、(3.24±1.65)分和(3.25±1.78)分(P0.05)。结论术前抑郁可加重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短期疼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鉴别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的可行性.方法 联合运用衰减全反射(ATR)探头与中红外光纤、FTIR光谱分析仪,测定26例乳腺癌患者和34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体表的FTIR光谱,比较两组光谱各个谱带的峰位(P)、相对峰强(I)及半高宽指标(F),总结乳腺癌体表光谱的特征.结果 与乳腺良性肿物体表光谱比较,乳腺癌体表光谱中(1)蛋白质酰胺Ⅱ带P1546发生明显地红移(向低波数移动,P<0.05);(2)与核酸相关的相对峰强11256/I1460(P<0.05)明显升高;(3)与C-H或C-O-H的变角振动的谱带峰位P1303发生明显地红移(向低波数移动)(P<0.05).结论 乳腺癌体表FTIR光谱与乳腺良性肿物体表的光谱比较,在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相关谱带均有明显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superficially differentiating breast cancer from the benig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 FTIR) spectroscopy. Methods Twenty-six cases of breast cancer and 34 cases of the benign were examined superficially by FTIR spectroscopy. For each FTIR spectrum,the peak positions (P), relative intensity (I) and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 F) of the band were recorded and the relative intensity ratio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In the group of breast cancer, both the peaks of 1546 cm-1 and 1303 cm-1 shifted toward lower wave number (P <0. 05),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benign group. The relative intensity ratio of I1256/I1460)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 05). Conclusion There existed m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TIR spectra between malignant and benign breast masses.  相似文献   
103.
苦参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苦参碱 (Mat)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AngⅡ )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 (CF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 ,四氮唑盐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结果 :①随苦参碱浓度的增加 ,CFsMTT值呈递减趋势 ,且均明显低于AngⅡ组 ;②苦参碱可使CFs的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 ,G0 /G1 期百分率上升 ,与AngⅡ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 <0 .0 5 ) ;③AngⅡ可使CFsP2 7表达阳性率降低 ,而苦参碱可促进CFsP2 7表达。结论 :苦参碱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P2 7参与了抑制CFs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苦参碱 (Mat)对醛固酮 (Ald)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RCFibs)增殖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建立Ald诱导RCFibs纤维化模型 ,通过四氮甲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分析仪 (FCM)测定细胞周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PCNA的表达 ,研究Mat对Ald诱导RCFibs增殖的影响。结果 :Ald +Mat(0 .5mmol·L-1 、0 .2 5mmol·L-1 、0 .1 2 5mmol·L-1 )组与Ald组相比较 ,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 9.95 6 7%、2 6 .4 6 1 0 %、4 6 .5 90 9% (P <0 .0 5 ) ,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 G1 期细胞数量增加 ,S期、G2 M1 期明显减少 ;免疫荧光和FCM测定表明 ,Mat抑制PCNA的表达。结论 :Mat能明显抑制Ald诱导的RCFibs增殖 ,其效应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痛舒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b1含量。方法采用WatresSymmetry 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三七皂苷R1的线性范围为0.206~3.09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2%,RSD为0.77%(n=9);人参皂苷Rg1的线性范围为0.882~13.23μg(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为1.1%(n=9);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为0.921~13.82μg(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RSD为2.1%(n=9)。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6.
的分析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腹部术后129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3.62%(129/947),以腹部切口感染率最高,达58.14%(75/129);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术前营养状况、是否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等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05)。结论影响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防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降低院内感染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减少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7.
气管插管后非计划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UEX分为自主拔管和事故拔管[1,2]。而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08.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剂量化放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接受高剂量化放疗联合APBSCT治疗的 5例恶性淋巴瘤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4例 ,霍奇金淋巴瘤(HL) 1例。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方法 :1例采用Ara C 10 g/m2 静点 G CSF ,余 4例采用VP 16 15 0 0mg/m2 静点 G CSF。干细胞动员后 ,采集单个核细胞数 (MNC)均≥ 3.85× 10 8/kg ;CD3 4 细胞数均≥ 6 .96× 10 6/kg ,CFU GM培养集落数≥ 4 .4 1× 10 5/kg。预处理方案 :1例NHL为CTX 4 g/m2 ,分 2次静点 ,VP 16 80 0mg/m2 ,分 4次静点 ,并加全身照射 (TBI) 780cGY。余 4例为CTX 4 g/m2 ,VP 16 80 0mg/m2 静点 ,BCNU 4 5 0mg/m2 静推 ,移植后进行了原发病灶的放疗。随访 9~ 4 3个月 ,中位 18个月。 5例移植前浅表淋巴结、纵隔、脾脏部位病变均获得部分缓解。 结果 :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病变获得完全缓解 ,随访至 2 0 0 4年 5月 ,均无病存活。结论 :APBSCT联合大剂量化放疗 ,对恶性淋巴瘤疗效佳 ,且毒副反应能耐受 ,安全性好 ,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220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含量。结果肺癌患者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Cyfra21—1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NSE对小细胞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P〈0.05),CEA对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P〈0.05)。结论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NSE可作为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CEA对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作用,Cyfra21—1对鳞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孙华明  周吉军 《现代预防医学》1998,25(4):466-467,470
本文对从某医院医院感染病例中分离到的2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利用质粒图谱进行基因源性分析。结果:27株细菌分别表现出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其中有18株发现质粒带(66.7%),不同的细菌可带有相同的质粒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耐药谱,其中带有21b质粒的细菌均表现出对7种抗生素药,提示该质粒是诱导多耐药性的R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