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无症状性菌尿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大量研究证实,长期的无症状性菌尿亦会损伤肾功能,故治疗应与有症状尿感相同[1]。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脊髓的横贯性损害而出现以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括约肌和自主神经等功能障碍[2]。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尿路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西医治疗布氏杆菌病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67例,明显有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其中复发3例。总治愈率可达60%,总有效率可达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患者1,女性,39岁。因双眼反复流泪10余年,右内眼角肿痛3d于2008年11月15日就诊本院眼科。人院时体温37.8℃,一般情况欠佳。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因检查配合不佳未查。右侧眼眶周皮肤红肿明显(附4页图①),泪囊区皮肤压痛,眶压高,球结膜水肿。右眼底检查因配合欠佳未做。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 观察正中神经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干预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pDo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采用正中神经磁刺激治疗的19例pDoC患者,经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ion,CRS–R)评分判定,8例为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11例为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RS–R评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检测及整体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VS患者的CRS–R视功能、口运动/言语功能、觉醒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MCS患者的CRS–R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仅2例患者EEG有改善;2例VS患者转为MCS–,1例VS患者转为MCS+;6例MCS–患者转为MCS+,2例MCS–患者和1例MCS+患者转为脱离MCS;病程3个月以内的6例患者的意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正中神经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干预pDoC患者是有积极意义的,病程在3个月以内及MCS患者更易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比较对不同初始步速的卒中患者采用不同步行训练方式的疗效,观察各种训练方式在提高卒中患者步行速度方面的优劣。方法:检索200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所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关于机器人步行训练、跑台步行训练、平地步行训练、家庭锻炼或不包含步行训练的日常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步速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评估衡量指标,合并各单个研究的结果,获得总效应值。结果:从9195篇文献中筛选出12个(n=822)符合条件的高质量研究。根据其初始步速((1)0.3m/s,(2)0.3—0.5m/s,(3)0.5m/s)和训练方式的不同共分为27个组。比较跑台与非跑台步行训练对各组的疗效,结果显示各组训练前后的步速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初始步速0.5m/s的脑卒中患者(两者P值均为0.007)。比较减重与不减重跑台步行训练对各组的疗效,结果显示初始步速为0.3—0.5m/s之间的卒中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减重组P=0.005,n=187,不减重组P=0.001,n=53);但在初始步速0.3m/s的组别,两者结果不一致(减重组P=0.06,n=57,不减重组P=0.0005,n=13),在大多数初始步速0.3m/s的组别中,其异质性检验值50%。结论:根据初始步速的水平对卒中患者进行分层,有助于降低分析结果的异质性。步速0.5m/s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步行训练模式而达到相同效果;步速为0.3—0.5m/s的卒中患者可能是最适宜进行跑台步行训练的对象;步速0.3m/s的卒中患者,以跑台支持训练提高步行能力则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的疗效及核心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共治疗8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分别进行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背痛评定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表面肌电图(sEMG)的检测。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NRS、JOA、ODI功能评分,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的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较组内治疗4周时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8周时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与组内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时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与对照组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NRS[(1.35±1.27)分]、JOA[(25.90±3.65)分]、ODI[(6.95±8.27)%]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短期内与常规物理治疗的改善效果相近,但延长训练时间可持续提高核心肌群的募集能力和耐疲劳性,同时改善腰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效果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59.
透析口渴症是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病症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本症22例,获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收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存在不同程度的口渴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例。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高血压肾病3例,  相似文献   
60.
腮腺肿块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实践不断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各类腮腺肿块的诊治。2005年1月~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78例腮腺良性肿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