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87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3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4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目的通过对用于修复手掌、手指、腕部严重损伤的7类皮瓣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为选择皮瓣修复该类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全部病例入院后及早行扩创,去除明显坏死的皮肤软组织,对于间生态组织、未断裂的坏死神经、肌腱以及坏死骨骼予以保留。依据损伤情况分别利用腹壁皮下埋置法保存严重热压伤毁损手掌6例,掌背皮神经/掌背动脉复合蒂皮瓣修复手指电击伤5例,指动脉侧支营养血管皮瓣2例,带感觉神经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例,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手腕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腹部带蒂皮瓣14例,游离皮瓣修复虎口、拇、示指电击伤2例。结果37例皮瓣成活,保存严重热压伤毁损手掌6只,手指12只;1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腕部高压电击伤,术后第2周,手掌坏死,遂行截肢术。1例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血运障碍,皮瓣坏死。损伤手掌手指及功能不同程度得以保存。结论手掌、手指、腕部损伤修复应遵循保存患指、肢为首要原则,根据损伤情况,利用各种皮瓣修复。其中前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指脉岛状皮瓣、胸腹部皮下埋置法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2.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SBYH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增殖及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技术及体外药物血清实验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GMC的增殖,ELISA法检测FN的分泌水平,RT-PCR法检测IL-6 mRNA的表达。结果:肾病Ⅰ号方可显著抑制GMC和增殖(P〈0.01),减少FN的分泌和IL-6 mRNA的表达(P〈0.01)。结论:肾病Ⅰ号方可能通过减少GMC和FN的分泌,下调IL-6 mRNA表达,而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3.
244.
245.
246.
目的探讨小儿鼾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1例小儿鼾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鼾症的诊断与治疗特点。结果31例小儿鼾症中,以听力下降首诊的13例,以鼻塞首诊的18例;经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30例病人疗效满意,有效率96.8%。结论以耳鼻症状首诊是小儿鼾症的重要临床特点之一,应引起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视。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小儿鼾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7.
248.
249.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肾病Ⅰ号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肾病Ⅰ号方高剂量组与洛汀新组作用48h可以显著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P<0.01或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异常增殖,而发挥延缓肾脏病进展,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0.
目的了解和掌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情况以及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控制情况。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88例,按照不同透析方式分为单纯低通量透析组113例和复合透析组75例,调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透析年龄、透析频率,并检测矿物质代谢的指标,与透析预后及实践模式(DOPPS4)研究、国内同期调查研究作比较,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控制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82例(43.6%),糖尿病肾病50例(26.6%),高血压肾病32例(17.0%),其他病因24例(12.8%)。透析龄≥5年占26.8%,透析龄<5年占73.2%。两组患者中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透析中心患者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达标率与DOPPS4的研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本中心患者血钙的达标率(83.5%)明显高于DOPPS4的调查结果(56.0%),但甲状旁腺激素>300pg/ml占56.9%,稍高于国内多中心的调查结果的44.5%,远高于DOPPS4研究中的35.3%。同时,血钙、血磷达标率控制值明显高于国内的多中心调查结果。结论本中心透析老年透析患者比例较高;同时,本透析中心患者的矿物质代谢紊乱控制情况优于国内报道的透析中心同期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DOPPS4研究结果仍然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