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0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242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666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482篇
综合类   1807篇
预防医学   993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570篇
  6篇
中国医学   681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我科采用注射用丹参粉针剂与丹参水针剂治疗冠心病绞痛各38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2.
下眼袋为老年人的下眼睑松垂现象。其原因为下睑皮松驰.皮肤与眼轮匝肌间的纤维组织连接减弱,肌肉及眶隔膜间的张力下降而导致眶隔内脂肪脱垂,使下睑皮肤下垂而形成袋状臃肿,出现老态。切除下眼袋能够起到消除和改善老态纠正异常心理和增强自信的作用。我科从88年开始至91年3月共对98例下眼袋患者施术,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2岁。其中40—62岁者最多,占78%。女86例男12例。年轻人多有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细胞黏附分子 1(s ICAM 1)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 40例急性脑梗死和 30例健康人的血清 s ICAM 1和TGFβ1 浓度。结果 :脑梗死组发病后第 1、3和 7日血清 s ICAM 1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而发病后第 1日和第 3日血清 TGFβ1 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结论 :血清 s ICAM 1和 TGFβ1 浓度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和免疫状态 ,且 s ICAM 1具有损伤作用 ,TGFβ1 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乳腺癌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xtensive intraductal component,EIC)、粉刺状坏死(comedo necrosls)、组织学分级与组织蛋白酶D(eathepsin D)、Kiab7、单链DNA(ssDNA)及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检测日本德岛乳腺门诊与东德岛医院1996年1月至1997年4月连续手术切除的5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组织蛋白酶D(eathepsin D)、Ki-67、单链DNA及c-erbB-2的表达。结果EIC阳性组,肿瘤上皮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D为高表达(P=0.021),肿瘤间质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D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粉刺状坏死的出现,与c-erbB-2癌基因、肿瘤上皮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D和细胞增殖指数相关(P分别为0.042,0.006及0.013)。结论肿瘤上皮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D可能参与了EIC与粉刺状坏死的形成。EIC与粉刺状坏死的检测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在术后患者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体重、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及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4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低氮低热卡)和对照组(标准热氮卡)各32例。术后第2~7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监测术前和术后第2、4、8天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CRP)、转氨酶(ALT、AST)的变化,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测体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糖均明显升高,术后第4、8天血糖和CRP研究组仍升高,但较对照组减少(P<0.05),术后第8天研究组的血糖、CRP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下降缓慢,两组间转氨酶(ALT、AST)和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相关并发症较研究组高(P<0.05)。结论胃肠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有利于患者血糖和创伤应激反应的恢复,可能会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6.
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对纠正烧伤后肾脏损害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肾脏损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47例烧伤合并肾损害进行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 ,以减少烧伤毒素、促进创面修复、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结果 术后 1周观察 ,3 6例肾损害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 ;完成手术后 ,最快 3d肾损害即可控制。本组最后治愈41例、死亡 6例。结论 对于烧伤合并肾损害 ,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不仅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也是保证患者最终康复的重要手段。一旦烧伤病人出现肾功能损害 ,应尽早进行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术修复深度创面。  相似文献   
87.
88.
作者检测脑梗塞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RBC变形能力、RBC膜微粘度、膜脂质及血浆脂质后发现,脑梗塞患者RBC变形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变形能力与RBC膜微粘度、膜胆固醇(Ch)/磷脂(PL)比值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浆ApoA-Ⅰ呈显著正相关;RBC膜胆固醇与血浆ApoA-Ⅰ及HDL-Ch呈显著负相关,与ApoB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血浆Ch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9.
<正> 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以FAM方案,F(氟尿嘧啶),A(阿霉素或表阿霉素),M(丝裂霉素)为主联合化疗,同时加用其他抗肿瘤制剂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有效缓解了病情,延长病人生存期,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