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前十字韧带是支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主要结构之一,损伤后常导致膝关节不稳,负重及活动等功能障碍,患膝常产生“滑落感”(givingway)。前十字韧带重建是治疗前十字韧带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重建术一般仅强调移植物的紧张度,术后许多患者都出现临床体征、膝关节评分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骨科内植物或关节置换后的细菌感染及抗生素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03/2003—03天津医院创伤科收治的需再次手术的骨科内植物置换后感染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再次置换时平均年龄56岁,初次置换到诊断为感染的时间为0~19个月。4例关节置换感染患者,均行假体取出、含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固定,间隔6个月后再次行关节置换。11例骨折内固定感染患者,2例内固定有效,伤口引流换药,骨折愈合后去除内固定;9例内固定无效,一期行内固定取出,病灶清除,含抗生素灌洗液灌洗,二期再次行内固定。结果采集的15例脓汁标本培养结果均呈阳性,慢性感染11例,占733%,其中骨折内固定后9例,全髋置换后2例;急性感染4例,占26.7%,其中膝关节置换后2例,骨折内固定后2例;未出现血源性感染病例。在不考虑分型和感染部位的情况下,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占致病菌的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顺序为:万古霉素〉利福平〉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根据感染的类型不同,抗生素敏感性差异也很大。15例标本中2例检出同时感染2种细菌,均来源于骨折内固定后患者。提示骨科内植物置换后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是高风险致病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和长时间给药是治愈骨科内植物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结肠癌、直肠癌病人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及周期节律性,根据其高峰时点确定时辰化疗给药时间,并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治疗方案均为奥沙利铂(L-OHP)130mg/m^2,氟尿嘧啶500mg/(m^2·d),四氢叶酸(CF)300mg/d,连用5d,21d为一周期,重复使用。两组均采用非PVC材料输液器给药。实验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每4h~6h取外周血1次,测定血浆GSH水平以及周期节律性,根据GSH高峰时相确定L-OHP给药时间,氟尿嘧啶22:00至次日10:00匀速给药,CF在氟尿嘧啶前给药;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时间给药。所有病人在观察期间均避免冷饮及接触冰冷物体。[结果]结肠癌、直肠癌病人血浆GSH存在明显时间依赖性,其中59.62病人具有明显的周期节律性;依据GSH节律性行时辰化疗可以降低L-OHP产生的毒性反应,但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GSH周期进行个体化时辰化疗可以降低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科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治疗 116例踝部骨折病人中 ,有 78例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方法。在这 78例病人中 6例病人手术后 6~ 13周 ,随访时发现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断裂 ,其中 5例经手术将断钉取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年龄 :最大 34岁 ,最小 15岁 ,平均年龄 2 4岁。病人体重最高 10 0kg ,最低 6 0kg ,平均 78 6kg。病人身高最高 178cm ,最低 15 8cm ,平均身高 16 4 4cm。超过标准体重 (身高cm - 10 0 =标准体重kg)的重量最高 32kg ,最低 0kg ,平均超标 17 4kg。自 78例同期行… 相似文献
15.
天津医院中医科采用内服中药与中药灌肠兼施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本病辨证分为四型施治:湿热型予清利湿热、调气行血方;肝脾型予疏肝和胃、健脾理气方;脾胃虚弱型予益气升阳、健脾和胃方;脾虚阳虚型予温肾健脾、涩肠止痢方。同时依据结肠镜所见,有溃疡者予结肠炎Ⅰ号(珍珠层粉、象牙屑、青黛、煅月石、元明粉、白芨、五倍子、乌贼骨、黄连)灌肠,无溃疡者予结肠炎Ⅱ号(珍珠层粉、象 相似文献
16.
背景:应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关节损伤或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时,钩钢板钩部的角度固定不变,而人体肩锁关节正常角度或在上臂运动时会发生相关变化。
目的:探讨正常肩锁关节倾斜角度与肩关节活动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纳入包含肩部CT检查的TOP图像资料97例,其中男57例,女40例,选择CT时TOP图像,在CT上用机器进行角度测量。肩锁关节角度:为肩峰长轴沿线与锁骨远端长轴沿线的夹角,盂肱关节的角度为肱骨外展与垂线的角度。
结果及结论:在上肢下垂时平均肩锁角为(162.04±10.53)°。下垂平均肱骨角为(16.06±11.87)°,R=0.010(P < 0.01),说明肩关节与肩锁关节两个角度相关。在上肢上举时肩锁角(174.34±10.14)°,上举肱骨角(137.65±14.48)°,R=0.053(P < 0.01)两个角度也是相关的。提示,肩锁关节角度在肱骨上举运动时发生变化。肩关节活动时肩锁关节相关活动,既盂肱关节活动时,肩锁关节角度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7.
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合并冠状面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AN E. NORK DANIEL N. SEGINA KAMRAN AFLATOON DAVID P. BAREI M. BRADFORD HENLEY SARAH HOLT STEPHEN K. BENIRSCHKE 叶伟胜 《骨科动态》2005,1(3):142-146
背景:孤立的股骨远端髁冠状面骨折(Hoffa骨折)十分罕见,其诊断困难,在治疗上也存在争议。股骨远端髁上骨折合并冠状面骨折也很少发生。此项研究的目的就是明确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机率.并描述m这些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89例患者的202个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回顾性评估。结果:在202个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中有77个(38.1%)诊断合并有冠状面骨折。在这些冠状面骨折中有59个(76.6%)只累及单髁,18个累及了股骨内和外髁累及单髁的冠状面骨折中有85%位于外髁。股骨远端开放骨折合并冠状面骨折的可能性是闭合骨折患者的2.8倍(95%可信区间,1.54~5.25)。在102个进行CT检查的膝关节中有47%被诊断出冠状面骨折,与其相比,在100个未行CT检查的膝关节中,其诊出率只有29%(p=0.008)。术前未被诊断出的10个冠状面骨折只是在术中固定股骨远端骨折时才明确诊断,且这些病例术前均未行过CT检查。结论:冠状面骨折经常与高能的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合并发生;在本研究中,合并冠状面骨折的发生率为38%。外髁较内髁更易受累。累及双髁的冠状面骨折也很常见,并且大多数冠状面骨折伴有开放伤口。加上了冠状面骨折的诊断使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的外科治疗的策略和方法发生改变,因此,术前对股骨远端损伤者,特别当合并有开放损伤时,竭力推荐进行CT扫描。 相似文献
18.
19.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和诊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交叉韧带 (anteriorcruciateligament ,ACL)最早是由Galen所提及 ,距今已约 16 0 0多年。它位于膝关节内 ,起于股骨外髁内侧面 ,向前下内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前方 ,分为前内束和后外束。前内束在屈曲时张力最高 ,后外束在伸直位时张力最高。很多研究发现 ,ACL由许许多多纤维束组成 ,它们在股骨以及胫骨上都有不同的止点 ,当膝关节处于不同的位置时 ,相当的一部分纤维束处于张力状态而起稳定膝关节的作用。ACL不是简单的纤维组合 ,还具有弹性 ,可以分散能量、调节长度与内部负荷。ACL损伤在膝关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