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5篇 |
免费 | 191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篇 |
儿科学 | 30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31篇 |
口腔科学 | 36篇 |
临床医学 | 447篇 |
内科学 | 304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67篇 |
特种医学 | 1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465篇 |
综合类 | 1107篇 |
预防医学 | 580篇 |
眼科学 | 46篇 |
药学 | 406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376篇 |
肿瘤学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214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98篇 |
2007年 | 203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HBVG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0例HBVGN、2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及6例正常肾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NF-κB蛋白在HBVGN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性膜性肾病(P〈0.01)及正常肾组织(P〈0.01)中的表达,NF-κB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细胞核中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HBVGN膜性肾病肾组织有NF-κB的高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可能与NF-κB的表达上调有关,NF-κB和HBV可能共同参与了肾组织的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共14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经彩超确诊。行甲氨蝶呤化疗,待血B-hCG值基本降至正常,彩超提示子宫瘢痕处血流循环不丰富时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结果 12例治愈,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阴道大量出血,1例无生育要求而行子宫切除,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加清宫术保留子宫。结论甲氨蝶呤化疗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具有创伤小简单易行有效。 相似文献
973.
目的:建立人肺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并对其转移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模型. 方法:采用有限稀释单细胞克隆培养的方法,从已建立的人肺癌高转移细胞株SPC-A-1sci中分离出的不同单克隆细胞,通过体外损伤愈合、迁移与侵袭实验,体内皮下移植瘤自发性转移实验,比较分离出的不同细胞株之间以及与亲代高转移细胞株SPC-A-1sci之间运动、迁移、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差异. 结果:从SPC-A-1sci细胞株中成功分离出3株单克隆细胞(命名为SPC-A-1sci-C5、SPC-A-1sci-F3、SPC-A-1sci-C2),均具有特异性形态学特征;与亲代高转移细胞株SPC-A-1sci相比,SPC-A-1sci-C5细胞株的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其他2株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则明显降低;3株单克隆细胞在细胞形态和体外侵袭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SPC-A-1sci-C5的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其他2株细胞.体内皮下移植瘤自发性转移试验显示,SPC-A-1sci-C5细胞不仅转移发生时间较早,而且肺转移程度(包括转移灶数量及大小)亦较其他2株细胞增多.结论:成功建立了具有相同遗传背景、不同转移潜能的3株人肺癌细胞,为肺癌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974.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对6名健康受试者空腹或食用高脂早餐后立即服单剂量氨茶碱控释片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高脂食物显著降低氮茶碱控释片的吸收速率,T_(max)从空腹状态下的3.53±0.44h上升至6.54±2.08h(p<0.01),AUC_0→∞增加20%,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C_(max)、Ke、t_(1/2)和CL没有明显改变。提示高脂肪食物能延缓氨茶碱控释片的吸收,不影响其体内代谢过程和吸收量。由于起效时间减慢,可能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6.
97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8~6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肠道损伤、血管损伤、尿潴留、伤口愈合不良、盆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可缩短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机体创伤,且不增加局部复发率,未降低远期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78.
乳腺导管癌7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各期乳腺导管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72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4例(61.1%),术后效果均满意,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大多数I、II期乳腺导管癌和部分Ⅲ期乳腺癌病人,肿瘤或淋巴结融合巳侵犯胸肌,肿瘤距胸肌近或肿瘤位于乳房深部,或乳腺小而肿瘤大时,Halsted根治术仍是可采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979.
在对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伤后23~26天和伤后半年的爆震性耳聋伤员分批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原来的以中药葛根合剂(汤剂)和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为主药的治疗方案,改为以葛根合剂加味制成的丸剂——耳聋丸为主药的现行方案。1980年和1981年在炮兵部队试用,对因打靶训练所致不同程度的爆震性耳聋38人65耳于震后三天开始进行了治疗,语言频率有效率为83.0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