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肺癌患者发生结肠转移非常罕见,患者一般无典型症状,晚期可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梗阻、穿孔等症状,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短期预后差。本中心报道一位63岁男性患者,以"间断咳嗽和右下腹隐痛"就诊,诊断肺鳞状细胞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结肠寡转移,经过PD-1免疫治疗,症状改善明显,目前仍在治疗和随访中。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指导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第二炮兵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心内科住院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680例,在PCI术后72 h后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氯吡格雷抑制率>20%者行常规治疗;将氯吡格雷抑制率<20%者分为2组:西洛他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西洛他唑治疗,替格瑞洛组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治疗.三组均随访3个月,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或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8.9%,西洛他唑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常规组及西洛他唑组(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对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16例患者,记录术中桡动脉造影情况、桡动脉穿孔原因、导致穿孔的器械、处理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定义桡动脉穿孔分型指导处置策略。结果 16例患者中桡动脉穿孔的原因包括,桡动脉解剖学变异为12例,桡动脉痉挛2例,超滑导丝穿出2例。其中7例Ⅰ型桡动脉穿孔均未行特殊处理,其余9例患者均接受加压包扎,前臂血肿张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穿刺减压。术后随访4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结论桡动脉穿孔是经桡动脉PCI的少见并发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行桡动脉造影,早期识别桡动脉穿孔并及时给予治疗,是有效预防前臂严重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于急性手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洛索洛芬钠的合成新工艺。方法以苯乙烯为原料,经氯化、格氏加成、酯化、氯甲基化、缩合、脱羧等7步反应制得洛索洛芬钠(2-[4-(2-氧代环戊基甲基)苯基]丙酸钠二水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ESI-MS谱确证,总收率为35.0%(以苯乙烯计)。改进后的制备工艺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5.
96.
邢月利  卢鑫 《山东医药》2007,47(26):47-47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是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外衣壳的成分之一,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粒上,其由HBV-DNA基因S区的Pre-S1基因编码,实质为128个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Pre-S1抗原具有增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也有助于HBV吸附至肝细胞,对肝细胞损伤、病毒DNA复制有辅助作用。2006年2月-2006年11月,我们对乙型肝炎病毒前Pre-S1与HBV-DNA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总结使用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慢性复发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活动期E3型慢性复发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经过,该患者分别于第0周、第2周、第6周、第14周、第22周、第30周、第38周给予VDZ 300 mg静脉注射一次。结合文献复习,总结VDZ的使用时机和用法、应用效果、临床安全性等。结果 使用VDZ治疗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次数逐渐减少,无腹痛和黏液脓血便。治疗6周后,患者无明显不适,炎症指标水平较前明显下降。第14周治疗前肠镜检查提示患者的广泛性、连续性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只散在于乙状结肠和直肠,溃疡灶消失,病理检查提示大肠黏膜慢性炎。第38周治疗前肠镜检查提示患者的全大肠黏膜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实现临床缓解及黏膜愈合,随访4个月未见临床复发。结论 使用VDZ治疗慢性复发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快速改善患者的核心症状,实现黏膜愈合和组织学缓解。对于此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尽早使用VD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