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信号分子Fas及Caspase家族在肝泡球蚴病宿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6例配对泡型包虫患者(AE)肝脏标本,16只雌性BALB/C小鼠.分析肝脏标本中肝细胞病理变化、凋亡及Fas、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 AE患者病灶周围肝细胞水肿,汇管区周围纤维化,肝细胞造型坏死;病灶周围肝细胞发生显著凋亡[(74.0±15.0)%比(4.2±3.3)%],Fas[ (71.3±19.0)%比(5.2±1.6)%]、Caspase-3[ (39.4±18.3)%比(3.3±2.9)%]、Caspase-8[ (37.6±3.5)%比(4.0±1.8)%]和Caspase-9[ (24.7±13.8)%比(2.0±1.4)%]高表达(P<0.05).泡球蚴感染小鼠病灶处可见囊泡,肝组织纤维化严重;肝细胞发生显著凋亡[(37.5±5.2)%比(13.9±2.7)%],Fas[ (48.3±6.2)%比(4.6±1.2)%]、Caspase-3[(29.7±6.3)%比(5.2±1.9)%]、Caspase-8[ (23.1±2.9)%比(3.5±1.4)%]和Caspase-9[( 16.7±3.2)%比(2.3±1.1)%]高表达(P<0.05).结论 泡球蚴感染引起宿主肝细胞凋亡,提示Fas及Caspase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泡球蚴所致肝损伤进程.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检测泡球蚴感染小鼠IL-17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用于泡球蚴病小鼠IL-17基因检测。方法通过腹腔注射100μl泡球蚴组织匀浆液建立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感染1个月后处死,提取肝脏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登陆GenBank,得到IL-17基因(U43088.1)全序列,选取保守序列,应用pri mer 5设计引物,β-actin作为内参,以10倍梯度稀释IL-17 PCR产物为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以确定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绘制标准曲线,确定IL-17基因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用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检测IL-17基因无非特异性扩增,各样品熔解温度均在81.0℃,熔解峰单一;mRNA检出限为1×102pg,106~102pg总RNA均有扩增;泡球蚴感染1个月后,IL-17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008728±0.000984)和(0.003823±0.0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源IL-17基因实时定量RT-PCR检测体系。经检测,小鼠感染泡球蚴1个月后IL-17基因表达增加,表明IL-17在泡球蚴感染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经穴位注射及静脉注射对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手术后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9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83例、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组56例及尼莫地平静脉注射组50例,分析三组病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189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12.7%(24/189);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11例,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组7例,尼莫地平组6例,三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05).三组GCS比较,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良好62例,差16例,死亡5例,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组分别为43例、10例、3例,尼莫地平组分别为38例、10例、2例,三组G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0,P>0.05).TCD测大脑中动脉流速三组用药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用药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前后颅内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间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或静脉注射可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经穴位注射或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肉眼直视下肝脏穿刺感染泡球蚴。分别于感染后2 d8、d、4周、12周、24周、36周采取小鼠肝脏组织,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泡球蚴感染不同阶段的TGF-β1动态变化。结果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汇管周围出现炎细胞浸润、脂肪变性、坏死、钙化和肝泡球蚴纤维囊壁形成等多种病理改变;TGF-β1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感染4周、12周、24周、36周时的阳性率分别为(1.44±3.22)%、(18.83±4.03)%(、9.44±4.71)%和(8.13±3.65)%,其中感染12周和36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TGF-β1表达上调,可能与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峰力矩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速度为120°/s的条件下,用美国Biodex等速测力系统测定30例男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峰力矩(PT);并在等速训练前、后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患者疼痛评分,取其平均值;将测得的PT值与疼痛评分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若相关分析有直线趋势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PT值与疼痛评分具有较高相关性,r=-0.910 4(P<0.01).结论:股四头肌峰力矩越大,患者疼痛评分越小,二者呈线性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中医证侯进行客观量化,初步建立该病证型识别的模糊数学模型.方法 依据《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膝痹病的4个常见证型,参照《中医诊断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KOA中医辨证要素诊断标准.采用专家评判法,计算出各辨证要素的权重值.以个体模式识别数学模型公式,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建立KOA证型识别数学模型.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分别以人工辨证法和模糊数学识别模型进行辨证.结果 105例病例中两种方法辨证结果一致者90例,辨证符合率为85.71%,一致性经配对卡方检验,Kappa=0.795 (P< 0.01).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KOA证型识别模糊数学模型,与专家辨证有较高的一致性,经进一步优化有望发展为KOA证型专家诊疗系统.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温针灸阳陵泉结合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同时配合常规运动疗法及对症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行标准视觉类比量表(VAS)、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及反映膝关节功能状况的HSS指数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VAS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不明显(P>0.05),研究组在VAS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屈伸弧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HSS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温针灸阳陵泉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中医临床疗效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并检验其科学性.方法 根据KOA辨证要素积分表和中医证型识别数学模型,确立KOA疗效评价模糊数学模型.符合纳入标准且通过诊断一致性判定的KOA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别分配到风寒湿痹组、风湿热痹组、瘀血闭阻组、肝肾亏虚组.以《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中膝痹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评定病情严重程度指数、JOA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WOMAC指数.结果 共计86例患者完成研究.经pearson相关分析,风寒湿痹组的病情严重程度指数与JOA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89 (P> 0.05),其余各组的相关系数在-0.700~0.842,总相关系数为-0.511.病情严重程度指数与WOMAC指数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413~0.853,总相关系数为0.505.风寒湿痹组和风湿热痹组的效应尺度分别为-0.986、-1.186,总效应尺度为-0.768.结论 数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应KOA的病情变化,部分因子需做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应用能量多谱勒超声研究体外冲击波及电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后对肱骨外上髁处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同时设30例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4周、3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微循环指数(MI)评定,正常对照组只进行微循环指数评定.结果 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治疗后VAS评分在各观察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冲击波组VAS治疗后2周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周及3月明显少于电针组(P<0.05);冲击波组随着时间延长,VAS逐渐下降,但电针组VAS在3个月后却较4周后升高(P<0.05).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治疗前M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冲击波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MI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电针组无明显改变(P>0.05);冲击波组VAS评分与微循环指数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能够明显改善肱骨外上髁处微循环,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电针灸在微循环改善方面作用不明显,远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一孔法电视胸腔镜下T3或T4交感神经链及其侧支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方法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施行T3或T4交感神经链及其侧支切断术治疗手汗症30例。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有效率为100%,术后掌温升高(2.5±0.8)℃。30例随访1.5-12个月,平均8月,无一例复发及严重代偿性多汗.轻度代偿性多汗1例,占3.3%0/30)。结论一孔法电视胸腔镜下]r3或T4交感神经链及其侧支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疗效确切,创伤小,疼痛较轻,且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低,程度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