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对比分析双歧层次鉴定法(DHPA法)与API法对酵母菌鉴定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用DHPA法及API 20C AUX试条鉴定酵母菌.结果DHPA法和API法对酵母菌对43个KIU鉴定的正确性均为100%.对256株临床分离酵母菌的鉴定符合率为81.3%.在48株两种方法鉴定不符合的菌株中,有8株为API缺码,占鉴定不符合菌株的16.7%,而DPHA法无缺码现象.结论DPHA法解决了API法存在的缺码或不能鉴定问题,是酵母菌准确、快速、简便、经济和实用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人体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多脏器或多部位感染.近年来,由于其分离率高、耐药性广泛、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并时有爆发流行而受到高度重视。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国内外多有报道,但对不同感染部位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缺少对比分析。为了分析不同部位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本文用VITEK Automatic Microbial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新型β-内酰胺酶CTX-M-38的表达载体。方法应用PCR扩增CTX-M-38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经NdeI、XhoI酶切后连接至pET-26b(+)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及DNA测序确证后,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法提取表达蛋白产物,检测其活性,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蛋白的等电点(pI)。结果PCR扩增获得894bp的产物,重组表达载体经NdeI、XhoI酶切及DNA测序后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接入表达载体,重组菌的粗提物经头孢硝噻吩检测显示具有β-内酰胺酶活性,显示载体[pET-26b(+)/CTX-M-38]构建成功。蛋白pI为8.4。结论β-内酰胺酶CTX-M-38在原核表达细胞中实验了基因重组表达,为进一步分析酶的特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糖肽类耐药突变株体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在体外糖肽类选择性压力下,溶血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敏感性的变化。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苯唑西林对6株溶血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浓度梯度法体外筛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突变株。结果:6株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均筛选出替考拉宁耐药突变株(MIC=32~128μg/mL).未筛选出万古霉素耐药突变株。万古霉素对6株替考拉宁耐药突变株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MIC=2~4μg/mL)。结论:万古霉素对MRSH抗菌活性稳定,在抗生素压力下不易筛选出耐药株突变株,替考拉宁对MRSH抗菌活性很不稳定,在抗生素压力下极易筛选出耐药株突变株  相似文献   
15.
16.
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2001年1--2002年6月,本院临床分离菌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734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40.6%,革兰阴性菌占59.4%。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MRSA和MRCNS分别为37.8%和78.8%;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株7.6%;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株占34.9%,肺炎克雷伯菌占34.2%;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碳青酶烯类外)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是目前临床上的难题,需采取积极措施,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10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情况.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了10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66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排在前三位的是:亚胺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4.1%);34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排在前三位的是:亚胺培南(9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4.6%),头孢吡肟(73.7%).结论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的首选药物为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的首选药物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药物的敏感性普遍低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病人群作结核分枝杆菌(TM)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支气管扩张96例应用痰涂片、痰培养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和/或培养三种方法进行分枝杆菌的检出结果,其中任一为阳性则认为有临床意义.则进一步分离鉴定.结果 96例患者中,痰涂片检出分支杆菌19例(19.8%),纤支镜检出分支杆菌5例(7.6%),合计检出分枝杆菌24例(25%).共培养分离鉴定出分枝杆菌18例,其中NTM 17例,TM 1例.本组支扩病人中NTM检出率为17.7%(17/96).结论本组支气管扩张病人非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为17.7%,提示部分支气管扩张病人存在NTM感染.  相似文献   
19.
2327例血液及体液快速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血培养及体液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作出病原学诊断。方法: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327份血液和体液标本进行检测,针对不同年龄患者选用标准血培养瓶,并对其检出阳性的时间、阳性率和病区分布、细菌种类及部分细菌耐药性进行评估。结果:培养时间缩短到5d,培养阳性率为20.7%,其中血液为16.9%,各种体液为32.2%,共检出细菌49种,真菌6种,血培养中葡萄球菌的比例高达60.1%,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率高达90%。结论: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血培养及体液培养阳性率,缩短了检出时间。  相似文献   
20.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国内外ESBLs在临床分离菌中的检出率快速上升,其种类也不断增多。国内报道以CTX-M和SHV型ESBLs最为常见。为了较全面了解本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ESBLs的基因分型,经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方法,对215株产ESBLs临床分离株的TEM、SHV和CTX-M基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