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中的发病作用及益生菌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将60只BALB/c小鼠分为6组:空白时照组、DSS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乳酸杆菌组和双歧杆菌组,10只/组,造模第8天处死小鼠,计算小鼠组织学损伤评分、评价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结肠黏膜COX-2免疫组化情况.结果 乳酸杆菌组、双歧杆菌组及SASP组小鼠一般情况好,组织学损伤评分低,小鼠结肠黏膜COX-2的表达较DSS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可能通过抑制结肠黏膜COX-2的表达而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达到治疗UC的目的 .其疗效与SASP相当.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在预防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及胆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32例具有胰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A组)完成ERCP术后行鼻胆管引流,观察术后血清淀粉酶及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胆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并与同期ERCP术后未行鼻胆管引流患者32例(B组)作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为(220.5±53.8)u/L,明显低于B组相同时间血清淀粉酶[(405.8±52.9)u/L,P<0.05)],A组无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及胆道感染,亦明显低于B组.结论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能够有效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及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43.
自从Warren和Mashall1983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以来,探讨安全有效根除HP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当今HP研究的重要课题[1]。本文报导采用胃三联和胃二联药物治疗,观察了其HP的根除率,消化性溃疡愈合的有效率及其二者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共164例,包括同期门诊和住院的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胃三联组(A组),胃二联组(B组),A组79例,B组85例,A、B两组所含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数见表1:A组平均年龄为4…  相似文献   
44.
游宇  刘玉晖  卢放根  孟君 《中南药学》2007,5(4):295-299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灌肠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同时予以生理盐水(NS)、5-氨基水杨酸(5-ASA)、NAC保留灌肠,观察小鼠体重、粪便性状、隐血便血,计算疾病活动度(DAI)积分,检测结肠长度、结肠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肠黏膜病理改变。结果NAC组小鼠隐血、便血、体重下降、DAI积分、病理改变等均好于模型组、NS组(P<0.05),与5-ASA组疗效相似。NAC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MPO活性、MDA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NAC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手术患者蒙特利尔分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克罗恩病手术患者(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按蒙特利尔分型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对比非手术的克罗恩病患者(非手术组)125例各亚型的临床特征。结果手术组17~40岁(A2)28例(65.1%),大于40岁(A3)者14例(32.6%)。16岁以下(A1)者只有1例;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病变累及回肠末端(E1)18例(41.9%),结肠(TJ2)11例(25.6%),回结肠(L3)13例(30.2%),上消化道(IA)1例(2.3%);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行为:手术组无狭窄无穿透(B1)1例(2.3%),狭窄(B2)26例(60.5%),穿透(B3)16例(37.2%);与非手术组的B1亚型79例(63.2%)、B2亚型44例(35.2%)和B3亚型2例(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4和P=0.000)。结论克罗恩病手术患者的年龄和病变部位的亚型与非手术患者相同,但其疾病行为主要为狭窄和穿透亚型.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全覆膜支架在医源性食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例医源性食管穿孔患者,先以胃镜确定穿孔位置,再在胃镜下采用国产全覆膜支架常规置入,封堵瘘口,常规禁食,抗感染,留置胃管,有气胸者行闭式引流。结果所有5例患者中2例在3周后拔除支架,3例在3个月后拔除支架,瘘口均完全愈合。结论全覆膜支架治疗医源性食管穿孔,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乐复能在体外对LPS 介导的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 及NF-κB mRNA 表达的影响, 以期为乐复能治疗克罗恩病等免疫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30 例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按以下 5 种方法(5 组) 进行体外实验:A 组为空白对照组;B 组为单纯LPS 刺激组;C 组为LPS 与乐复能同时加入组;D 组为先加入LPS 刺激, 后加入乐复能组;E 组为先加入乐复能, 后加入LPS 刺激组。干预后用ELISA 法检测培养液内TNF-α 浓度, 然后采用RT-PCR 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内NF-κB mRNA 表达情况。结果:基础状态下, 体外培养的健康人单核细胞分泌少量TNF-α[(470.23±35.24) pg/mL)], 加入LPS 刺激后, TNF-α 的分泌明显增加[(1446.76±72.36) pg/mL)], 在LPS 刺激后再加入乐复能, TNF-α 的分泌明显减少[(1446.76±72.36) pg/mL vs (946.46±46.12)pg/mL, P<0.01], 下降约29.7%。而乐复能在LPS 刺激前或与LPS 同时加入培养细胞内时, 对TNF-α 分泌无影响[(1446.76±72.36) pg/mL vs (1275.62±87.75) pg/mL, P>0.05;(1446.76±72.36) pg/mL vs (1383.62±86.96) pg/mL, P>0.05]。乐复能明显下调经LPS 诱导的单核细胞内NF-κB mRNA 表达(0.2829±0.0365 vs 0.4994±0.0604, P<0.01), 而对于未提前接受LPS 刺激的单核细胞, 乐复能对其NF-κB mRNA 表达无影响(0.4716±0.0616 vs 0.4994±0.0604, P>0.05;0.4767±0.0600vs 0.4994±0.0604, P>0.05)。结论:乐复能在体外能抑制LPS 介导的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 具有调节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其抑制TNF-α 分泌功能可能与其下调单核细胞内NF-κB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内镜下皮圈结扎(EBL)与金属夹子(EHP)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有34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22例病灶位于胃部,10例位于胃肠吻合口,2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将患者随机分成EBL组(n=16)和EHP组(n=18),分别采用EBL或EHP治疗,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BL组与EHP组达到止血平均所需的皮圈戓金属夹子个数相似;两组早期止血率、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输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组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提示,EBL与EHP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在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Th17/IL-23免疫轴相关细胞因子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为二者的鉴别诊断寻找新指标。方法 选取2003年6月—2009年2月住院确诊的克罗恩病55例、肠结核患者55例,免疫组化ABC法测定克罗恩病、肠结核患者病变肠黏膜组织IL—17、IL-23P 19、ROR-γt的蛋白表达,1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IL-17、IL-23P 19、ROR-γt在克罗恩病组、肠结核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在克罗恩病组和肠结核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h17/IL-23免疫轴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组织中均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发病过程;但在蛋白水平尚难于对克罗恩病和肠结核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出血死亡和非大出血死亡肝硬化患者中的Child-Pugh 分级(CP 分级) 和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 评分, 以了解这两种评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包括72 例已死亡的肝硬化病例组, 并且根据最终死亡主要原因是否与消化道大出血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分为大出血死亡组和非大出血死亡组, 以及88 例肝硬化住院并好转出院的患者作为好转组, 记录他们入院首次的临床资料, 均进行MELD 和CP 评分和比较。结果:死亡组CP 分值为10.264±2.028, MELD 评分为22.230±13.451, 好转组CP 分值9.318±1.644, MELD 评分15.37±6.201, 两组之间两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好转组比较, 大出血死亡组的两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非大出血死亡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CP 分级为C 级和高MELD 评分( ≥ 30 分)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好转组。死亡组中低MELD 评分(<20 分)和CP 分级A 级的患者中上消化道大出血致死的占70% 以上。ROC 曲线分析显示剔除大出血死亡因素后, MELD 评分系统和CP 分级短期死亡风险预测精确度明显提高。结论:MELD 评分和CP 分级系统对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均有一定价值, 分值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在排除大出血死亡的前提下, MELD 评分系统和CP 分级系统均对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生存预测更准确。 MELD 和CP 分级评分系统存在不足, 尤其对低MELD (<20 分)和CP 分级A 级者的预后判断准确性不高, 需要联合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共同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