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65篇 |
免费 | 314篇 |
国内免费 | 20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38篇 |
妇产科学 | 71篇 |
基础医学 | 262篇 |
口腔科学 | 61篇 |
临床医学 | 938篇 |
内科学 | 484篇 |
皮肤病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181篇 |
特种医学 | 2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35篇 |
综合类 | 1882篇 |
预防医学 | 625篇 |
眼科学 | 55篇 |
药学 | 618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650篇 |
肿瘤学 | 1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216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371篇 |
2013年 | 251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316篇 |
2009年 | 321篇 |
2008年 | 272篇 |
2007年 | 324篇 |
2006年 | 297篇 |
2005年 | 387篇 |
2004年 | 250篇 |
2003年 | 268篇 |
2002年 | 175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76篇 |
1999年 | 184篇 |
1998年 | 155篇 |
1997年 | 152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6篇 |
1974年 | 4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索高龄患者食管癌手术治疗与食管支架治疗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质量。方法 对1995年9月~2002年11月收治的6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0例,好转36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42例,支架治疗18例。结论 食管支架治疗的短期疗效比手术治疗好,但远期疗效差。手术治疗仍是高龄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术后食管再狭窄和出现食管胸膜瘘的患者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a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与大鼠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联合移植应用于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健康成年8周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体重(200±30)g.利用Impactor Model Ⅱ型打击器制成T10脊髓损伤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DMEM实验对照组、HCMNCs移植组、SCs移植组、HCMNCs+SCs联合移植组.用HE染色、顺行示踪染色及电镜观察脊髓损伤处轴突再生情况,对各组实验动物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及脚印分析实验,综合评估脊髓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HCMNCs+SCs联合移植治疗能够明显促进神经再生,改善功能,减少空洞形成.BBB评分和脚印分析实验显示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神经轴突再生情况与功能学检查的结果 相吻合.结论 以分泌各种神经营养因子为特点的SCs为平台,联合移植后诱导HCMNCs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可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对骨折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分析, 评价不同部位骨密度对骨折的预测作用.方法 191例患脆性骨折的女性患者来自2000~2004年青岛市区五家医院的骨科.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同时测量191例患者的仰卧正位腰椎2至4椎体BMD(g/cm~2),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BMD(g/cm~2)处骨密度,与当地同性别峰值骨量进行比较.结果 各部位骨质疏松诊断率L_2是最高的,经卡方检验,L_2预测价值大于L_3、L_4、及WARD三角区,但与NECK及GT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用的骨密度测定部位中,L_2对骨质疏松骨折的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术中静脉注射胺碘酮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34例,ASA Ⅱ或Ⅲ级,年龄43~64岁,体重51~95kg,随机分为2组(n=17):对照组(C组)和胺碘酮组(A组).体外循环开始后,A组静脉注射胺碘酮5 mg/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毕至出院期间房颤的发生情况、术毕至首次发生房颤的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毕至出院的时间.结果 两组ICU停留时间、术毕至出院时间、术毕至首次发生房颤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房颤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术中静脉应用胺碘酮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改善转归. 相似文献
105.
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20):切皮后将乌司他丁30万I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输注1 h,之后每4小时重复一次直至术后48 h。对照组(C组,n=20):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测定麻醉前、术毕、术后24、48 h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的水平。结果麻醉前组间血清BUN、Cr及尿γ-GTP、RBP、α1-MG、NA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C组血清BUN和Cr在术后24、48 h升高(P<0.05或0.01),尿γ-GTP、α1-MG、RBP和 NAG在各时点升高(P<0.01);U组血清BUN、Cr和尿γ-GTP、NAG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尿α1-MG在各时点升高(P<0.01),尿RBP在术后24、48 h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U组血清BUN、Cr和尿α1-MG在术后24、48 h降低,尿γ-GTP、RBP和NAG在各时点降低(P<0.05 或0.01)。结论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07.
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2000年12月~2004年1月收治急性膝关节损伤12例(12膝),病人均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于伤后2~12d接受了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开放探查,12膝均有后内侧角损伤和内侧副韧带损伤,4膝伴前、后交叉韧带断裂;2膝伴前交叉韧带断裂;4膝伴后交叉韧带断裂。12膝均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8周后,12例病人中8人接受二期关节镜下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3例,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3例,后交叉韧带重建2例。[结果]一期手术后8周评估表明12膝均恢复内后侧稳定性,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12例病人随访10~20个月,平均12.0±3.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7.08±6.28。IKDC综合评定正常(A级)4例,接近正常(B级)7例,异常(C级)1例。[结论]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见于较高能量损伤,多为复合损伤,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应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二期酌情重建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比较良、恶性病变患者内膜的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内膜内动脉血流参数,观察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血流显像的差异。结果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9.53%,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1.55%;恶性病变组的内膜厚度为(11.31±2.52) mm,大于良性病变组的(8.62±1.9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组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22.36±1.76) cm/s、(0.76±0.19),良性病变组分别为(21.81±1.62) cm/s、(0.83±0.2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子宫内膜内动脉血流参数来看,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的内膜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en)分别为(13.29±0.68) cm/s、(13.25±0.72) cm/s,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的内膜动脉收缩期阻力指数(RIen)及血流显示率分别为(0.37±0.06)、86.67%和(0.46±0.11)、23.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对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准确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在儿童手足口病并脑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用PCIS及PRISM Ⅲ对2010年收住院的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进行评分,分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比较各组间的死亡率,运用ROC曲线比较两者在预判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死亡风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 ①PCIS评分:3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66,10/12,5/5,χ2=93.099,P<0.001);②PRISM Ⅲ评分:3组比较死亡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4/458,4/7,15/18,χ2=114.579,P<0.001);③2种评分的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2% vs. 0.87%,χ2=1.282,P=0.258,88.24% vs. 76.00%,χ2=0.349,P=0.55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S各评分指标中,心率、血压(收缩压)及肾功能,PRISM Ⅲ各评分指标中,神志状态及血糖对手足口病死亡风险预测作用较强(P均<0.05)。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PCIS评分0.929,PRISM Ⅲ评分0.985。 结论 PCIS和PRISM Ⅲ均可用于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病情的评估,两者在预测其死亡风险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温州市超重肥胖少年儿童的临床特征。 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横断面研究。入组对象来源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暨育英儿童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16岁的中小学生,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分别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BMI,并检测肝脏B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计算HOMA-IR、HOMA-B。 结果 共有312例少年儿童纳入研究,其中肥胖组109例,超重组89例,正常组114例。超重及肥胖少儿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高于体重正常少儿(P<0.01及P<0.05);超重及肥胖少儿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体重正常少儿(P均<0.05);肥胖少儿脂肪肝的患病状态高于超重和体重正常少儿(49% vs. 0%,8% vs. 0%,P均<0.01);超重及肥胖少儿的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体重正常少儿(P均<0.01)。 结论 超重肥胖少年儿童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特征,如转氨酶的升高,血脂异常,脂肪肝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