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指由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以颈肩腰背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包括常见的椎闻盘突出症、颈椎病、退变性椎间盘源性腰痛和腰椎管狭窄症等.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类固醇注射封闭、理疗和手术治疗等.这些方法只是处理终末期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进程.随着人类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在椎间盘退变早期进行转基因的干预,对延缓椎间盘退变甚至逆转疾病进程产生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2月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间孔狭窄症75例的临床资料,年龄77~89岁,平均86.5岁。均有单侧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均为单责任节段椎间孔狭窄,责任节段L4/5 15例,L5/S1 60例。术后1个月复查腰椎X线和CT,术前及术后1、6及12个月评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12个月按照腰椎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0.3±6.5)min,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显示椎体间水平位移值、成角位移值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椎间孔最大宽度及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均P=0.000),椎间孔最大高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按改良MacNab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对143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管成形术(A组,87例)及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56例)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分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评分法]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率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颈肩部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4个月。A、B组术后分别有4例(4.60%)和5例(8.93%)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5,P=0.482)。两组术后均无深部感染、假关节形成及螺钉松动需再手术等并发症发生。A组患者术后均无椎板再关门发生;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无螺钉脱出、断裂及继发神经损伤等发生。末次随访时A、B组分别有35例(40.23%)和11例(19.64%)有颈部轴性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2,P=0.009)。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CCI、颈椎ROM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颈椎ROM、VAS评分及A组CCI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A、B组间JOA评分及改善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OM大于B组,CCI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NDI评分,A组在疼痛程度、上举能力、工作、驾车、反应及总分方面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上无明显差异,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有效缓解术前疼痛,但颈椎活动度降低较大;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并发症较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关节功能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58例均获随访,时间6~32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按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36例,良1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双钢板内固定可使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得到坚强固定,术后可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后颈椎曲度改变与脊髓漂移距离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1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其中90例完成随访。术后根据患者颈椎曲度大小分组。A组(n= 28)颈椎曲度变直(颈椎角0°~5°),B组(n= 36)颈椎曲度变小(颈椎角5°~16.5°),C组(n = 26)颈椎曲度正常(颈椎角 > 16.5°)。术后观察三组脊髓漂移距离、神经恢复情况、轴性症状和C 5神经麻痹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间术后颈椎角和脊髓漂移距离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 > 152.119, P < 0.001),椎板切除宽度和C 5神经麻痹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三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均显著升高( t > 8.869, P < 0.001),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三组神经功能恢复率无显著性差异( F = 0.472, P = 0.625)。术后3 d和1个月,三组间轴性症状VAS评分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 > 34.800, P < 0.001),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 t > 5.845, P< 0.001),B组和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 < 1.765, P > 0.05)。 结论 在椎板切除宽度相同的基础上,颈椎曲度越大越有利于脊髓向后漂移,颈椎曲度过度丢失与轴性症状的发生有关,与神经功能恢复和C5神经麻痹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雌激素能否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表达防治骨质疏松?目的:观察雌激素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影响,以及骨密度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正常对照组行开关术,其余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造模后第3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5mL/只;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1mg/(kg·d),以1.5mL生理盐水混悬液形式灌服,共12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和胫骨骨密度;ELISA方法定量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及雌二醇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和雌二醇组两组血清雌二醇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大鼠去势手术制作成功。模型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雌二醇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两组(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与雌二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尸〉0.05)。股骨骨密度和胫骨骨密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8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O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雌激素能够下调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水平,上调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水平。提示雌激素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又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旨在经转基因方法维持正常椎间盘细胞种群表型和数量,增强细胞合成蛋白聚糖、Ⅱ型胶原能力,从而延缓和逆转椎间盘退变。许多研究表明目的基因通过载体转染退变椎间盘髓核、纤维环细胞,能恢复细胞的生理功能。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涉及目的基因、载体、靶细胞、转染方法和基因表达调控,该文就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和基因载体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在早期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病人血清和关节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方法 ACL损伤病人91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6例,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45例,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临床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82.2%)(P0.05);术前两组病人的相关关节液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10周研究组病人的相关关节液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前两组病人的相关血清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10周研究组病人的相关血清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前两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10周研究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联合玻璃酸钠是治疗早期ACL损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此方案不仅可减轻病人的氧化炎性应激反应程度,同时还能起到镇痛作用并可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