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THP联合维拉帕米、单用THP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观察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及副反应。结果:THP联合维拉帕米治疗后1年、1~3年、3~5年膀胱癌复发率及总复发率、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单用THP组(P<0.05)。其余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HP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比单用THP更有效,且副作用较小,费用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邓汪东  卢善明  杨峰涛  洪汉业 《吉林医学》2012,33(22):4743-4745
目的:探讨双氧水肾盂灌洗治疗乳糜尿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注意事项。方法:分析68例乳糜尿患者,其中男39例,女29例;左侧39例,右侧23例,双侧6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尿乙醚试验确诊,均行膀胱镜下逆行插管至肾盂,行双氧水肾盂灌洗,术中术后注意观察全身情况、腰腹部疼痛及胃肠道反应。结果:全组68例患者治疗后累计64例(94.12%)乳糜尿消失,获得随访1~10年者共60例,其中58例(96.67%)乳糜尿无复发,2例(3.33%)于治疗1~3年后复发;术后少数患者出现低热、腰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能自行好转或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复发率低、医疗费用较低、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估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作石蜡切片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备蜡块10000个、苏木精-伊红染色10000片和免疫组化染色2265片。结果:用Van-clear环保剂制作的蜡块,组织浸蜡充分,各种组织软硬适中,易于切片;制作的苏木精.伊红片,组织结构清楚,染色清晰,对比及透明度好;免疫组化染色切片,阳性定位准确,强度、对比度与常规制片一致;存档半年后蜡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半年前结果一致。结论: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对病理常规制片的质量和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无明显影响。Van-elear作为环保产品,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5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脐尿管癌的1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脐尿管癌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0~65岁,平均45岁。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10例(其中2例伴黏液尿),下腹部疼痛1例。肿瘤均位于膀胱顶壁或前壁。组织学类型包括黏液腺癌5例,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肠型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4例镜下见脐尿管剩余结构。腺癌均表达CK20和CDX-2,部分病例不同程度表达CK7和34BE12。腺神经内分泌癌还表达CD56、P16和CgA。Sheldon分期Ⅱ期2例,Ⅲa期9例。7例患者术后随访2~65个月,1例术后9个月死于腹腔广泛转移,1例术后23个月出现肺转移,余5例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脐尿管癌是罕见肿瘤,发现时常分期较晚。病理诊断需结合肿瘤部位,免疫组化染色在脐尿管腺癌、膀胱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鉴别诊断作用有限,但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癌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2例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的病理学资料。结果 第1例患者磁共振(MRI)提示右侧附件肿物并腹盆腔腹膜、肠系膜区、大网膜区及左下腹壁多发结节;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及腹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卵巢肿物及腹膜结节病理学特点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样的良性组织学表现,腹膜结节为脂肪结缔组织包裹的甲状腺肿样结节,未检测到BRAF基因V600E突变、K-RAS基因突变及N-RAS基因突变;随诊8月余,盆腔偏左侧新发2枚小结节,多学科讨论建议行甲状腺全切并碘131治疗,患者未接受,随访至今带瘤生存8个月。第2例患者MRI检查提示左侧卵巢畸胎瘤,右侧卵巢囊腺瘤,术中在右侧髂窝结肠旁发现一个孤立性结节,遂行双侧卵巢肿物切除及孤立性腹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右侧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右侧卵巢肿物及孤立性腹膜结节病理学特点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样的良性组织学表现,腹膜结节为脂肪结缔组织包裹的甲状腺肿样结节;未检测到BRAF基因V600E突变、K-RAS基因突变及N-RAS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淋巴瘤病理诊断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淋巴瘤患者的诊断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判断符合肯定性、符合性、疑似性及描述性的病例诊断所占比例,分析影响淋巴瘤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与结外淋巴瘤的诊断可靠性相比,结内淋巴瘤的诊断可靠性显著增加(P0.05);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可靠性显著高于非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0.05)。切除及切取的方式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可靠性较高,而胃镜、鼻咽镜等腔镜活检取材的诊断可靠性较低。最终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者10例,其中6例对后续治疗产生轻微影响,4例产生重度影响。结论淋巴瘤的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病理类型、取材方式有关。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形态学、分子遗传特征及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7.
<正>带蒂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偶见脱垂至宫颈管,发生蒂扭转、出血和坏死,可误诊为恶性肿瘤。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罕见,黏膜下肌瘤因受长期摩擦其表面子宫内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梅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收治1例极为罕见的表现为晚期宫颈癌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伴发表面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类似疾病误诊的认识。1 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4年,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宫颈包块1 d于2019年4月3日入院。  相似文献   
28.
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影响,寻找出最佳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固定剂。方法取常见的组织或肿瘤6种,冰冻切片后,置于6种不同冰冻固定液,95%酒精、4%甲醛、甲醇、丙酮、EAF(配方为无水乙醇85mL、冰醋酸5mL、40%甲醛10mL)、AAF(配方为丙酮85mL、冰醋酸5mL、40%甲醛10mL),固定5min,根据组织含有的特定抗原进行相应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化质控中心推荐的免疫组化质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不同的固定剂可直接影响到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成败和质量的高低,甚至会造成假阴性;混合固定液EAF优于其它固定液,其它五种固定液的染色效果依次为AAF、95%酒精、4%甲醛、甲醇、丙酮。结论用冰冻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对于大多数抗体而言,EAF固定液的效果优于其他5种固定液。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HCI类链相关蛋白A(MIC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7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中MICA蛋白表达,对MICA蛋自在膀胱黏膜、不同级别及分期的膀胱癌中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CA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率(48.0%)高于正常膀胱黏膜(P〈0.05),其中在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表达率为59.0%(P〈0.05),浸润性36.1%;高、低级别非浸润性癌MICA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MICA蛋白在Ta、T1和T2-4期膀胱癌的表达率分别为59.0%、41.2%和31.6%,MICA蛋白在浸润性膀胱癌(T1-4)的表达低于非浸润性膀胱癌(Ta)(P〈0.05)。结论:MICA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有关。而MICA蛋白表达缺失可能与膀胱癌的浸润有关。MICA蛋白可作为膀胱癌免疫治疗的候选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MHCI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A,MIC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骨肉瘤组织学和血清学中的关系,为研究骨肉瘤组织中MICA蛋白脱落的分子机制提供组织学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骨肉瘤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16例骨肉瘤患者血清中MICA和MMP-9的含量。结果 1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2.5%(7/16)和56.3%(9/16),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r=0.454,P〉0.05);骨肉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ICA(solubleMICA,sMICA)浓度高于健康人(P〈0.05),与血清中MMP-9的浓度无相关性(r=-0.429,P〉0.05),但与组织中MI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02,P〈0.05)。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清中sMICA浓度升高,而血清中MMP-9含量对MICA浓度无明显影响;骨肉瘤患者可能存在NKG2D-MICA介导的免疫监视功能障碍,MICA蛋白的脱落可能是骨肉瘤逃避免疫监视的一个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