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50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740篇
预防医学   39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364篇
  9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PET CT显像用于肺癌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 肺癌患者4 6例,其中初诊者35例,治疗后者11例。所有患者皆行1 8F 脱氧葡萄糖(FDG)PET CT显像。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PET 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 ①35例肺癌初诊者,肺癌病灶PET CT检出灵敏度10 0 % ,除1例肺泡癌呈双肺弥漫性浓聚外,其他皆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病灶直径介于0 8~9 4cm ,标准摄取值为4 6±1 94。PET所见高代谢病灶与CT所见占位性病变位置及形态基本匹配。PET CT在病灶定性、边界确定、显示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及在区分肺癌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方面优于单纯PET和CT。11例肺癌治疗后患者中,9例双肺未见恶性肿瘤存在,另2例PET CT发现双肺转移。②在转移灶的检出方面,PET CT优于单纯PET和CT ,灵敏度分别为95 2 %、90 4 %、73 8%。PET和CT对病灶的检出有互补性,PET在小淋巴结转移灶、胸膜转移、骨转移和肾上腺转移检出及定性方面优于CT ,而CT对肺内小转移灶检出优于PET。结论 PET CT显像在肺癌诊断和分期方面优于单纯CT和PET。  相似文献   
82.
PET/CT诊断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价值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目的探讨PET/CT对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检测效能。方法恶性肿瘤患者65例皆行PET/CT检查,原发灶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转移灶的诊断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多种影像学检查而定。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融合图像、唧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初诊恶性肿瘤患者59例,有恶性病灶264个。264个病灶中,唧与平扫CT阅片均有肯定诊断结论者128个,占48.4%;而唧有肯定诊断结论,但CT难以有肯定诊断结论者111个,占42.0%;唧显像为阴性或难以确定,而CT有肯定诊断结论者11例共25个病灶.占9.6%。PET/CT的总检出率高于PET和CT。6例治疗后患者,CT难以确定肿瘤残余和坏死区域,而PET/CT能清楚区分。结论PET/CT可提高对恶性肿瘤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腱-骨(QT-B)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膝后十字韧带(PCL)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32例PCL损伤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19~47岁,平均29.8岁.急性损伤14例,慢性损伤l8例.取自体同侧QT-B,制备成"Y"形双束移植物,通过关节镜行前外与后内束股骨双隧道PCL重建,分别在屈膝90°和30°位拉紧、固定PCL前外与后内束.结果 32例均获得13~27个月(平均153个月)的随访.后抽屉试验后方不稳定较术前平均恢复1.1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A级9例(28%),B级19例(59%),C级3例(9%),D级1例(3%).Lysholm-Tegner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定分别由术前的(61±5)分和(3.9±1.8)分升至(90±8)分和(7.8±1.7)分.屈膝25°和90°KT-2000测定胫骨后移由术前平均(12.9±2.9)mm和(13.8±3.6)mm,减少为术后(4.9±2.0)mm和(5.7±2.6)mm;健患侧胫骨后移差异由术前平均(7.9±1.4)mm和(8.5±1.8)mm,改善至术后(2.9±0.8)mm和(3.3±1.0)mm.结论PCL双束双隧道重建可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在不同屈伸角度的稳定性,QT-B是双隧道重建的理想移植物.  相似文献   
84.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s,HPC)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该肿瘤(WHOⅡ~Ⅲ级)具有高复发性及转移性等特点,临床上多误诊为脑膜瘤,因此正确认识此病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本院自2001年至2003年6月,收治的4例病例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作比较,以了解其舒张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25例临床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患者及19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3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心尖四腔观,选取二尖瓣环前叶交界处、二尖瓣环后叶交界处为取样点,测量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Ea与Aa比值(Ea/Aa),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高血压组二尖瓣环Ea、Ea/Aa均显著下降,且代谢综合征组比高血压组降低更为明显,与血流多普勒检测相比,DTI对代谢综合征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更为敏感。结论 DTI技术可以及时检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在合并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其舒张功能的减退更严重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86.
PET/CT显像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PET/CT在探测和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卵巢癌术后患者全身或局部PET/CT显像结果。临床随访时间3~20个月。确诊依据为手术病理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诊。结果54例中41例有肿瘤复发、转移,13例无肿瘤复发。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90.2%,特异性为84.6%。与PET/CT显像前的CT、B超检查结果比较,9例腹腔及盆腔常规CT和(或)B超检查阴性者,PET/CT显像于腹腔及盆腔发现1处或多处隐匿性恶性肿瘤病灶,31.7%的患者PET/CT显像发现多处病灶且提示肿瘤广泛转移,从而改变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转移灶的分布以腹腔和盆腔为主,远处转移较少。19例患者糖类抗原(CA)125升高,PET/CT显像阳性率为89.4%。结论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病灶,使分期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在老年女性难治性便秘的患者采取琥珀酸普卢卡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难治性便秘女性患者13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采取琥珀酸普卢卡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仅采取乳果糖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排便困难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4.9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困难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老年女性难治性便秘的患者而言,采取琥珀酸普卢卡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排便困难改善时间,提高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降低排便困难程度,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2005-2015年广东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为进一步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相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5年广东省户籍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计算其早死概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变化趋势采用线性回归模型F检验进行判别。结果 2005-2015年广东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由2.48%下降到1.13%,年度变化百分比为–7.87%(F=239.58,P<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从14.02%下降到10.84%,年度变化百分比为–2.96%(F=21.12,P<0.05);死亡率从71.39/10万下降到50.76/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3.63%(F=41.49,P<0.05);标化死亡率由107.31/10万降至61.83/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5.64%(F=106.83,P<0.05)。结论广东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须通过进一步的预防控制措施来降低其早死概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受检者对非核医学科人员的外照射剂量,以有效减少非受检者的受照辐射剂量。 方法 选取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51例受检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91(62.23±13.36)岁。所有受检者注射925 MBq 99Tcm-MDP后,根据饮水1000 mL后0.5 h内有无排尿分为排尿组(n=39)和未排尿组(n=12),检测注射药物后0.5、1、2、3、4、6 h时受检者腹部和头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当量。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多次测量的不同时间、不同距离辐射剂量当量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样本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 排尿组受检者在腹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低于未排尿组[(40.29±4.67)μSv/h对(77.29±10.71)μSv/h、(15.22±1.64)μSv/h对(29.48±4.56)μSv/h、(4.15±0.47)μSv/h对(7.45±1.07)μSv/h、(1.32±0.10)μSv/h对(2.63±0.31)μSv/h、(0.45±0.05)μSv/h对(0.78±0.15)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48~5.251,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腹部和头部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426~5397.675,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当量率随着药物注射后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与排尿组受检者腹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48.51±13.83)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55.85±5.2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0,P<0.001);与排尿组受检者头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32.74±12.95)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49.88±4.7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8,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累积剂量当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于非核医学科人员的照射剂量远远小于国内、国际法律规定限值(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1 mSv),与注射药物后3 h的受检者距离1 m以上即可避免大部分额外辐射。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Diasys R/S2003和普利生尿沉渣分析系统进行性能及临床应用的评估。方法分别对两台尿沉渣仪与牛鲍氏计数板法进行可比性试验,并对两仪器作准确性、重复性、线性检测;对Diasys进行携带污染率检查。结果Diasys R/S2003和普利生均与牛鲍氏计数板法显示相关(r〉r0.01)且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准确率分别为124.2%和95.8%;重复性低值CV%分别为6.5%和3.6%,高值CV%分别为6.2%和3.7%;且均显示良好线性;而Diasys的携带污染率为0.14%。结论两台仪器均符合NCCLS尿沉渣定量分析标准,检测结果与临床相符,具有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因此两者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尿沉渣分析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