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1例右侧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所致偏侧空间忽略症患者的不同感觉通道、空间参考框架的表现,以及行为学和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行为学忽略测试中的线条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二分线段测试评定患者的视觉通道,临摹左右并列的2个图形测试患者的空间参考框架特点。同时进行听觉通道(左、右耳听手指撮捻声)、触觉通道(左、右手指被碰触)的偏侧空间忽略症检查。采用常规行为学和低频TMS刺激左半球顶下小叶进行2周(10次,1次/d,20 min/次)的偏侧空间忽略症治疗。结果①该患者治疗前的线条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测试均显示,左侧空间内完成划销的数量低于右侧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线段测试也表现为标记的中点明显偏右。②图形临摹显示患者不仅忽略了左侧空间的刺激(物体),也忽略了右侧空间内刺激(物体)的左半内容。③听觉通道、触觉通道忽略症检查也显示,对于左侧空间的听觉、触觉刺激的探查能力低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经2周治疗后,患者划销测试和图形临摹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P〈0.05,P〈0.01)。结论右侧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可导致不同感觉通道和空间参考框架的偏侧空间忽略症。两周行为学和低频TMS治疗对改善偏侧空间忽略症有效。  相似文献   
52.
53.
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且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危害。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遗留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居家康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质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项目(上海)”专家委员会及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专家,就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流程、居家康复对象、居家康复质量控制、居家康复技术及居家康复健康宣教等达成了专家共识,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54.
动态联结模型是近年提出的一个词汇学习的认知加工模型,本文对其在语言障碍儿童词汇学习缺陷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词汇评估和治疗思路,为临床探索更高效、精确的词汇干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周芷晴  单春雷 《中国康复》2021,36(4):239-244
据流行病学统计,脑卒中已成为世界居民第二大,中国居民第一大死因[1]。在中国过去十年中,脑卒中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增加,但发病率和患病率却不断上升,使临床康复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1-2]。目前,康复治疗技术发展迅猛,针对于脑卒中所致的一系列功能障碍都有对应的常规康复训练,效果却并不理想,仅有不足40%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可能完全恢复功能[3],大多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长期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的能力,使得整个家庭乃至社会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建立缺血性卒中(MCAO)大鼠模型,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和电针组(EA组),记录体重、神经缺损评分(NDS)、脑血流及造模前(B)、造模后(1d)、造模后(10d)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对比观察电针干预对脑缺血大鼠脑功能康复的影响。 结果:NDS评分:M组、EA组2h、1d、3d、5d、7d均显著高于S组(P<0.05);M组1d、3d、5d、7d均显著高于EA组(P<0.05)。体重:S组、EA组3d、5d、7d与B、1d相比显著上升(P<0.05);M组7d与1d相比显著上升(P<0.05);M组与S组相比1d时显著下降(P<0.05);M组与S组、EA组相比5d、7d时均显著下降(P<0.05)。血流量、红细胞浓度:S组、EA组2h与B相比显著下降(P<0.05);S组1d与2h相比显著上升(P<0.05);EA组3d与2h相比显著上升(P<0.05);M组1d、3d、5d、7d时与其S组、EA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脑成像中,10d时EA组在健侧小脑、脑干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显著高于S组(P<0.05)。 结论:电针早期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的脑功能有影响,可能与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及增强神经元活动有关,从而影响运动相关的脑区,具有促进运动功能康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屏蔽板厚度与窗口形状对8字形经颅磁刺激仪线圈聚焦性的影响,并补偿屏蔽板带来的线圈性能损失。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线圈加上不同厚度和窗口形状的屏蔽板后的感应电流强度、刺激面积等参数。仿真不同形状软磁铁芯对线圈性能的改善。结果屏蔽板厚度取1mm即可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窗口尺寸的选择应以尽量小的矩形包围尽量大的线圈孔内缘长度为原则。加入铁芯可以增强感应电流,并补偿屏蔽板带来的线圈电感减小。结论窗口屏蔽板与铁芯联合使用可以在保证刺激强度和线圈电感值的同时显著提高线圈聚焦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缺血半暗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探讨taVNS改善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耳缘-非迷走神经刺激(tnVNS)组、taVNS组,每组...  相似文献   
59.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彤  陈旗  王红星  单春雷  王翔  朱奕 《江苏医药》2006,32(2):174-176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具有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液循环、血脂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脑梗死、腔隙性梗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服用通心络胶囊,连服4周。两组服药期间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定、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评定、颈动脉超声多谱勒、头部红外热像检查、血脂检查。结果 脑心通胶囊和通心络胶囊均能提高神经功能缺损、Fugel-meyer和改良巴氏指数的评分,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对血脂的改善十分明显(P〈0.05)。脑血流检测和红外热像检测未能显示这两种药物对脑血液循环改善的作用。结论 脑心通胶囊和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能力。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d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78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一般常规治疗,在人组前、治疗1个月、3个月分别评价ADL。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康复组的修饰、用厕、转移、穿衣4项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lt;0.05),在发病3个月时,除上述能力外,行走、上下楼两项能力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尿便控制、进食、洗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康复的早期干预有利于大多数ADL项目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