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有氧训练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均n=16):①假手术组(于大鼠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有氧训练);②AD+有氧训练组(于大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AD大鼠模型+4周有氧训练);③AD组(仅于大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AD模型)。AD造模后第3天开始进行连续4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训练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认知行为能力、Hoechst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BrdU/NeuN荧光双染观察齿状回(DG)区新生神经细胞分化及成熟。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D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AD+有氧训练组逃避潜伏期较AD组显著缩短(P<0.05)。②与对照组比,AD组齿状回区Hoechst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5);AD+有氧训练组Hoechst阳性细胞较AD组显著减少(P<0.05)。③与对照组比,AD组齿状回Brdu、Brdu/NeuN双染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AD+有氧训练组较AD组相比齿状回Brdu、Brdu/NeuN双染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有氧训练后,AD大鼠海马亚颗粒细胞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减少,齿状回神经再生增加,上述改变可能为有氧训练改善AD大鼠认知行为能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
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大部分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均存在脑内γ脑电活动异常,采用γ频段tACS(γ-tACS)可直接作用于目标脑区,调节脑电γ活动。本文就γ-tACS在不同脑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机制、安全性作一综述,旨在为γ-tACS的技术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神经根型颈椎病26例肘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肘关节屈伸肥力变化,为患者制定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ybexNorm型等速测试仪对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双侧肘部肌力测试。结果:在慢,中快速(60度/s,90/s,180/s)3种测试速度下,患侧肘关节屈伸峰力矩,总功量,平均功率均有下降,双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耐力比及患侧肘屈伸比值双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会引起肘部屈伸肌力下降,建议治疗时,在消除神经根压迫同时加强肘关节肌力训练。  相似文献   
44.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导致的运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活动不利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虽然近年来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运动功能障碍仍然是康复治疗领域的难题之一,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自2005年以来,已有学者开始  相似文献   
45.
46.
李甲笠  单春雷 《中国康复》2019,34(4):218-222
<正>早在30多年前,Barker等~([1])首次报道了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从此实现了非侵入性地刺激大脑皮质,诱导皮质兴奋性的瞬时或长时改变的目的。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能够引起持续到刺激结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的皮质环路可塑性改变,很多研究也已证明rTMS对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2-3])。Theta节律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是rTMS的一种最新范式,具  相似文献   
47.
正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损伤是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是由一系列皮质和皮质下区域相互联接的运动系统控制,当脑卒中引起脑区和联接损伤时会导致运动功能紊乱。研究表明,大脑皮质区域和功能联接的重建都可能促进脑卒中后功能恢复~([1-2]),大脑皮质区域参与脑组织结构重组、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脑区额叶,额叶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部分,包括运动前皮质(premotor cortex,PMC)、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PMC)、辅助运动皮质(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SMC)、背外侧前额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大脑功能联接是运动、感觉和认知过程的整合,当脑卒中引起局部结构损伤时,功能联接立即发生广泛改变并对运动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因此,充分了解运动障碍后脑区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手动作观察训练对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症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右脑卒中伴左侧忽略症患者2例,各训练3周。第1周和第3周进行A方案训练,嘱患者观察手动作视频,每次30min,每周观察6次;第2周进行B方案训练,嘱患者观察动态风景视频,每次30min,每周观察6次。分别于训练前、训练第1周末、第2周末及第3周末采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检查患者偏侧忽略症表现。 结果与训练前比较,第1周、第3周的A方案训练均能明显改善患者CBIT-HK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而第2周的B方案训练未引起入选患者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改善,仅1例患者CBIT-HK总评分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入选患者经第3周A方案训练后,其CBIT-HK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优于经第2周B方案训练后评分。 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手动作观察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侧忽略症状,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