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借助脑电地形图研究入静意念的客观作用。方法:选15名站桩练习者采取同一“三圆”站桩姿势,先后进行单纯站桩(不用入静意念)及入静站桩(用入静意念诱导入静),各30min。比较两种站桩前后脑电地形图各脑区琢1、琢2、茁1、茁2、啄、兹波的功率变化差异,从而判断入静意念这一大脑行为修正对脑电地形图的影响。结果:在入静站桩30min后,受试者琢2波功率在各脑区、琢1波功率在部分脑区均较安静时显著增加(P<0.05—0.01),且大多数脑区的琢1、琢2波功率显著高于单纯站桩30min水平。单纯站桩30min后部分脑区茁1波功率升高,个别脑区琢1波功率降低,琢2波功率升高,茁2、啄、兹波功率入静与单纯站桩无显著差异。结论:入静意念可使脑电琢波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2.
随着国内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越来越多老年康复问题逐渐显现。跌倒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老年人跌倒的概率及损伤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前庭神经通路在老年人跌倒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前庭神经通路对跌倒的影响、国内外最新防跌倒干预手段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防跌倒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的影响。方法:78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一般常规治疗,在入组前、治疗1个月、3个月分别评价ADL。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康复组的修饰、用厕、转移、穿衣4项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在发病3个月时,除上述能力外,行走、上下楼两项能力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便控制、进食、洗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的早期干预有利于大多数ADL项目的改善。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分析汉语母语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日历计算专家”(SCC)认知加工特征,并结合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相关脑机制。方法 对1例具有SCC特征的汉语母语ASD患者进行随机正常日历计算测试、调整新日历强记能力测试、数字计算能力测试、线方向判断(JLO)测试、失用症检查(口面失用、言语失用和意念运动性失用检查)、额叶功能(FAB)测试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采用MRI头颅检查SCC患者,并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探讨其脑器质性损伤情况。结果 (1)日历计算能力测试:SCC患者“随机正常日历计算”正确率为80%,平均每题答题时间11.8 s,而健康受试者“随机正常日历计算”平均正确率仅为16%。(2)日历强记能力测试:SCC患者“调整新日历计算”正确率仅为20%。(3)数字计算能力:SCC患者加法和除法计算正确率均为100%,平均耗时分别为10.67 s和58.19 s;减法和乘法计算正确率均为93.8%,平均耗时分别23.51 s和34.88 s。(4) JLO测试:SCC患者JLO测试得分为27分。(5)失用症检查:部分口面失用,言语失用检查基本正常,但存在意念运动性失...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汉字左半错读和左视野失读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1例左腹内侧枕颞区和左胼胝体压部脑梗死致阅读障碍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注视汉字中点的速视朗读、左右分视野速视朗读,同时采用高分辨率三维稳态毁损梯度回返采集序列(3D-SPGR)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观察患者大脑皮质和神经通路受损细节.结果 受试患者表现出汉字左半错读和左视野失读.高分辨率脑结构像显示病灶累及左腹内侧枕颞皮质,但左中部梭状回的"视觉词形区"保留.DTT显示胼胝体压部-枕大钳纤维束通路中断.结论 胼胝体压部通路损害导致汉字视觉信息传递中断从而出现汉字左半错读、左视野失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neural mechanism of left hemiparalexia and left hemialexia in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ethods A patient with reading disorders caused by brain infarctions at the left ventralis medialis occipitotemporal lobe and the splenium of the corpus callosum was studied. A series of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such as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s presented in the central foveal field or in the left and right half of the foveal field,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patient, and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3D-MRI and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T) were used to examine whether or not there were lesions of the neural pathway. Results The patient showed left hemiparalexia,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making substitution or omission mistakes, mostly in the left par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lso left hemialexia(alexia for characters presented in left visual field). 3D-MRI demonstrated infarctions in the left ventral mesial occipitotemporal area and in the left side of the splenium of the corpus callosum. The left lateral mid-fusiform cortex, which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visual word form area(VWFA), was almost intact. DTT indicated the major forceps fibers running through the splenium were all disconnected due to the infarction of the left splenium. Conclusion As a result of disruption of the splemium-major forceps pathway, visual character information in the left visual field which is initially projected to the right occipital cortex cannot be transferred from the right visual cortex to the left VWFA. This mechanism of left hemiparalexia and left hemialexia in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s is similar to that in reading English words.  相似文献   
27.
28.
摘要 目的:制定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应用于感觉-运动功能康复的专家共识,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VR康复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本共识由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2001600)项目组牵头组织康复医学、工程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家,经过多轮专家调研、会议讨论,并在循证医学方法学的指导下,通过系统检索临床研究数据、评价临床证据及判断证据质量,再经讨论后制订。 结果:本共识聚焦于VR技术应用于感觉运动功能的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内容包含VR感觉运动康复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基于VR技术的感觉运动康复的内容要求、康复流程以及临床应用推荐,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VR康复提供指导意见。 结论:本共识的制定为VR技术在感觉运动功能康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指导,有助于促进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推广。  相似文献   
29.
痉挛型脑瘫患儿行走时因关节畸形和肌肉挛缩影响,多存在异常运动模式,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项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本文就rTMS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0.
脑卒中后抑郁在脑卒中患者约占约三分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方面疗效显著,本综述旨在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方法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